闲言碎语006

*形而上谓之道,是学者的眼光

形而下谓之器,是学生的现实

*语文审美不涉及语文范围内审美规律的了解,语文课容易变成无教学目的的欣赏课。

*语言所涉及的范围要大于语文学科背景内的“语言”的范围,因为语文学科所涉及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形式。看不到这一点,很容易在大范围的语言内打转,从而形成不了区分意识,而区分意识正是语文学科建立的基础。

* 教师和学生之间必然有知识差和能力差,利用知识和能力差建立起来的话语权和权威感,容易让教师陶陶然而偏离正常教学的轨道。

*实事求是,分析具体问题,理清理论源头,不盲从,不迷信,避免道听途说,恪守科学精神,避免臆断……这些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汉字的特殊性,很容易产生望文生义的问题。加上“缩略语"的使用,使得很多表述都可以简缩到同一个词语上,更增加了出错的机会。

*私塾教育,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因刻板印象而标签化了。而且重要的记忆性学习,也被“死记硬背”妖魔化了。

*语文教师谈教学不吃香,谈教育却往往特吃香,因为有很多极端的话语可供使用,由此可显得词汇量的重要。

*我设想了一个用来检验”各种学“对语文教学影响的方法。即,这种学问能不能在小学一年级头几堂语文课上体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如果能,说明这种学问是靠谱的;如果不能,最好还是先好好地学语文吧。

*从语言文字对世界的虚拟描绘来讲,各种理论和文学作品相似。

*教师没有攻己的勇气,才会盲目地相信自己掌握的是真相。

*教师为了突出自己的特长而设置教学环节了,这是放不下自己特长的表现,以至于改变了教学行为的导向。

*希望,有老师给普及一下“同课异构”的学理基础。而不是只谈愿景,或立一个稻草人,然后说那个不行,咱来“同课异构”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何况人呢?如果只考虑差异,基础教育恐怕就无法广泛实施。

*摘录:

学术争论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真理。争论者,发觉自己错了,就应立即放弃错误观点。没有这点勇气是不行的。——(日)梅原猛

*把对方的观点或潜在危害推导到极端,并不能证明自己主张的是正确的。

*现在各行各业中的那些优秀人才,到底算不算优秀人才?算不算是建国后教育培养起来的?

非要拿一些几百年才出一个或几千年只有一个的个别标准,要求基础教育批量生产,这背后其实恰恰是”功利“思想在作怪。

*争论也有为人为己只说。古代学习,讲求学以为己,不太好看好学以为人。而教学方面的争论,则恰恰相反,是”争而为己“低,”争而为人“高。这样一来不仔细区分争论的两重性,总把争论看成不好的,是某人有用心或意图的——可能吗?可能有,但仅仅是”可能“,但不能因为这种可能的存在,就看不到那种“争而为人”可能的存在意义。

*探索行为,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和尊敬,但探索的结果不能唯我独尊,不容置疑,因为探索的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

*所有学问都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所以都跟语言文字有关,但未必都跟语文这个学科有必然的联系。

*诗歌的表现,有时是事实的,有时是心理的,有时是情感的,有时是想象的,解诗只能求诗人当时那一刻的状态,否则用事实的解心理的,用事实的解情感的,用事实的解想象的……都难免有偏差。

*为师者,讲究气质,气度,气象,而不是脾气,意气,戾气。

*不能因为有人搞模式化引起了大家的反感,就连带反对模式。

脑科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的大脑就是依赖寻找固定模式而运行的。

*探索不是为了证明谁了不起,而是为了让学生有抓手。

*不要活在言辞的虚妄与情绪的偏激之中。

*语文学科拒绝加修饰语,而且加了也没用,因为高考从不会考前修刘海和后缀马尾的那些语文。

*语文没有真假,只有适与不适。

一个好苹果,一个坏苹果,都是苹果。一个苹果,一个假苹果,才有真假之分。

语文课堂再怎么不如人意,也还是语文课。

教师求新、奇、怪,要以学生是否得到语文方面的收益为尺度,而不是以真假为尺度。

*有很多人不是从“干什么”的角度去揣摩语文“是什么”,所以制造出很多问题,出现了很多偏差,却不自知,对一线教师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影响。

*面对文本,发现脉络,这是“入”

立足脉络,仿照应用,这是“出”

*讨论是可以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正当的,只是讨论的起点和原则是需要明确的。

基于语文学科的讨论永远也不嫌多;基于语文学科之外的某某学的讨论,那不是建设语文学科,而是入侵语文学科,这样的讨论应该摒弃。

*教师的自由,其实有两个潜在的限制,一是学科限制,二是学生的学情限制。

*不从传统的文化教育转换到通用语教育的频道上来,语文学科会一直背负着“天下”“人生”“文化”的包袱。因为有的人拿传统教育中体现的目标,移用到对语文学科的目标上来,无视在时间上,范围上,对象上的区别、从而对语文学科提出了不当的要求。

因为作为基础教育,在时间上,范围上,对象上,语文学科不可能达到那些的最终目标,只能是阶段性的,指引性的。

*时代提出了区分的必要,也赋予我们区分的意识。现在,我们用的“课程”就混乱的。按照分级的话,应该是课程——学科——子科目。现在,全都用“课程”,课程论也是课程,语文课程也是课程,语文性质的校本课程,还是课程——出现了“三代同名”的情况,简直乱成一锅粥了。

*扯着教育的旗号大肆贩卖私货的不知有多少!率尔使用一些未经审视的东西,比如鼓吹卢梭,卢梭的教育实践很失败的,但他的教育小说很成功。有的人扯旗就行了,然后召集一帮吹鼓手,一位教育家诞生了。有的人图的是个热闹,比如举办个活动。一时的高峰体验,诞生了,慢慢就上瘾了。或者找到了某种新武器,例如“细读”,这样教师的细读和解读,就能堂而皇之地登上讲台,接受学生的朝拜了。这样巧立名目之后,这些人就从学科教学到个人展示,完美地实现了偷梁换柱和越俎代庖的逆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