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逼疯一个孩子 ——“双重束缚”浅析

作者:九九

人类学博士

一位母亲去医院探访她年轻的逐渐恢复的精神分裂的儿子。当他伸开胳膊去搂她的肩膀时,她的身子僵住了。然而,当这位男性患者收回胳膊时,她又说:“你不爱我了吗?”他的脸唰就红了,她又说:“亲爱的,你不能这么轻易就觉得尴尬,而且害怕你的感受。”在这种话语的交替刺激之下,这名患者攻击了一名医院里的护工,不得不重新被关护起来。

这是“方晓义婚姻家庭治疗课题组”翻译的美国心理学家尼克尔斯和戴维斯编写的《家庭治疗:概念与方法》(第11版)一书中的一个案例。这个案例非常直观地说明了什么是“双重束缚”,以及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这是一本好书,强烈推荐哈)

“双重束缚”(double bind)这一概念是在1956年,由家庭治疗的先驱之一、美国加州的贝特森和他的同事们,在他们的著名报告《走向精神分裂症的理论》中首次提出,认为“双重束缚”是造成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尼克尔斯、戴维斯,2018)

“双重束缚”的概念一经提出,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8年,Tennen 和Affleck研究认为,在过去40年中, “双重束缚”和“习得性无助”是解释人面对威胁性情景时最有影响力的概念(张海微、郑涌,2007)。但贝特森本人对于“双重束缚”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致使该理论停留在较为抽象的水平。

到底什么是“双重束缚”?

简单地说,就是孩子(或其他接收者)经常接收到两个(或以上)互相矛盾的信息,不知如何反应,又不得不反应,这个过程反复发生,最后孩子就可能发疯。

这里有三个特征,一是互相矛盾的指令;二是无法逃避,必须反应;三是反复发生。兼具这三个特征的场景,在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孩子以及上司与下属的沟通中都比较常见,特别是父母与孩子。

比如,孩子吃饭慢腾腾,父母就在旁边催“快点吃快点吃”;孩子被催烦了,作势狼吞虎咽,父母又赶紧说“慢点吃慢点吃”;孩子被说烦了,开始发火,父母就说“小孩子怎么可以乱发脾气?我们都是对你好啊!”孩子气得不理睬父母了,父母就说“我在跟你说话呢,你怎么可以不理我?我是你爸(妈)啊!”

(插画来自西班牙插画艺术家Guridi)

在学校中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比如,某位老师总是鼓励自己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但是一旦真的有学生以问题或者评论打断他的时候,他又失去耐心。学生于是三缄其口。这位老师最后在教室走动并提问但无人回答,他就会变得愤怒:学生太不积极了!一旦有学生大胆向这位老师指出他缺少对学生的接纳时,他可能会更生气,并可能惩罚该学生……

又比如某位上司,跟你坐在同一个办公室。他表面上和蔼可亲,也很民主,很倚重你的看法和能力,但时不时又莫名其妙批评你一下,比如“你今天怎么穿这样啊”,让你有点无所适从,但你又没地方躲,也不能不回应他……

这些都还是比较可以忍受的。在双重束缚里最让人难受的地方在于被束缚的一方无法反抗,有苦难言。

王敬伟老师常举“善霸”的例子,世上有一种人最可怕,事事都表现出为对方好的样子,对人极尽关心、劝导,并且将所有的这些干涉都冠以“爱”的名义。

有些父母对孩子又打又骂,却要说”我这都是为你好,你要不是我的孩子我才懒得管你“,甚至说”你知不知道我为了你受了多少苦,这样苦口婆心地对你却还不领情“。

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就仿佛被“绵里针”裹挟着,明明很痛苦,却动弹不得,因为反抗了就意味着亏欠了父母的爱,要承受内疚,只能僵在那里,而内心早已因为这种不一致的言行分裂,轻了就是在内心里不断内耗,没有精力投注在外面的事情上,重了可能发展成精神分裂。

曾经有个老师说,要造就一个精神分裂的孩子非常简单,只需要每天打他一巴掌,同时对他说一句”我爱你“,用不了多久孩子就分裂了

又比如,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父母,表面上看上去非常尊重孩子,询问孩子晚饭想吃什么,孩子说想吃炸鸡,父母说哎呀炸鸡太上火了,孩子说那吃水煮活鱼,父母又说太辣了对肠胃不好,孩子说吃牛排,父母说晚上吃太油腻了不容易消化,最后孩子不说话了,父母又说你这孩子问你意见又不说,那干脆就吃粥吧。

 其实父母只是打着“尊重”的幌子,底下仍然是“我才是正确的,我来做决定”的本质。

为什么有人要“双重束缚”?

