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联话】复兴传统文化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燕赵联话
第七期
责任编辑/潘洪斌 杨茂东
图文制作/林红芝
本版投稿邮箱:
yzltyzlh006@163.com
复兴传统文化
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由一则中考对联试题引发的思考
文:张志强
最近,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对联题目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如此低级的错误令人震惊、费解,更令我茫然。
作为河北省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的副主任,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传播者,作为一个河北人,我有责任站出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正应了那句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河北省2018年度中考语文试题对联题
一
考试题目与答案是否符合对联要求
我们先来看卷面上的对联题目,试卷中给出上联,要求考生对出下联,上联是:
品读国学精粹
稍有一点对联知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个上联不论是从现行的对联规则《联律通则》还是传统对联要求来看都是一个病联。我们知道,对联有以下也必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二是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三是词性相对;四是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从第二个要素来看,对联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作为六字上联,一般都采取两两错落的形式,平仄标准要求为:“仄仄平平仄仄”,在这里可以放宽为一三五不论,即“通仄通平通仄”,通在这里代表可平可仄,而第二、四、六字作为音顿是必须要求上下联相对的。下面我们来进行对比:
试卷出句:品读国学精粹
今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古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标准格律:通仄通平通仄
可以明显看出,该出句无论是按今音还是古音(平水韵)都是不符合要求的。作为音顿字的第二四六字无论今音还是古音对应标准要求都是不相对应的,所以出句属于明显的病联。
另一方面,从对联角度来说,对句是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只能给出参考答案。但出题组却信心满满地给出了标准答案,而且还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赏析传统文化
根据对联的规则,上下联必须平仄相反,重要的是第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反,而面对试卷上已经非常尴尬的出句,作为判卷标准答案的下联就简直有些目不忍睹了。按照要求,如果出句是“通仄通平通仄”,那么下联应该为“通平通仄通平”。
我们来对比一下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赏析传统文化
今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古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标准格律:通平通仄通平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给出的所谓标准答案的第二四六字,如果按古音平水韵,全部为仄,按今音论也是平仄仄。而且下联竟然还是以仄声收尾,这样不管出句还是对句,全部以仄声收尾。
这可是对联的大忌啊,完全是平仄混乱,这样的出对句根本就不可以称为对联的。
二
当前国学普及的现状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说,不就是一道题吗,大不了这分数放弃了。殊不知,如此不合格的出题造就了不合格的试卷,而不合格的答案不仅误导了众多考生,更迷惑了阅卷者。如此随意性的出题与评判会让大家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会让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这对国学的严肃性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个不可弥补的巨大伤害。
谈到这里,我不得不举几个例子,因为这几件事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代文化界对国学的认知水平。
第一件事,是轰轰烈烈的CCTV《中国诗词大会》节目。
该节目高举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掀起国人的一股诗词热,应该说策划相当成功。而精彩的比赛让作为大赛评委的康震教授诗兴大发,当场吟诗一首:“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竞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其诗语句直白,缺乏诗味,平仄混乱,毫无格律而言。
而之后温文尔雅的郦波教授也不甘示弱,集诗一首:“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不仅首句的尾字未能压韵,而且还自作聪明的将第三句苏东坡的“长恨此身非我有”改成了不合格律要求的“长恨此身非吾有”,令人大跌眼镜。
像康、郦二位教授,俱是博导、硕导身份,还兼有诸多国学头衔,在某些人的眼中,俨然是以国学大师的面目出现的。但即使是这样的大师,对诗词格律也是一知半解,又怎能去苛求河北省考试院的出题老师?
