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吞下了委屈,才能喂大格局

公元680年隆冬的一天,西藏上空乌云密布,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一位来自东土大唐的女子,走完了她56年的人生旅程。彼时,她的葬礼正在隆重又肃穆地进行着。

天日无光,北风呜咽,似乎是向世人述说着这位伟大女子传奇的一生。

她入藏整整40载,从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半步;为了促进唐朝与吐蕃的和平友好关系,她用一生时间,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她,就是中国古代最成功的女外交家——文成公主。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文成公主虽已去世1300多年,但在拉萨的大昭寺内,至今仍保存着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

如果你踏上西藏这片土地,便会发现不少地方都有文成公主的踪迹。

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纷纷表达着对公主的思念之情。

正如唐代诗人陈陶写的那首诗:

黠虏生禽未有涯,

黑山营中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远赴异国,和合两族,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也许这就是对文成公主一生的最佳诠释。

一纸诏书,改天换命

公元638年,一个16岁的少女正依偎在父母身边,恣意地享受着宠爱与呵护。

这天真烂漫的少女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岁月静好,会因唐太宗的一道诏书戛然而止。

事情还得从唐太宗的“和亲”政策说起。

当时,大唐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可谓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素来崇尚:“一桩婚姻,相当于十万雄兵。”

他曾把自己的妹妹衡阳公主嫁到突厥,又把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从而建立了大唐与突厥、吐谷浑之间的友好关系。

称霸一方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自然不甘示弱,他也想拥有这样的荣耀,于是一向彪悍的他对部下说道:“唐朝公主,我是娶定了。”

他随即派遣使者前往大唐求婚,但却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绝。

当时的唐太宗压根就不把吐蕃放在眼里,认为松赞干布此举,纯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惨遭拒绝,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松赞干布极为窝火。

据吐蕃史书《世系明鉴》记载,松赞干布曾写信威胁唐太宗说:

若不许嫁公主,当亲提五万兵,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

公元638年,松赞干布果然率大军来到大唐边镇,扬言要迎娶公主,见不到公主就继续率军前进。

松赞干布此举无疑惹怒了唐太宗,为了让他彻底死心,也为了大唐的面子,唐太宗立刻派出军队前去镇压。

就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时,松赞干布却突然醒悟:“大唐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如打持久战,我们恐怕伤不起啊!”

就这样,松赞干布再三衡量后果断撤兵,并决定派心腹重臣禄东赞前来谢罪,同时提出请求:迎娶公主。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唐太宗见吐蕃如此诚意,便对群臣说:“既然松赞干布知错能改,又这么给大唐面子,就依了他吧!”

唐太宗嘴上虽答应和亲,心里却犯了难,他是一万个不愿意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去吐蕃那样的苦寒之地。

最后在长孙皇后的建议下,他决定挑选一名宗室女子,加封为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这,就是文成公主。

此时天竺、大食、霍尔的国王也派了使者求婚,他们都希望能够迎娶文成公主。

为了公平起见,唐太宗决定让婚使们比试比试,谁赢了,便把公主嫁给谁。

唐太宗一共出了六道试题,让使臣们解答,这些试题无一不是刁钻异常。

其中有一题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

如此难题,让各国使者一筹莫展,只有吐蕃使者禄东赞情急生智。

只见他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让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孔道,最终成功完成任务。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六试婚使”的故事,在拉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内,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描绘这一故事的壁画。

而唐朝画家阎立本所作的传世名画《步辇图》,记录的便是唐太宗接见吐蕃重臣禄东赞的情景。

以身报国,远嫁邻邦

公元641年,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文成公主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城出发。

从此,她告别家国故土,割断骨肉亲情,开始了新的人生。

在家的时光有多温暖幸福,离家的日子就有多寂寞悲凉。

这一走,可谓是“西出长安无故人”。

一路的舟车劳顿并不是让她感到最难受的,思乡之情才是对她真正的煎熬。

关于文成公主入藏,世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这天,送亲队伍来到赤岭稍作休息。侍女扶着公主缓缓下了马车,公主环顾四周,发现离故乡越来越远,不由得伤心落泪。

