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高敬亭事件”探秘:高敬亭被枪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品越传媒建平关注昨天20:17
高敬亭1907年出生于河南光山的一个穷人家庭,黄麻起义(1927年11月)后,他参加红军。此后一直都在大别山区坚持斗争。高敬亭是一员战将。1932年,红四方面军的主力迫于压力放弃了鄂豫皖根据地,向西转移,而留下红25军在沈泽民的带领下在原地坚持游击,此后吴焕先、徐海东、程子华等同志先后担任红25军军长。1934年11月,红25军开始北上转移(也就是长征),该部一直打到陕北,与刘志丹同志所领导的队伍会师,并组建了著名的红15军团。而他们在北上转移前,也留下了一支部队在原地坚持游击,这支部队就是被重建的红28军。而其领导者正是高敬亭。高敬亭和红28军在大别山抗争是艰苦的,同时也是伟大的。3年期间,该部多次战胜了数十倍、数百倍于自己的敌人,成了一面不倒的旗帜,不但没有倒而且还获得了发展。从这个角度讲,高敬亭是有很大功劳的,历史不会遗忘。
在坚守了3年之后,高敬亭部红28军被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当时新四军总共也就只有4个支队,第一支队司令员为陈毅,第二支队司令员为张鼎丞,第三支队司令员为张云逸,第四支队司令员为高敬亭。高敬亭能与此三人并驾齐驱,足以见其实力和地位。包括高敬亭死后,徐海东大将这位原25军的“老人”被派去接替了高敬亭的位置,此事也能证明高敬亭的级别之高。在抗战中,高敬亭也是有功的,自开赴抗日前线后,高敬亭与日伪等势力进行过90多次战斗,毙敌2300多人。关于高敬亭的贡献,毛、周包括徐向前元帅、徐海东大将无论在当年还是多年之后,都曾明确提出过表扬,也正因如此,1939年高敬亭被下令枪决这一事件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1977年,也就是高敬亭死后38年,在其女儿高凤英的努力下,高敬亭正式获得平F,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总政治部发出的平F通知中,也是留有“尾巴”的,通知中说,高“虽在四支队工作期间犯有严重的错误,但是可以教育的……”这话的意思很明白,高敬亭犯了“严重的错误”,应该受到组织的处罚,但罪不至死。这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处死高这一决定虽然过激了,但并不意味着高没有错误,事实上,他当初的错误是“严重的”。高的错误主要有3个:第一,高排挤中央派去的干部。在红28军被改编为第四支队后,中央派了郑位三、戴季英、肖望东等同志去了红28军工作,但是高敬亭却和这些同志都发生了不合。郑位三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但是在与高意见发生冲突后,高竟然拒绝其在四支队内任职,肖望东也因受到排挤而告病离任。随后,组织派戴季英接替肖望东四支队政治部主任一职。戴季英也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他曾与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人一起把红25军从大别山带到了陕北,是红25军的参谋长,也是高敬亭的老上级了,但是戴季英到任的当晚,两人就因为一些问题发生了争论,把关系闹得很僵。
第二,高“拥兵自重”,不听调遣。高是有功劳的,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不会被抹杀,但是由于长期远离组织,无人监督,且年纪较小(高死时才32岁),高也养成了一些独断、自傲、专横的毛病。根据肖望东将军(开国中将)的回忆,他37年8月抵达红28军驻地,到后发现该部地方主义、游击习气很重。怀有居功心理,自以为正确,但实际上,他是犯了一些错误的。这是高敬亭与郑、戴、肖等干部不合的重要原因。郑位三在发现高曾在“肃F”中犯有一些错误,向高指出后却引起了高的不满。戴季英到任第一天,就发现了高不愿服从中央的指示离开大别山,而是另有计划,两人因此才发生了争吵。第三,高家长作风,管教不严。高敬亭案的导火索是4支队7团团长杨克志和曹玉府,此二人曾是高的警卫员和秘书,他们仗着和高的关系,平日里就骄横惯了。39年5月20日,他们更是直接带了两个班投奔桂系,并在报纸上公然撰文献上忠心,引起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此事件之所以发生,和高一贯的纵容和用人不明是脱不了干系的。事发后,四支队内那些一贯对高有意见的干部,如9团团长詹化雨和政委胡继亭开始反对高的一些问题,事件不断发酵,最后由杨曹叛变案发展成了一场对高敬亭的大批判。他的罪名有乱打乱杀,任用亲信,抵制中央的东进策略等。同年6月24日,高敬亭被枪决。高敬亭尽管有错,但将其处死,说到底还是过于严厉了。这一点目前史学界已有定论,且总政治部也已经正式发过文件了。但是,谁应该为高案的过当处理负责呢?有人说是叶挺,有人说是项英,也有人说是组织决定的。我们这里恐怕很难给出一个为众人公认的答案。但从常理来推断,以高敬亭的级别,将他处死这件事不应该是单独某一个人策划的结果,将其推给叶挺或项英这样的个体是不合适的。如果不是江北指挥部张云逸、邓指挥、戴季英、罗炳辉、郭述申等人的一致同意,如果没有上级部门的批准,这样重大的决策是很难做出来的。郑位三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7次接受调查组采访,他对高的死是抱有一定的惋惜的。当时中原局朱理治也提出过上中下三策,他认为把高送到延安学习为上策;把其升为副指挥,并将他调离四支队为中策;直接撤职为下策。
由此可见,当时组织当时是犹豫过的,也确实想过一些更保守的解决办法。但是为什么没有实行呢?“交通不便,不能给送去(延安)”固然是理由,但高敬亭本人无法获得组织的信任恐怕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高敬亭在四支队内威望高、资历深,如郑位三所说,如果他造了反,可能要带走几百个干部。杨曹叛变就是眼前的事实,2个月前的张国焘在武汉公然投敌也是事实,叛变后的张到处联络旧部,拉拢他们反水,高作为他的旧部,会不会受到此事的影响?虽然郑位三也承认,当时其实把他关起来教育几年是更好的,但他同时也说,“杀了他,就有把握挽救那几百干部”。按照郑位三的说法,处死高敬亭的决定,其实有一些无奈和不得已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