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里 约一周,育子烨 有感受
从5月末至6月中,说起来两周,算起来仅有7天,以协助妻子照料孙子的角色,移居城里的家,祖孙仨共同生活七八天,成为人生中难忘的一段时光。
此事源于儿媳因公赴外地学习半月,儿子又远在他乡工作,孙子的生活起居及上学(幼儿园)全靠妻子一人也不容易,特别是子烨越来越调皮,不可纵容放任。他们想到临近退休、工作相对轻松的“爷爷”,紧急把我从乡下“招唤”进城!
离开老家,改变长期习以为常的生活,要融入一种新的环境,说实话,最大的“难题”是安置好老家饲养的两只狗,需准备好几天的食物,还得请人家到时喂下。
协助照料与管理孙子,担负行为习惯的培育与矫正之责 ,这对以教为业的我来说,该是本职的延伸,是发挥余力,也是接受挑战。依我秉性既然承诺,唯有尽心与慎重,不敢怠慢与疏忽!
已入6月中旬,两周的时间很快过去,到“交卷”的时候了!且看孙子有什么长进与变化:
首先,日常作息规律化
每天早晨在6点至7点之间自然醒来,为上学不迟到,确保7点半前起床,然后洗漱、吃早饭。
晚上睡觉在8点到9点之间,不要迟于9点半,以保证充分睡眠又不影响第二天起床时间。
如已达到10小时的睡眠,午睡也就不强求他了。轻松惬意的休闲时间,有人陪,无所寂寞;陪他玩,颇感乐趣。
其次,不为吃饭再犯愁
据说,此前常常到饭点,叫他吃饭总没甚胃口,妈妈要费若干口舌才勉强吃一点,最后碗里总有些剩余。不过这段时间看,已有明显好转!
上午十点多钟放学回到家,先喝点水,不给零食吃,陪他玩一阵子。午饭都在11点半左右,给他碗里盛饭不太多,三人共餐也其乐融融,一般半小时内能顺利吃完。
晚饭在6点左右。此前,吃少许零食或水果,鼓励他运动或与小伙伴玩,运动消耗能量,这样到点吃饭自然成“内需”,勿用家长强求逼迫。
早餐基本是“固定格式”,倒也乐意不挑剔!我建议他早餐前先喝点温开水,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据说这是一种保健好习惯。
第三,每天“学习”十分钟
所谓“学习”,是指完成周六培训班的作业,计划好每天做一点,约十分钟。就是连线、涂抹、手工等简易操作。一般午饭前后用点时间来“学习”,陪伴或守候他身边,短暂的“学习”过程,少不了引导和激励,以养成他静心专注的习惯,达到又好又快的完成任务之目的。
如有可能,每天抽点时间,家长陪他一起阅读,如看书或听读,有意提问或解释疑问,共同交流讨论,在互动中认识和发现孩子。更希望随着长期的坚持与积累,养成他爱上读书的习惯。
我曾想,如果家长朋友能放下手机,常手捧书本(至少在孩子面前),必将促使孩子喜欢上读书学习,环境的熏陶胜过空洞的说教。
最后,卫生整洁渐养成
每次玩过以后,玩具的收拾整理,让他去做或参与;每次吃东西前洗手、饭后擦嘴等已形成习惯;懂得垃圾不乱扔,落到地上的东西随时捡起来;吃饭时教他如何才把碗里吃干净、不掉落饭菜;提醒他脱下的鞋,要放到固定位置;······
要说孩子卫生整洁习惯的养成,并不用反复唠叨,最重要的还是家庭的感染,特别是家长的榜样示范。身教重于言教,如果一方面要求孩子讲整洁,一方面自身习惯很随便,那样下去肯定搞不好!
有些方面亟待引起关注:
1、吃饭挑食,很多蔬菜或水果都是有益于身体成长的,可是他却拒绝入口,需动脑筋想法子来改变他这种习性。那天发热,要他喝药都能听话,吃果蔬食物难道比吃药还难吗?
2、看电视或玩耍能乐此不疲,若真要学个什么的,如读书写字,感觉缺乏耐心和定力。还得变换花样,激发兴趣、耐着性子,讲究方法,循序渐进,不提倡以打压的手段逼迫,使得孩子对求知失去兴趣心生厌倦。
3、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说到底也是培育“情商”。换位思考,拒绝自私,避免任性,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8号傍晚突然发热,后来好点了,就跟他说,爸爸妈妈是不是很担心你身体不舒服?现在跟他们说一声,“爸爸妈妈,刚解过大便,现在感觉好多了!”让他发语音。
4、要尽早让孩子生活自理。每个人最终要面对社会,要独立生存生活,早自理早受益。要从孩子长远考虑,教给他基本生活技能,如穿衣服系鞋带等,减少大人的包办代替,经受磨练体味成功,孩子会增强自信心。
5、物质生活不必讲究,要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且心中有期盼有追求,这对他心智成长大有裨益。懂得钱不是白来的,付出辛劳才挣到钱;心仪礼物、贵重物品不是轻易获得的。如此,孩子方能懂得感恩和珍惜!决不可溺爱娇惯,过于优厚的物质条件将是孩子成长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