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越忙碌越贫穷?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为什么辛苦搬砖,却只能勉强糊口?难道“努力工作就能改善生活”只是一句谎言?

这本书里或许能找到部分答案。

美国畅销书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不同的城市,体验了6种工作,有餐厅服务员、保洁公司的雇员、沃尔玛超市售货员等等,她把自己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

她发现底层劳动人民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 因为没钱,只好住在偏远的地方,上班路上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 没有时间来提升自己,所以无法找到更好的工作;
  • 为了生活,很多人不得不身兼数职,下班后还得去做兼职;
  • 因为工作辛苦,身体和情绪状况都很差。

而且以上的几点,互为结果和原因,因为没钱,只好住得远、做兼职,而住得远、做兼职,让人耗费了体力和能量,没法提升自己,就没法找到好工作,只能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落入越勤劳越贫穷的恶性循环。

她得出的结论是,贫困让人没法做长期的投入和规划,只能先顾眼前的回报。

的确,穷人贫困的本质原因是决策的层次不够,缺乏长期规划。但问题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没有闲钱去为未来做打算。

著名的英国作家奥威尔,不仅写过大家耳熟能详的《1984》、《动物农庄》,他还有一本书叫《巴黎伦敦落魄记》,讲自己流浪和在餐厅做洗碗工的真实经历。

他在书里写道:“刚刚接触贫穷感觉很奇怪,在此之前,你一直在幻想贫穷是什么样子,这辈子你一直在害怕挨穷,你以为挨穷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其实贫穷的生活非常复杂。你认为挨穷会很痛苦,但挨穷只是很肮脏、无聊罢了。最开始你体验到的是成为穷人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它让你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你变得很吝啬,连面包屑也不放过。”

奥威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经济上的困窘,会让人的心也变“穷”,会计较,会短视,不要说规划将来了,就连一点面包屑也不会放过。

写到这里,似乎让人绝望了,穷就没有希望了吗?

当然不是。

从上面这些你也看出来了,贫穷主要是因为受困于现实状况和自身思维状况,如果现实状况无法改变,人是不是可以改变自身的思维呢?

力气并不是唯一的谋生手段,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不要只是禁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多看看多听听,看社会需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脱贫当然不只是靠努力,更要顺应时代和客户需求。

这并不需要什么高学历和多大聪明才智,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就能做到。

我们楼下卖热干面的大叔来自农村,家庭困难,当年他除了种地,每天早上4点起床到镇上进面条卖面,连个门面都没有,就推个小车,上面是他的全部家当了。

但他夫妻俩手脚麻利,而且善于沟通,一边煮面一边和人拉家常,小镇上人不多,他俩不久就了解了熟客的口味,下次客人再来,不用说多放辣椒少放醋,他们都做得妥妥帖帖的。

后来有了点本钱,他们来武汉租了个小门面卖热干面,很快也熟悉了周围小区,去年疫情期间,热干面店没法开张,他俩就搞起了线上社区团购,在业主群里卖老家青菜和土特产,生意一样很好。

所以一定要扩宽自己的视野,不要闭着眼睛日复一日地重复工作。

人要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精力,把精力用在重要的、能提升自己的事情上。

我听过一个说法,觉得非常有道理。

一个朋友说,出门尽量别开车,因为开车需要人额外地分出一部分精力,用来看路况、处理突发事件、找车位等等,使得人还没到目的地就累了,有时候还会生点气。

但到达不是目的,目的是去办事。如果人把开车的那部分精力用来思考,怎样把事情做好,到了之后办事不是更顺利,而且人也轻松吗?打个车或者坐公共交通,自己在车上休息一下,也利于养神啊。

我觉得他说得很对,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个方面用了时间和精力,留给其他方面的就会少。

所以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精力,尽可能地在忙碌奔波中,留出时间来思考和提升。

说到贫困和奔波,《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男主应该是最惨的人了,中年失业、婚姻破裂,他带着年幼的儿子,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也不知道明天的饭钱从哪来。

他是个勤奋的销售,但很失败。他在获得金融公司实习机会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儿子,但他硬是挤出时间来恶补专业知识,正是这些知识让他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部电影并非虚构,它取材于真实的故事,这样一个几乎完全被琐事填满生活的男人能够逆袭,给人最大的启发是,无论现状怎样,都要提升自己

或许有人会说,我从事的并不是底层的,而是相对高端的工作,但你有抱怨过自己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比例吗?你究竟是热爱自己的工作,还是因为被工资拴住而工作?或者在每天的工作里,你还有提升自己的追求吗?

所有对现状不满意的人们,都有必要体会芭芭拉书里的这句话:“当你开始以小时为单位卖掉你的时间,你可能不一定了解的一点是:你真正卖掉的,是自己的生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