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宣慰府建筑年代考

纳雍宣慰府建筑年代考

文/图 祝菲

【摘 要】贵州彝族历史源远流长,各脉支派关系复杂,明清两代战乱连年,波及水西全境,宣慰府在兵燹中荡然无存。宣慰府遗址原为贵州彝族土官水西安氏宣慰使世代居住之处所。由于彝族历史源远流长,各脉支派关系复杂,再加上明清两代战乱连年波及水西,至使宣慰府在战火中荡然无存,竹书、书简烧成灰烬,未给后人留下一丝痕迹,然而,历史不会抹灭这一段往事,从大量史书和彝族史料中,不难发现其端倪,只要理清贵州宣慰使水西安氏之历史,宣慰府之迷也就水落石出了。

【关键词】纳雍 宣慰府

一、卧这一词由来

宣慰府遗址位于纳雍县东7.5公里的乐治镇杨家湾史家街村,旧称卧这城。《明史概》载:“汤望州,卧这,一也,今大定嘉禾里,龙场,虎场,有宣慰旧衙。即卧这地也。”

宣慰府遗址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坐北朝南,自下而上分为六级。院宇四周有约1公里的石墙围绕。现院内残存基石,柱础,雕花石坎。院门前有长22米,高2.5米,厚1.5米的照壁和高5米,长22米的石壁。1985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1月,纳雍县国土局、建设局等有关单位对遗址进行地界勘定,划定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纳雍县人民政府发文对宣慰府遗址进行有效保护。

宣慰府遗址原为贵州彝族土官水西安氏宣慰使世代居住之处所。由于彝族历史源远流长,各脉支派关系复杂,再加上明清两代战乱连年波及水西,至使宣慰府在战火中荡然无存,竹书、书简烧成灰烬,未给后人留下一丝痕迹,然而,历史不会抹灭这一段往事,从大量史书和彝族史料中,不难发现其端倪,只要理清贵州宣慰使水西安氏之历史,宣慰府之迷也就水落石出了。

据考证,“卧这”一词为彝语,汉意诠译为“乐治”。卧这一词起源于唐末宋初,以后一直沿用。按《罗甸安氏流衍图》载:卧这者为阿佩的后裔第五世孙,为安氏远祖第八十四世,《大定府志·安氏家谱》第五十四世)则额普贵的二弟,全名则额卧这,分支即为后之卧这家支之祖。其兄则额普贵,即汉文献资料所载宋太祖乾德五年(公元965年)内附,封贵州刺史者。卧这本系人名,其后辖地亦以人名及家支而为地名之称。所以,在唐末宋初,则额卧这入主汤望州成为彝族支系定居并开发汤望州第一人。卧这因此而得名。也即“卧这”一词最远推至唐末宋初。

《唐书》载:“戎州都督府诸蛮有汤望州”,“又龙朔三年(663年)矩州(贵州)刺史谢法成招慰比楼七千户内附,总章三年(670年),置禄州(今毕节)、汤望州(今乐治)。”比楼者,安氏远祖入主水西定居慕俄格(大方)之始祖第二十五世妥阿者之子也。现大方有《妥阿者记功碑》为证。妥阿者生三子,长次骈生,长曰阿五,次曰比五,比五亦称比六,比六即比楼,概一音也。季曰阿七,阿五未袭卒,比六嗣位为第二十六世,居禄州。比楼弟阿七汤望州。

以上记载证明在唐宋时期,安氏祖先就居住在卧这城。汤望州之地包括了卧这,是泛指大地名。卧这是专指小地名。

二、宣慰一词的来历

明朝郭子章撰《黔记》载:“宣慰使之官,始于唐元和,置淄、青、兖、豫等州宣抚使,后始置宣慰使。大率藩方不靖,则遣重臣宣谕慰安之故,有宣慰使之名。宋……无宣慰官。元沿唐制,置宣慰使……于顺元路。我明因之。”