还有一件事,也是CCTV的著名节目——《经典咏流传》。
目的也是普及传统文化,让诗词经典、人文经典以音乐形式恒久流传。我不忍心再次批评康震教授大发感慨写出的那副“周秦汉唐,泱泱中华情常忆;曲赋诗文,历历经典语更新”的不合格对联,而只想重点谈一谈歌手赵照改编并演唱的《声律启蒙》。
这首歌表面上看起来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流传甚广,被媒体认为“尽显古诗情怀”。但实际如何呢?爱好国学的人们很快发现,“两鬓霜/一客行”、“七颗星/一袍风”、“我对你”,这符合声律启蒙要求吗?真的可以对仗吗?或许又会有人说了,不就一首歌吗,值得这样吹毛求疵吗?可能改编者从融入自身情感的角度,进行了艺术混搭,觉得这样改编也没啥大问题。但是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却不能也不敢这样认为。
不可否认,赵照这首歌对普及《声律启蒙》无疑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会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认识并了解声律、了解对联,但如果因为歌词的随意乱改而让受众对于对联文化产生误解和误导,那就得不偿失了。国学也好、教育也好,都是非常严肃的事,必须一板一眼,绝不可信口开河,随意变更。
再来说第三件事,2017年秋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节《名联欣赏》栏目,选取了甘肃省临洮籍名士黄文中为西湖撰写的“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一联。
但令人遗憾的是,教材将上联的“水水山山”误写为“山山水水”,明显造成平仄错误。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家安先生发现此错误后,立即指出,并反复查找资料,甚至亲自前往西湖进行考证确认,之后联系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质疑,在长时间的等待后,最终课本对联内容得到了修改。
从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课本出版的严谨性来说,出现排版错误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我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主要还是课本编写者对于对联常识缺乏了解,换句话说,就是根本不懂对联。课本尚且如此,何况试卷出题者?
三
普及传统文化任重道远
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河北的韩全兴先生和山西的张兴贵先生已经分别撰写文章,对此事进行了深入分析。
韩全兴先生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是当前对于古典文学的重视流于表面,过于肤浅;二是从教者的古典文学素养不能满足当前形势需要;三是古典文学的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对其认识产生谬误。韩先生的观点,是从楹联教学的角度进行认真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张兴贵先生同样从教师不懂格律说起,认为要想改变当前现状,首先要提升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引发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应该说基本观点都是要重点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问题。
这固然是提高和普及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大方面,但是我却觉得,传统文化复兴的重任不只是教师的事,绝不能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教师,这种现象的发生揭示出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蔑视,对诗词对联文学、文体严肃性的一种放任。
其实,对联作为一种考试题型,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的清华大学入学试卷中,其中有陈寅恪先生拟定的一副上联:“孙行者”。当时考生周祖谟以“祖冲之”应对,其他考生也有用“王引之”应对的,据说陈寅恪先生心目中的最佳答案是“胡适之”(胡适先生字适之),此事至今传为美谈。
但这之后,尤其是解放以后,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漠视,在高考试卷中鲜有对联內容出现。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试卷中对联题目才又有出现,在2004年的全国及有关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都不同程度地设置了对联考题,成为当年高考一大亮点,被视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象征。既然都已经进入了高考试卷,为什么人们对于对联的认知还如此之低,甚至包括相关学科的大师、专家也是如此?
常言说“术业有专攻”,康震、郦波不懂格律,并不妨其成为万众瞩目的文化明星,但是作为从事教育、教学甚至负责组织高考中考的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担负着面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的相关机构来说,如果让不懂装懂的人来随心所欲,乱出乱搞,那就是祸国殃民,真的是不可原谅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并多次引用对联与诗词作品,给诗词楹联的传播连续释放出利好的信号,“国学进校园”的提法因此应时而出,各类课本中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在逐渐增加。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在流于形式,真正能够让学生了解、接受、喜欢并掌握传统文化、普及格律知识完全是在纸上谈兵,没有能够真正融入。
因为无论从电影电视上,还是新闻上,都很少看到合格的对联,尤其是一些文化大家、高官名士,信口胡来,随意泼墨,贻笑大方,甚至在全国楹联示范校里也经常看到某某名人写的不合格对联在高高悬挂。而最可怕的不是大众不懂,而是教师不懂、官员们不懂,甚至学者、大师们也不懂。