她仰天长叹,任冰冷的泪水打湿衣襟。

这时,侍女把一面镜子捧到公主面前,说道:

“夫人曾经嘱咐过,如果公主想家了,就照照宝镜,便可以看到她的模样。”

文成公主听罢,连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半信半疑地把脸往镜子前面凑。

这一看不要紧,镜子里不但没有母亲的模样,反而看到了自己憔悴不堪的容颜。

一怒之下,她夺过宝镜,将其重重摔在地上。

没想到,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落地的宝镜顿时化作一座雄伟的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

日月山恰好挡住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为“倒淌河”。

也许,这就是文成公主永不返回中原的预兆吧。

历经一个多月风雨兼程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之时,文成公主一行终于抵达了黄河的发源地一河源。

这里有大片的草原,风景如画,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

公主环顾四周,往日郁闷的心情似乎开朗了许多,平日里深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赶到了河源。

神态端庄、气度优雅的文成公主令松赞干布惊为天人。

在江夏王李道宗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礼节,在拉萨举行了盛大空前的婚礼。

历经千难万阻,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终于抱得美人归。

吞下委屈,喂大格局

《西厢记》里的凤求凰·琴歌写道: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的爱情,恰是这样惊鸿一瞥的一见钟情。

松赞干布自豪地对部属说:

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那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就是现在位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

为了能安顿好公主,松赞干布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宫里的建制都是模仿大唐的风格,小到栽种的花草树木,都挑选公主喜爱的品种。

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的细心呵护下,慢慢适应了吐蕃的生活,对眼前这个外表粗犷却内心细腻的男人,开始产生了依恋。

家有良妻,犹国之良相。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少不了一位伟大的女人。

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说是能驱邪避魔,公主内心却不甚赞同。

于是,她委婉地对松赞干布说:“我觉得保持原本的容貌挺好的,干净又卫生。”

松赞干布略一思索,笑道:“夫人所言极是,就听夫人的。”

他当即宣布废除这历史悠久的陋俗。

开始,一些念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但慢慢地都觉得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既方便又好看,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他们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陋习。

不仅如此,松赞干布还脱下他穿惯了的皮裘,换上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

不但自己努力学习汉语,他还派吐蕃贵族子弟到东土学习文化知识。

佛经有言:

要想成为一代扭转乾坤的君王,必须具备七宝,也就是七个条件。

其中,除了权力、战争工具、能干的大臣、武将等,还有非常重要的一宝,那就是一位贤德的皇后。

一代贤后,就是一个国家最好的风水。

而作为一代贤后的文成公主,不正是吐蕃王国最好的风水吗?

因为她的到来,让吐蕃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春天,人们把从中原带去的粮食种籽播种在高原的沃土上;

秋天,吐蕃人看着那茁壮的庄稼和惊人的产量,对比自己落后的农耕方式,不禁对大唐的先进技术佩服得五体投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授意下,大唐的技术人员开始向土蕃传授农耕知识,让他们在放牧的同时也能发展农耕。

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

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松赞干布的帮助下,建成了大昭寺,并把自己从长安请来的佛像供奉于此。

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

公元650年,因长期征战而积劳成疾的松赞干布撒手人寰,在一起仅仅九年的两个人从此天人永隔。

他们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就在干布去世的节点画上戛然而止的句号。

在此后30年的漫长岁月中,文成公主始终清心寡欲,潜心念佛,继续为大唐与吐蕃的和平发光发热。

在此期间,唐高宗怕文成公主在外忍受委屈,遂派使臣出使吐蕃,想把她接回长安颐养天年。

但为了唐蕃两国人民能够安居乐业、永享太平,文成公主拒绝了高宗的好意。

她对使者说:“我既然来了,就没有想着回去,我将兑现自己对先皇的承诺。”

柔弱如她,内心却无比强大。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逝世,吐蕃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大唐也遣使臣赴吐蕃吊祭。