安氏从元代便开始有担任宣慰使之人,即安氏远祖第六十二世阿画。《大明一统》载“阿画……为顺元等处军民宣抚使”。《安氏家传序》,载:“阿画至大元年(1308年)袭,授武略将军,顺元等处军民宣抚使……泰定间(1324—1328)赐名帖木儿卜花……八番沿边宣慰使。至顺元年(1330年)……代顺元八番等处军民宣慰使,加龙虎大将军,封顺元郡罗甸候”,此时宣慰使一职并未世袭。《明实录》载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乙丑“霭翠(第六十六世)世袭宣慰司如故”。《明史·土司传》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六月丁巳,霭翠之子霭翠陇第承袭,为六十七世,因其“居水西最为诚恪,”赐名安的。至此,始称安氏。但安氏不止水西家,故称“水西安氏”。彝人无姓,以其父名冠其上。如陇赞霭翠,其子便从霭翠为姓再加名,如霭翠陇第等。所以,从洪武二十四年开始彝族统治水西,便以安氏为姓,并以安姓世袭宣慰使一职。民间称之“安宣慰”一词也从安的开始。安宣慰即安氏宣慰也。

三、宣慰府是否奢香时所建

入主毕节大方的彝族首领妥阿者,最早定居大方,因而,大方是彝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按彝制,兄行宣慰事,弟则行彝目事,各有其势力范围,大方是彝族的大本营,而卧这则是彝族土目经营地,两者差别甚大。

水西安氏,政权和族权合为一体。安氏一族世长水西,主要是靠“家支”这条血缘纽带来维系,靠宗法制度来实行土目分治,其具体表现就是“十二宗亲,四十八部,一百二十骂裔、一千二百奕续”。所谓十二宗亲,就是安氏十二个嫡支派,即由宣慰家直接分化出来的十二个大家支。四十八部是宣慰家的庶族支派,是血亲疏远的若干小家支。一百二十骂裔,一千二百奕续则是血亲更为疏远,势力更加弱小的若干家支。同具有安氏血统的人都是贵族的后裔。嫡长子继承制是家支制度的经脉。由宣慰家分出来的十二宗亲皆奉宣慰为“大宗”。由宗亲分出来的称穆濯又奉穆濯为“大宗”,这样环环相扣,行成一个自上而下严密的宗亲组织。因此,大方(彝语:慕俄格)是大宗之所在地,而卧这则是从大宗中分出来的一支宗亲,属于宗亲之地,即彝目之地。奢香(洪武十七年至二十四年即1384年至1391年)时,政权中心在贵阳,大方只属于行宫,并且,明朝明文规定“治所设于贵阳,安氏无事不得擅还水西”。再者,奢香时,由于都督马烨之乱后,奢香修“龙场九驿十八站”和“水西十桥”,投入所有财力物力、人力,再无精力修卧这城宣慰府,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宣慰府并非奢香、霭翠夫妇所修。

四、宣慰府确切的建筑年代

彝族虽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其中也有许多变通,而且家族庞大,家支复杂,家族等级制度特别严密,除长子继承制外,还可妻代夫袭,叔借侄袭,兄终弟袭、叔父传侄等。所以在历史的变迁中,彝目之地有可能成为宣慰之地,宣慰之地也可变成彝目之地。经济文化中心,经常变更,就在彝族经济文化的不断变化中,经过一百年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权力中心便转移到卧这。

《安氏本未》载:“观老、子贵荣袭(成化十年即1471年),十五年(1476年),西堡狮子孔苗叛,巡抚陈俨、总兵吴经往勘,观(第七十三世)与贵荣(第七十四世)率宣慰司士兵二万,自备资粮,攻白石崖,克之,……西堡遂平。俨为奏于朝,曰贵州致仕宣慰观与其子贵荣统兵众二万……曰不言功,宣加旌擢,特给观正三品服,昭勇将军浩。自洪武以来安氏世为宣慰……常居贵州城内治所,安氏非有公事不得擅还水西。至是总兵为之请,许其以时巡历所部,趣办贡赋,暂还水西。……后遂居水居矣。又“……已而,贵荣老,请以子佐(万钟)袭,上命赐贵荣父子锦宁表里。”安贵荣是安氏继霭翠之后一百年间又出现的一位叱咤风云人物,而且谋略、远见、野心均高于历代宣慰。是彝族继往开来人物之一,周洪模《安氏家传序》载安贵荣“好读书史,通大义。”《黔记》载“贵荣多智谋、善兵。”安贵荣借总兵无经之口,“许其以时巡历所部,趣办贡赋,暂还水西”并“常居水西”,而且“上赐命……锦宁表里。”安贵荣“锦宁表里”的居所在大明兵部主事王守仁(明阳)给贵荣的书信来往中提到“使君称疾归卧”。卧即卧这也。可知安贵荣“锦宁表里”的故里便是卧这城。

