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3 犹太战争:耶路撒冷之死
第十三章犹太战争:耶路撒冷之死 ☆☆☆☆☆
本章所讲述的事件在耶路撒冷史上非常重要,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后世。三节的标题我觉得都不怎么贴切,且连续性较强,故把三节放在一起,内容稍多。
时代背景:
当时的耶路撒冷由于连续几个总督的暴政,特别是最后一位弗洛鲁斯,犹太人与罗马的矛盾已经激化,而犹太王与罗马皇帝的关系,也大不如从前。赶上尼禄这么一个奇葩的皇帝,一切都是“上帝”注定的。
本章的题目:犹太战争,准确地说应该是第一次犹太战争,年代从66-70年(也有说66-73年)。
王后贝勒妮斯,前面介绍过是亚基帕一世的女儿,亚基帕二世的姐姐,曾先后嫁给她的叔叔还有奇里乞亚国王,书中的“曾两次为后”,据说特别漂亮,但没留下画像。当弗洛鲁斯的军队攻击耶路撒冷时,她想献身自己而拯救耶路撒冷,但弗洛鲁斯没有同意。当时的犹太人中分出两派,一是温和派,主张和平顺从罗马;二世强硬派(极端主义者),主张靠武力反抗罗马人,甚至独立(这种想法在当时只能算是一种梦)。温和派以上层贵族和某些祭司为主,而强硬派以下层阶级为主(还有一些趁火打劫的暴民)。而且两派下面又生出更多的支派,这些支派间也时常“战乱不断,互相残杀”。所以当时的局势确实是非常混乱,书中说连约瑟夫斯自己都说不清楚。
国王和他的姐姐贝勒妮斯是不主张反抗的,因为希律家族是靠罗马皇帝任命的,而且他们去过罗马,对帝国的实力非常清楚,深知抵抗的结局就是彻底覆灭。所以他们还"派三千骑兵支援温和派权贵",不过还是败给了强硬派。强硬派一时占据了优势,就残杀了600人的罗马卫戍部队,这六百人还不是纯罗马人,是叙利亚和希腊行省的人。于是叙利亚总督派了一个军团前来报复,不过又被犹太人打败了,导致“五千罗马士兵命丧黄泉,鹰旗也不知所踪”(罗马军团的鹰旗是非常神圣的)。书中说可能是叙利亚总督被收买了,其实是他年老病衰,回去就死了。
暂时的胜利让犹太人似乎看到独立的希望,他们任命前任大祭司阿纳努斯为独立领袖,还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这个阿纳努斯就是杀了雅各的那个大祭司,他父亲就是审判耶稣时的那个祭司。约瑟夫斯被任命为军事指挥官,被派去加利利。
此时的皇帝尼禄正在“希腊演奏他的歌曲”,什么意思呢,前面说过,这个尼禄治国不行,但艺术天分了得。他带着自己创作的戏剧,去戏剧的发源地希腊去巡回演出,而且他亲自登台演出。当尼禄听说犹太暴动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太大不了,就派了一位年老的将军苇斯巴芗前去镇压。
苇斯巴芗☆☆☆☆
苇斯巴芗(Vespasian,译法很多不列举了)书中说他是赶骡子出身,不知是从哪里说起,也许是犹太人编排的吧。苇斯巴芗的出身确实不是贵族,是平民的骑士阶层,但也不是赶骡子的。苇斯巴芗作战风格比较稳重,论战功不能算最好的,尼禄考虑用他就是因为他年纪大了(57岁),以免将来功高盖主。书中说他经常在尼禄表演时在台下打瞌睡,其实不是经常,一回就够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老将的政治前途到此为止了,没想到这次被皇帝派去镇压犹太起义了。
(摄于大英博物馆)
苇斯巴芗有两个儿子,提图斯和图密善(后来也都做了皇帝)。