大众不懂,我们可以去慢慢培养教育;教师不懂对联,就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不能灌输给学生正确的传统知识;官员们不懂会导致各类景点会因他们的喜好和选择,使内容平庸和平仄、对仗随意性很大的作品到处传播;而学者、大师们不懂,会让人们认为,对联本就是这个样子,对联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
随着继承传统文化的跟风式热潮,各地的国学班如雨后春笋,师资力量更是参差不齐,直接导致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就是读读三字经、弟子规,甚至于出现了令人喷饭的女德班,所有一切表面上看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却缺乏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的有效指导和引导,任由乱象丛生,这样搞只会贻害无穷。
张兴贵先生认为,学校领导必须对国学怀着尊重的态度,才能真正重视起来,如果领导们仅是抱着应付形势、走走形式的态度,国学进校园的效果就不可能乐观。
而在我看来,不仅是学校领导,更重要的应该是各级领导,尤其是文化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们,都必须对国学怀着尊重、敬畏的态度。
四
对联题目应当怎样出题与应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河北省2018年中考试卷是一个错误的对联命题,但很多人都会问,正确的联题怎样出呢?我们怎样进行基本的对联教学呢?这就要从对联的基础知识讲起。
传统的对联启蒙教材主要是清代车万育所著的《声律启蒙》和李渔所著的《笠翁对韵》,如果我们多读几遍《声律启蒙》中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自然就会很清楚地了解其中的规律。
在现代汉语中,阴平和阳平属于平音,上声、去声属于仄音。对联中,要做到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更是掌握声律规律的不二要诀。应该说,七字句和五字句式是非常重要的对联格式,而应试对联一般不会超过七个字。从平仄关系上来说,不管几字句式,出句皆应以仄声结尾。也就是说作为出题人来说,出句宜出上联,而留给考生对出下联。
下面介绍几个出句的标准格式
以七言句式来说,标准出句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或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两种形式,两两错落,尾字必须为仄音。按一三五不论放宽些,就变成了“通平通仄通平仄”或“通仄通平通仄平”,这才是考试中应该出现的七言上联标准句式。
如果出句为“通平通仄通平仄”,那么与之平仄对应,下联答案即为“通仄通平通仄平”。
例句(石韫玉联)
上联:精神到处文章老;
下联:学问深时意气平。
此处一定要注意第二、四、六、七字必须上下联平仄相对,与出句相反。换句话说,就是在七言对联中,除了尾字之外,要讲究“二四六分明”。
如果出句为“通仄通平平仄仄”,那么对句即为“通平通仄仄平平”。
例句(张大千联)
上联:人到万难须放胆;
下联:事当两可要平心。
此处同样要注意第二、四、六、七字必须上下联平仄相对,与出句相反。同样是除尾字外,要讲究“二四六分明”。
如果去掉七言句式中的前两个字,就变成了标准的五言出句句式:“通仄通平仄”或“通平平仄仄”。
如果出句为“通仄通平仄”,与之平仄对应,下联答案即为“通平通仄平”。
例句(李白诗句)
上联:月下飞天镜;
下联:云生结海楼。
此处对句要注意第二、四、五字必须上下联平仄相对,与出句相反。也就是说,五言出句对中除尾字外,要讲究“二四分明”。
如果出句为“通平平仄仄”,那么对句即为“通仄仄平平”。
例句 (李峤联)
上联:翱翔一万里;
下联:来去几千年。
此处对句也要注意第二、四、五字必须上下联平仄相对,与出句相反。同样除尾字外,要讲究“二四分明”。
今年河北的试题中出现了六言句式,出句标准格式应为“通仄通平通仄”,对句格式为“通平通仄通平”。举个例子(傅山联):
上联:竹雨松风琴韵;
对句:茶烟梧月书声。
此处对句要注意第二、四、六字必须上下联平仄相对,与出句相反。
掌握了以上这几点,不管试卷给出上联还是下联,都会迎刃而解了。其实,中国人都学过古诗,无论七言绝句还是五言绝句,都包含着很多标准的对联。稍加指点,学生对平仄关系就能够轻松掌握和应用。作为考生来说,还要牢记一定要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断句一致以及内容的上下衔接,因篇幅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
而作为出题者来说,还有一点,就是尽量要出一些语句优美、能让考生产生想象力和美好画面的题目,避免出这种口号式、标语式出句。
我们说,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对联不是字数相等的两句打油诗,而是融入了民族气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短小文学体裁,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传统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一定要响应关于复兴传统文化的伟大号召,必须高度重视,只有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文化教育部门领导重视、文人学者广泛参与融入,教师群体全面掌握,才能让学生学会对联,才能让传统文化在社会上形成风气,才能让对联严谨快速地得以推广,才能让对联真正写心、写梦、写出时代精神,用小体裁写出大文章,才不至于让“品读国学精粹、赏析传统文化”成为笑谈。
完
作者:张志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北省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唐山市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联都网站顾问。2008-2016连续9年获得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并在全国各级诗、词、联、赋赛事中共获奖400余次,曾在201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征联中担任评委,四次在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中担任评委和监审。多副楹联作品在全国景点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