安氏宣慰从霭翠(1372—1384在位)至安贵荣(1474—1513在位)一百年间,共传9人,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天顺、成化八朝。此间明朝强盛,卫所健全,政局稳定,安氏朝贡不绝,上下相安无事,是一个较为稳定时期。而此时的安贵荣闲居卧这,据明江东之撰《瑞阳阿集》载安氏所居“横亘数百里,罗兵数十万,其祖宗自汉唐元以至今日所遗金银堆积如山岳,国家所未有之富,阖省土司所未有之强,海内皆之。”于是,贵荣趁“上命赐……锦宁表里”之机,明正言顺,大兴土木,修建宣慰府,并在府内颐养天年。安贵荣在自写《抒怀》一诗中有“林园颇似卧龙岗”、“一经幽通云海场”、“小园淡赏菊吐香”、“卧这常吹金陵风”等句,从中便可看出宣慰府规模。《西南彝志》也载:“宫室与楼阁,世代传下去,吉祥和富贵,如参天大树,有很好的规模,威荣也增高。”由安贵荣之孙安国享(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袭职为七十七世,于万历十年(1598年)在织金和大方界河大渡河上修建的大渡河桥上立有汉彝文碑各一通,彝文碑上有“木柯卧乍山,其间宽又广,木刻竹简,犹柴堆可考”等句,记载宣慰府规模,而且“木刻、竹简”多如柴,两者皆可佐证。而现今宣慰府遗址废墟第六级传说便是安氏当年存放兵器,堆放金银的房库。安贵荣在卧这城居住期间,还修通了卧这至慕俄格(大方)的驿道、桥梁以便往来。安贵荣以后,战乱、内讧连年不断,财力大损,人心大乱,没有那一位继任宣慰使有能力再修建如此宏伟的建筑。因此,从大量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宣慰府系安贵荣所建,具体建筑时间应在安贵荣袭职后明成化十五年参与西堡狮子孔平叛有功,嘉奖正三品朝服,并允其“常居水西”后修建,确切时间应为明成化十五年后(即公元1478年)。自此推算,宣慰府遗址据今应有534年的历史。

五、宣慰府的变迁

自安贵荣以后,位传11人。政权交替出现多元化,有兄死弟袭,叔借侄袭,叔父传侄、夫死妻袭等。其间内讧不断,战火不停,为水西多事之秋。

《黔记》载“……贵荣袭、导致仕、子安佐袭故,贵荣复任……贵荣故,孙万钟袭,被贼杀死,弟万镒袭故、子仁幼,弟万铨袭。寻奏还仁袭故,子国享幼,万铨乃摄事,寻还国享袭……故,子疆臣袭”。这一记载证明安万铨两度袭职,两度让贤而居卧这,并终老于卧这,成为千古佳话。安国享袭位后,因杀安信与万铨子安智结怨相互仇杀,从而引起长达十年之久的安氏之乱。安信、智弟也。此时安国享居住大方行宣慰事,万铨妻“疏穷居卧这”,安智居“阿隗织金”。子安国祯行彝目事。安国亨于隆庆二年(1568年)“纵火烧卧这公署”“焚毁官廨”“并掠一百十五余寨。”万历二十年(1593年)安国亨子安疆臣又再次烧毁卧这官廨,劫掳家财。并于当年“上命责令重修”卧这宣慰府。《瑞阳阿集塞邪径疏》载:“奉圣旨、允将其(万铨)孙安国祯安插织金、卧这地方。……安疆臣烧毁官廨,责令重修”。水西从安国享(嘉靖四十一年即1563年)袭职至安位(死干崇祯十年(即1637年),其间共一百一十五年,位传五世即:安国享,安疆臣、安尧臣、奢社辉(尧臣妻)、安位,内讧连年。先安氏之乱,后奢安之乱,大伤其内部元气。政权中心仍是大方,但,战火却烧在卧这、织金一带。宣慰府两度烧毁,两度重修,“上命责令重修”规模不减当年,直至安位死,万铨之孙安世得袭位后,政权中心又重新转到卧这,于是,卧这又重新兴盛。

