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婚育社会更需要:公共的、真实的、“过家家”式的童年成长环境

育邻梦

网友提问:现在的孩子都很自私是怎么造成的?

回复:人际社交能力源自童年非功利性、自由式多见面,低婚育社会更需要:公共的、真实的、“过家家”式的童年成长环境。追求个性独立的社会只能教出自私自利的孩子,这也是拉低人口婚育能力的根本症结。因此,在人口婚育能力持续走低的当下,社会应该完善真实的、公共的、“过家家”式的童年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从生活中掌握群体社交技能、让每个人长大之后都懂得与同伴和谐共荣。

生长在旷野上的树苗枝叶茂盛,各个方向枝叶分布匀称。但是,它不会预留出与任何同伴相互融洽的间隙,如果硬要把它们搬到一起,那它们的枝叶一定会打架。

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的高等级社群性哺乳动物,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帮助才能实现富足生活、每个人都必须通过帮助同伴才能获得社会价值认同。但是,自然生理基因遗传只会告诉生命个体应该长什么样,它并不会告诉每个生命个体应该怎么生活,也就是为每个自然生命打开了个体成长差异的“阀门”。

社交能力源自童年非功利性、自由式多见面

运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用火烹调食物......通过总结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经验,人类改善了自我食物供给结构。但是,每个人类个体的生产劳动能力和生活时间都是有局限性的。因此,人类必须通过分工协作才能确保生活富足,农民播种粮食、牧民通过养殖收获肉蛋奶、厨师加工美食、工人加工人类日常生活用品、公务员负责社会事务治理是现今人类社会最常见的分工协作模式。

玩具自己玩、饭餐/零食自己吃、学习/工作被要求独立......独生叠加优生优育已将人类社会的群体包容性稀释殆尽。因为,每个家庭都只具有照顾自家儿女的义务,在缺乏公共乐园配套的情况下,独立、竞争、攀比就成了童年学习成长的主旋律。

隔壁同伴买了滑板车,自家孩子也不能少、同学穿了漂亮的裙子,我也要、努力学习,一定要比**强......被垂直空间“禁足”的城镇童年、被过度保护的童年、基础教育刻意强调个性独立、本就缺少兄弟姐妹的原生家庭,如今的孩子想要和童伴拌拌嘴那都是个奢侈性的高消费。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让个人看到自己的能力边界、让个人看到输赢之外的风景、让个人看到功利之外的世界。然而,现今孩子们从小连社交试错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如何才能习得与同伴和谐共融的社交本领呢?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肉贴肉。”人际社交能力并不深奥,拥有它的第一要领就是多见面,并且是不带明确私利目标的多见面。因此,真正的群体社交能力只能在童年时期习得,而且群体社交能力成年之后根本没有办法弥补。所以,在人口婚育能力持续走低的当下,社会应该完善真实童年“过家家”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从生活中掌握群体社交技能、让每个人长大之后都懂得与同伴和谐共荣。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