稳重的老将苇斯巴芗带着他的儿子提图斯和四个罗马兵团,还有一些配合的同盟军(如亚基帕的骑兵),开赴犹地亚。首先攻陷了加利利,约瑟夫斯就在这里驻守。在强大的罗马军团打击下,约瑟夫斯和少数幸存者藏在一个山洞里,他们决定自杀,因为犹太宗教认为自杀不好,所以他们用抽签的方法,一个杀一个,最后一个再自杀。约瑟夫斯其实是不想死的,因为他对罗马太了解了(还记得跟保罗一起去罗马受审的那几个祭司吗,约瑟夫斯曾去过罗马解救了他们),他可不想年轻轻的就离开了美好的生活。于是约瑟夫斯采取了作弊的手段活到了最后。据说他的抽签方法后来还成了一个数学题,看来学好数学有多么重要。
被活捉的约瑟夫斯要求面见苇斯巴芗,并对苇斯巴芗说他将来能当皇帝,连苇斯巴芗自己都不信,可人家这么说了,也就先别杀他了。于是约瑟夫斯逃过一死,并和与他年纪相仿的提图斯成为了朋友。先记住这件事,还没完。
攻占了加利利后,苇斯巴芗带着提图斯继续南下围攻耶路撒冷。罗马大军到达之前,耶路撒冷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所谓的温和派和强硬派都不行了,一群趁火打劫的强盗和亡命徒已经搞乱了局势,就像古今中外的农民起义,都少不了趁火打劫的坏事者。按塔西佗的说法,“三个将军(原书:统帅)、三支军队为争夺一座城市而互相攻打”。三个“将军”中的两位就是本节中的“吉斯卡拉的约翰”和“西门.本.乔拉”,另外一个本书中没有提到的叫“埃列亚扎尔”,是强硬派的领袖。这些名字都不用记,都不过是临时过客。这三派除了恨罗马人外,有的简直是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自己互相打杀,约翰的人杀死了大祭司阿纳努斯。直到罗马大军包围了耶路撒冷城,他们才意识到应该联合起来对付罗马人了。因为赶上逾越节,加上大量的难民,城内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这些犹太人大多坚信上帝不会抛弃他们不管的。
就在苇斯巴芗包围了耶稣撒冷准备攻城的时候,一个意外事件发生了,公元68年6月9日,尼禄自杀了。尼禄的昏庸暴政,引发了兵变,尼禄被逼自杀,据说尼禄当时没胆量,还是被他的随从补了一刀,临死前留下一句话“世上少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从此凯撒-屋大维的血脉彻底结束了(凯撒-屋大维-提比略-卡里古拉-克劳狄-尼禄)。
尼禄死后,元老院推选加尔巴做皇帝,公元69年间,加尔巴被奥托杀,奥托当皇帝,不久维特里乌斯又逼奥托自杀,当了皇帝。这时,苇斯巴芗的部下也拥护他当皇帝,而且由于他的声望,很多地方行省都表示将效忠苇斯巴芗,于是苇斯巴芗赶赴罗马。维特里乌斯被杀。所以公元69年这一年,一共出了四个皇帝,史称“四帝之年”或“一年四帝”(前三个名字不要记,记住苇斯巴芗就行了)。
苇斯巴芗临走时,将继续攻打耶路撒冷的任务交给了大儿子提图斯,而提图斯也要送给新上任的皇帝爹一份大礼。
再说约瑟夫斯,苇斯巴芗真的当了皇帝,约瑟夫斯简直成了先知预言家了,于是约瑟夫斯成了自由人,获得了罗马公民权,并且一直跟着苇斯巴芗和提图斯,边做参谋边写历史传记,最后终于罗马。直到今日,他在犹太人眼中依旧是个“叛徒”,但他留下的著名史书,又成了研究犹太史的一手珍贵资料,犹太人看还是不看呢,矛盾啊。
还记得最开始讲“序”的时候,我说先放过不要看吗,现在可以回头去看了,那段就是详细讲述提图斯是怎么攻陷耶稣撒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