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与雍正死磕的孙嘉淦,历史上是个什么结局?
一个人一旦有了名气,就会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用来制造舆论,这种现象,自古皆然。乾隆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例子,以敢言直谏、一身正气著称于雍正、乾隆两朝的孙嘉淦就被人当了一回枪手,而且还上演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大案,即伪孙嘉淦奏稿案。那么在这个案件中,无辜的孙嘉淦落得了什么结局呢?
如果看过《雍正王朝》的人对孙嘉淦并不陌生,他敢于上谏,与雍正死磕,一副大义凛然不顾生死的样子,他最终死在了年羹尧的手中,不过历史事实并非如此。
孙嘉淦,山西太原府兴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进士。在只有臣节没有气节的清代,他是极少几个多少保留一些气节的官僚之一。在他40年的仕途生涯中做出了许多不仅为时人,更为后人所称道的事业。就连铁腕皇帝雍正也不得不说:“朕服其胆也!”
孙嘉淦严于律己,所任之处,皆有政绩。他为自己定下了居官“八约”:“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趋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孙嘉淦的正直敢谏既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同时也招来了许多麻烦。朝野有极端的批评意见,或别有用心者,往往假托孙嘉淦的大名,流布各种传言。
乾隆四年(1739年),京城百姓传抄孙嘉淦“疏稿”论劾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等,乾隆帝令步军统领、巡城御史严禁。乾隆十六年(1751年),伪孙嘉淦奏稿案再起,并引发了一次历时两年,牵涉十余省的严重政治大案。
这年七月,云贵总督硕色密奏乾隆,说从旅客身上搜出一份传抄的《孙嘉淦奏疏》,上附伪造的“朱批”。疏稿的内容是指责乾隆做事有“五不可解”、“十大过”,如枉杀原川陕总督张广泗及第一次南巡等。同时还指责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尚书讷亲等人。
疏稿中语言充满诋毁字样,令乾隆帝大为气愤,他怀疑其他省份也可能流传伪稿,命步军统领和直隶、山东、山西、湖北、湖南等省督抚秘密查访。果然,许多省都奏报当地查获伪疏稿,但却不知从何而来,真正的作者是谁。
伪稿在全国流传这无疑是给乾隆脸上抹黑,也是对乾隆统治权威的挑战,对他圣君形象的极大诬损,容易引起社会的不安定。乾隆在愤怒之余,还怀疑有更大的阴谋,于是开始命令密查,随后又在全国公开追查,一些缉查不力的地方大员被严厉处分。
次年,即1752年,缉查活动达到高潮,全国18个省份都发现了传抄者。到六月为止,各省奏报的传抄案有84起,逮捕人犯超过千人,上至提督、道员,下至商贩、僧侣。可是,经过几番严厉审讯,伪稿的首犯仍未查获。于是人们纷纷猜测,怀疑是曾静的余党所为,又有人怀疑是“逆匪”首领马朝柱所为,一时间天下汹汹,人心惶惶。
在查处伪稿案中,乾隆还严厉惩办了一些没有认真执行的地方大员,言官御史纷纷上奏,认为无辜者受害,真犯却难以查获,建议停止追查。但乾隆不依不饶,誓将此案追查到底,不揪出首犯决不罢休。
在随后的清查中,所谓的“主犯”被捕获。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月,江西抚州千总卢鲁被凌迟处死,家属连坐;另一“主犯”南昌守备刘时达判斩监侯。因为“主犯”都在江西,当地的官员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事实上,真正的主犯并未查获,不过是有人当了替死鬼而已。
这件大案按说与孙嘉淦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有人借着他的名号来表达对乾隆统治的不满,也是当时各种矛盾的一个反映,也可以说是给“盛世”的当头棒喝。
尽管乾隆帝以及朝中大臣并未怀疑此事是孙嘉淦所为,但借用他的直谏之名,也自觉不自觉地让人讨厌起这个闻名于世的官员来,尤其是那些受到处罚的官员更认为是受了孙嘉淦的牵连。
为此,种种舆论压力都涌向了孙嘉淦,这让他颇不自安,查案期间,孙嘉淦闭门思过,并在结案后数月在忧郁中死去。可以说,孙嘉淦的郁郁而终,是乾隆中叶社会危机的一个预警信号,预示着“盛世”之下透露出的各种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