从以上例子可知,无论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双重束缚”的情形还是比较多见的。问题是,父母(或者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是故意的吗?还是仅仅是无意识的自动反应?我想应该是后者居多。也就是说,是父母或老师因为自身的不足,而“自然”地这么做。

一种情况是,很多问题父母或老师自己没有想清楚。他们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一会儿觉得这个对,一会儿觉得那个对。比如,到底应该民主,还是权威?或者,他们觉得要适应环境,心里一套,表面一套;跟孩子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又或者,父母比较情绪化,心情好的时候是一个样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又是另一个样子。这样,他们传递出来的信息肯定是不一致的,互相矛盾的。比如,一方面说“孩子,没关系,书读怎样都可以”;另一方面,孩子一旦作业不做或考试不好,又着急上火。

另一种情况是,父母非常焦虑或者自以为是,总想控制一切,想尽办法表明自己是对的。父母总是正确,孩子就可能喘不过气来。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明明很难受,父母还在一直喋喋不休自己的“真理”,孩子最终只能爆发。其实,在孩子的平安、健康、快乐面前,对错算个屁啊?但很多父母就是体会不到。是的,你是对了,但是孩子却难受了。

(插画来自西班牙插画艺术家Guridi)

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准备去上舞蹈课,让外婆帮她扎一下头发。她原本已经扎了一半了,但外婆一上来就先把她原来自己扎的头发解开了。小女孩生气了,因为她已经扎了一半,她的意思是要外婆在她扎的基础上再加工。外婆说,你没说清楚啊。小女孩说,我的意思就是这样啊!为此,两个人吵了半天,都很不高兴,结果连上课也迟到了。

在这个例子中,要论对错,小女孩肯定错了,她确实没讲清楚,她只是说“外婆,你帮我扎一下头发”。但是,你一定要跟她争对错吗?那你也成了七岁的小孩了。比较好的做法是:“对不起,外婆错了。现在我们这么做,可以吗?”更好的做法可能是,一开始就问她,“原来扎的怎么办,要拆掉吗?”要知道,原来扎的那一部分,可能花费了她好多时间,也或许她对此很得意,总之,原来扎的那个部分可能对她很重要。

家长耐心一点,虚心一点,多问问孩子的想法,无论她的想法多么离奇(毕竟,她只是孩子);多尊重孩子,这样的冲突就比较少。很多人觉得不能“纵容”孩子,一定要论对错,一定要孩子认识到错误,不然以后还得了!——平时言语上,你可能总是说尊重孩子,但在事实上,你却非要孩子认错,最终就可能形成“双重束缚”。结果就是大家都不高兴,连上课也耽误了。

家长想不到的是,你总是对的,孩子就不敢来找你。因为找你的结果总是他错了,或者他不好。“曾奇峰心理工作室”曾报告了几个案例,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千万不要告诉我爸妈”,而不是“我可以求助我爸妈”,因此而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绝路(“为了40块钱她被性侵了”:多少父母,亲手把自己变成了孩子最恐惧的人?)。

如何避免“双重束缚”?

第一,成长!

父母自身成为一个一致的人,自然不会给孩子提供矛盾的信息,这是最根本的办法,但并不容易。首先父母要觉察到自己的不足或者矛盾之处,然后通过学习、疗愈等办法,看清楚、想明白,最终做一个言行一致、内外一致、身心一致的人,坚定又温和,情绪稳定,始终如一。

这样的父母,无论对自己对孩子,都好。我有一个印象,学术大师们一般都比较高寿,不管是什么学科。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不管他研究什么,当他达到一定的深度,他真正地看清楚了这个世界,也看清楚了自己,因此不再纠结,不再犹豫,成为了一个自洽(self-consistent)的一致的人,这样他的身心自然都比较健康。

相反,本文开头那位母亲,她到底要怎样?儿子搂抱她,她僵住,可能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儿子把手拿开,她又认为这是儿子不爱她;儿子脸红了,她又说你不该这样——那,到底应该怎样?!因此,儿子发疯了。

当然,成长为一个一致的人,这个要求挺高的,不知道何时可以达到。所以,更简便的办法是:

第二,闭嘴!

孩子毕竟是孩子,你跟他争对错,那你就是跟他一样水平。另外,确实很多事情我们自己不知道,很多事情我们自己没有想清楚,因此,为什么一定要喋喋不休地发表我们的看法,并且要孩子听从呢?承认自己无知、无能,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接纳孩子,给他更多的宽容,不是更好吗?毕竟,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何况孩子?

我有个同学,是怀众股东,在怀众帮忙过一段时间。有一次聊天,他说:“你别说,我这两年在怀众耳濡目染,还是学了不少东西的”。我说:“有吗?”他说:“有啊!比如对于孩子的学习,最好的办法就两个字——不管!”我哈哈大笑,他说:“真的啦,最近我们对孩子管得少了,她的成绩反而变好了!”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父母往后退一步,孩子们自己就会进一步。然而,退这一步谈何容易。父母对孩子,少做比多做难,不做最难。父母由于焦虑,由于放不下自己,总是要对孩子做很多事。而父母多做的结果,往往都不太好。

每次,当我看到太“能”的父母、滴水不漏的父母,我就在心里叹息,当他们的孩子,不容易啊。反之,如果父母虚心一点、宽容一点、好奇一点,对孩子少做点,这样,孩子应该会比较轻松,敢于试错,敢于找你。

为人父母,如果你真的要对孩子好,就要学会一边努力成长,一边三缄其口。不要提供矛盾的信息,或者不强迫孩子一定要听,又或者,偶尔矛盾不要紧,要有觉察,下次不要重复,这样,都不太可能对孩子形成“双重束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