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个旁观者的述说——读《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曾国藩》

“曾剃头”——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通过收音机。

当年,电视还没有颜色,随身听还没有风行,更别提现在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CD播放器了。然而,午后放学,匆匆回家,快快吃饭,焦急等待,静静倾听,如醉如痴,上述一连串的行为都只有一个归宿——长篇评书连播。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通过单田芳的《太平天国》让我知道了,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曾国藩、李鸿章、洋枪队……对于少不更事,懵懵懂懂的我,留下不过是一些“清政府可恨,曾国藩可憎,太平天国可惜”之类的朦胧感觉。但对于“清政府是如何控制人民”“曾国藩如何领兵”“天平天国是不是真的太平”这些问题,可以说是毫不知情。正因为如此,以致于,后来读《官场现形记》被里面的的道台、制台之类的官职弄懵了,最后不得不放弃;读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关于天平天国的内容,也是不明就里;至于曾国藩,自然也只停留在贴标签的阶段——虽然“剃头”的色彩逐渐变得淡了。

幸而,眼前的这本美国人黑尔所写的这本书,却能够起到厘清上述由来已久的模糊与含混。在这本书中,主角虽然是曾国藩,但作者却是以当时清政府的军政状况入手,进而引出天平天国运动,然后引出的曾国藩。这样从时间变化的角度引出曾国藩的登台,无疑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写法。而且这种写法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作为铺垫,无疑让人更加信服。

在对清政府的介绍方面,作者从书面材料和实际情况两方面分析当时。在简要的第一章中,就涉及了清政府当时的军队人数、部署状况、文官编制、政权牵制等很多情况——信息量之大,不由得不让人钦佩。作者认为清政府在控制来自于集团内部的反叛活动是十分成功的。因为这种军政制度无疑“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然而同时指出这种制度“只能在太平盛世的环境下正常运转”,而“一到战争时期它就瘫痪了”。

在介绍太平天国运动时,作者通过翔实的材料和精细的分析,介绍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兴起拜上帝会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在分析太平天国内部派系变化和互相争权倾轧方面,作者提出了很多的有根据的推测,尤其难得的是作者在分析双方战局变幻时,一一指出了当时可以左右战争局面的转捩点,从而显示出作者对这场战争状况的稔熟。除此之外,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天平天国的军政制度和教育制度,以及外国人对天平天国运动从观望试探到失望镇压的过程。这无疑对我们全面了解天平天国的实际情况是大有助益的。

对于本书的主角曾国藩,作者无疑是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的。在作者的眼中,曾国藩是可以和华盛顿媲美的英雄,因为“他靠着自己对理学和良心的执著追求,以自己个人的努力,通过运筹帷幄的指挥和以弱胜强的战斗,避免了中国的分裂和陷入更深的灾难。”对于那些批评曾国藩阻碍了历史发展的声音,作者也有自己的看法:一是不能用后来出现的认识评价前人的行为,二是当时如果没有曾国藩的力挽狂澜,那么“清王朝极可能在内战中分裂成许多碎片而被外国人瓜分”——在这里我们虽然可以说历史不允许假设,但基于当时的国际状况,不得不说作者假设还是有其客观性的。更何况,太平天国当时所采取的极端宗教化政策,是否能真的引导当日的中华走出帝制呢?这个问题恐怕是不需要回答的。

在详述了曾国藩的战争功绩之后,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章(第十六章)中,盛赞了作为儒者的曾国藩在修养、品德、持家、教子等方面的勤勉和持重,尤其介绍了曾国藩对待外国势力的态度。曾国藩在写给李鸿章的一封关于外交政策的信中,谈到了“先疏后亲,务求我之兵力足以自立”的做法。作者认为曾国藩会“坚决反对”“那种通过短期欺骗获得短期利益的做法”,因为“这种鼠目寸光的行为必然会破坏中国的大业”,这样的评价无疑是作者对李鸿章后来兴建的“北洋水师”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最后值得一提的这本年书的结语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从客观的角度用简要的笔墨勾勒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演变历程和曾国藩在各阶段所起到的作用,最后更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曾国藩予以了肯定。单从综述文章的角度讲,这一部分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