明崇祯十年(1637年)安位死,无嗣 。明刘锡玄著《黔牍偶存》载:“旧案宗图可考,议亲议嫡,议顺议和,即录万铨两次扶让之贤,亦难泯夺,各目合集汉彝耄老,大小彝众,照依俗礼,愿立卧这头目安世为已故宣慰安位宗嗣 ”。众彝目念万铨两次扶侄、扶孙让贤,愿立卧这万铨孙安世承袭,安世卒,子承宗袭,承宗卒子安坤袭,坤卒,子圣祖袭。从明崇祯十年(1637年)至清康熙四年(1665年)彝族政权中心从大方移至卧这,其间历二十八年,位传三人。至安坤时,官封云南王的吴三桂兵剿水西,战火再起,宣慰府在兵燹中彻底烧毁。直至清道光初年,安氏后裔安家元在宣慰府废墟上(原遗址的第三级)修建规模较大的宣慰庙,供奉安氏列祖列宗,并铸钟造鼎,树碑立传。1954年,宣慰庙被拆毁,1972年乐治一小在遗址内的第六级原宣慰府金库修建教学楼。1988年宣慰府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使宣慰府这座汉、彝结构相结合的古建筑遗址得以很好保护,为研究水西彝族历史文化、彝族建筑提供很好的实物依据。

宣慰府几起几落,从始至终有安贵荣、安万铨、安世、安承宗、安坤五位宣慰使在此居住,除安坤外,其余四位都终死于卧这。

六 、结尾

安氏祖先从一世慕齐齐沿袭至安圣祖,一共绵延传袭八十五世,凡历一千四百七十年,呈尾大不掉之势。其原因:以政权和族权合而为一的宗法制度,以地缘和血缘相结合,军事和行政相结合的则溪制度以及“九扯九纵”为特征的土目制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够成了水西安氏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安氏在水西统治一千四百七十年,最终走向覆灭,其原因应归于民族内部自身的矛盾激化,权力之争,相互残杀,以及领土掠夺等,导致其民族自身走向衰落。其次,来自于朝廷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也是其覆灭的重要原因。宣慰府作为承载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载体,却以废墟的形式遗留下来,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遗憾,而更多的是将自己民族的这一伟大史诗委婉而含蓄地奉献给后人,鼓励人们在盛世的今天,以此为鉴,以史为镜,团结一致奔向富强。

参考文献

1.《明史概》

2.《罗甸安氏流衍图》

3.明郭子章《黔记》《郭青螺文集》

4.《唐书》

5.《明实录》

6.周洪模《安氏家传序》

7.明江东之《瑞阳阿集》

8.史继忠《水西则溪制度》

9.王燕玉《贵州史专题考》

10.明翟九思《万历武功录》

11.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12.明朱燮元《朱司马督黔疏草》

13.《评水西逸事》

14.《大定府志》

15.《贵州通志》

16.《彝文金铭碌》

17.《西南彝志》

作者简介:祝菲,文博副研究馆员,贵州省文物局第二批文物保护项目中心评估专家。公开出版《遗史琼花》论文集和《纳雍苗族服饰》专著。并在省市县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散文和获奖。主要从事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0)

相关推荐

  • 奢香夫人:进京向朱元璋告御状,带领百姓开路设驿

    奢香夫人出生于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她的父亲是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长奢氏. 洪武八年,奢香嫁给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默部首领陇赞·霭翠,这一年,她十七岁. 一.奢香的丈夫霭翠 三国时 ...

  • 【毕节】奢香墓

    奢香墓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顺德路 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奢香是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明洪武八年,奢香嫁给贵州宣慰使霭翠为妻.洪武十四年霭翠 ...