世人都称她文成公主,却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姓名。

她本可以依偎在父母身边,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但她却选择了背井离乡,远嫁异域;

她本可以在丧夫后回到大唐,再嫁良人享受儿孙满堂的美好晚年,但她却选择刁然一身,坚守诺言。

她用一个女人的隐忍与坚强,成就了流芳万世的贤德与不朽。吐蕃人更是亲切地称呼她为“白度母”,即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也许因为生命中遭遇了太多的委屈,才让她练就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格局。

只有吞下委屈,才能喂大格局,这便是文成公主留给后人的启示。

与君共勉。

作者 | 芝颜,享受独处时光,静待花开。

(0)

相关推荐

  • 文成公主的使命之美

     松赞干布(中).文成公主(右)与尺尊公主(左)的塑像 有时看历史,就像一道道的哑谜.相隔千载时空,当思维的细线穿起残垣断壁的王朝,纵横穿越文字的叠嶂山峦,方见微言大义下的青史,已把一座辉煌的盛世,高 ...

  • 文成公主进藏:唐太宗“六难婚使”,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唐朝宗室女儿,贞观十四年(640年),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文成公主.次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松赞干布(617年-650年),吐蕃王朝第33任 ...

  • 刘尚钞:大唐的那些公主们(上)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大唐的那些公主们(上) 作者 | 刘尚钞 原创 | 乡土赊旗(ID: ...

  •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寡居三十余年也不回到唐朝?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在松赞干布死后,宁愿寡居三十年,也不肯返回唐朝,难道她就不思念家乡,不想念父母么?肯定不是.文成公主肯定有过回唐朝探亲的想法,但是,因为诸多因素,她肯定更希望留在吐蕃. 原本的吐蕃, ...

  • 她16岁嫁给24岁的松赞干布,一生无儿无女,寡居吐蕃30载

    <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三期,布达拉宫推选了三件国宝,其中第一件国宝是法王洞文成公主像. 作为这件国宝的守护人,新生代实力派演员杨紫在讲述它的前世传奇时,化身年轻的文成公主,她身穿唐装,一颦一 ...

  • 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

    做 人 做人智商高不高没关系 情商高不高也问题不大 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 说白了 你可以不聪明 也可以不懂交际 但一定要大气 格 局 如果一点点挫折就让你爬不起来 如果一两句坏话.就让你不能释怀 如果 ...

  • 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

    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

  • 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深度好文)

    做人 做人智商高不高没关系,情商高不高也问题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说白了,你可以不聪明,也可以不懂交际,但一定要大气. 格局 如果一点点挫折就让你爬不起来,如果一两句坏话.就让你不能释怀,如果动 ...

  • 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精辟)

    做人 做人智商高不高没关系,情商高不高也问题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说白了,你可以不聪明,也可以不懂交际,但一定要大气. 格局 如果一点点挫折就让你爬不起来,如果一两句坏话.就让你不能释怀,如果动 ...

  • 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深度好文!)

    文 | 来源网络 图/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做人 -  做人智商高不高没关系,情商高不高也问题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说白了,你可以不聪明,也可以不懂交际,但一定要大气.  - 格局 - ...

  • 一个人能吞下多少委屈,就能成就多大的格局

    一个人能吞下多少委屈,就能成就多大的格局. 古往今来,真正的强者,都能"忍". <读书录>里曾写道:"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 ...

  • 人在低谷时:吞下抱怨,咽下委屈,喂大格局

    作者:洞见pumpkin 顺境考验德行,逆境考验格局.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听过一个"锅底法则": 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锅底时,只要肯努力,无论哪个方向 ...

  • 人在低谷:吞下抱怨,咽下委屈,喂大格局

    点击上方收听主播冰凌朗读音频 结尾曲:开水 - 像鱼 命运的天秤,往往更偏爱那些被生活撂倒,又能爬起来的人. 弱者视低谷为打击,强者视低谷为挑战. 有句话说得好:"水到绝处是飞瀑,人到绝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