  • “苗之为苗”之十:阳明谪守龙场驿,《象祠记》浇灭土司心中邪念

    接续前文<"苗之为苗"之九:明初安抚苗民未能有效持续,英宗复辟回归怀柔>. 明朝的"土木堡之败",英宗被瓦剌俘虏,中外震动,也震动了一位十三.四岁的 ...

  • 初旭:古蔺兰花赋

    作者:初旭 乌蒙山云霄直插,赤水河玉带缠腰.宜人气候铸就春兰之都,神奇山水天赐生态古蔺(1).红色四渡,千年古县名扬中外,仙潭郎酒,酱香先行问鼎神州.少女奢香(2),胸怀大局龙场展志,空谷幽兰,王者之 ...

  • 贵州一日游攻略51(修文篇三)——三人坟、蜈蚣桥

    贵州一日游攻略51(修文篇三)--三人坟.蜈蚣桥 2021-07-13 17:25·雪狮子1997 三人坟因为王阳明的名篇<瘗yi旅文>而被天下皆知,凄戚.悲情的文风,令无数读者痛心落泪, ...

  • 明代水西安氏彝族土司的历史贡献:促进贵州彝汉文化共融发展

    "以土官制土民"的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地域实施的一种特殊的政治措施,以中国西南地区最为典型.西南地区的土司,以贵州水西安氏彝族土司最为典型.水西安氏彝族 ...

  • 恢复重建的罗甸王府建筑:宣慰府

    [黔行30天] "贵州宣慰府(即今贵州省大方县城)"是贵州宣慰使霭翠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处理政务的官府.明代初期水西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将贵州宣慰府作为执政官邸,励耕织.修九驿 ...

  • 纳雍宣慰金洞记

    宣慰金洞记 来乐治镇石母猪村交叉检查,与村干闲谈中得知该村有个石母猪洞,又叫宣慰金洞.素有访古探幽癖好的我,心里有点痒痒了. 去宣慰金洞的路上,村干介绍了宣慰金洞的由来. 很久以前,乐治田坝里的庄稼常 ...

  • 我与宣慰府的玫瑰情结

    说起水西宣慰府,人们习惯想起的恐怕是位于大方的宣慰府.其实,在纳雍乐治也有宣慰府.乐治宣慰府建于明代,为明.清水西宣慰使府第.建筑座北向南,梯级分布,规模宏大.明正德水西宣慰使安贵荣.安万铨(明嘉靖七 ...

  • 大明王朝的海外领土——旧港宣慰司,最终因鞭长莫及而丢失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明朝的"三宣六慰"呢?实际上,三"宣"的"宣"就是宣抚司,六"慰"的慰即为宣慰司. 明朝曾经在今缅甸阿瓦 ...

  • 位于东南亚的旧港宣慰司是明朝领土吗

    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幅图: 网友制作明朝全盛图 可以看出,这幅图相比上世纪谭其骧先生所作明地图,这幅图多了几乎缅甸全部,越南北部,更包括了苏门答腊岛北部马六甲海峡南岸区域,这地方就叫旧港宣慰司. 谭其骧 ...

  • 明朝在南半球也设有“宣慰司”,宣慰司是什么机构,有哪些作用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明朝的"三宣六慰"呢?实际上,三"宣"的"宣"就是宣抚司,六"慰"的慰即为宣慰司. 明朝曾经在今缅甸阿瓦 ...

  • 西双版纳地区的车里宣慰司

    古代滇南地区为哈尼族先民昔朴.和泥二部族所居之地.到了唐代,傣族先民黑齿蛮.茫蛮部落迁徙到该地.南诏国征服其地,置茫乃道,并黑齿部族十一种落.南诏末年,金齿蛮起兵攻陷南诏镇南节度使,西双版纳地区遂为傣 ...

  • 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建筑室内空间装饰艺术研究

    赵百秋,莫日根 (内蒙古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运用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建筑室内空间装饰艺术进行研究.从王府室内空间内界面装 ...

  • 纳西族史〔12〕:元代茶罕章宣慰司的设置及沿革

    [往期回看] 第一章 导论 [1][2][3][4] 第二章 纳西族古老的社会形态和民族渊源[5][6][7] 第三章 秦汉至唐宋时期纳西族的历史发展 [8][9][10] 第四章 元代纳西族社会与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