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技巧,让你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
作者:柳一一
来源:一一道出(ID:yiyidaochu)
今天来聊聊怎样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从而成为一个终身的阅读者。
新的一年,你是否又制定了新的阅读计划?
有一句话调侃新年计划,说“今年立的Flag,就是完成去年承诺的、前年没做到的、大前年立下的Flag”。
而在这些新年目标中,我看到最多的,除了减肥计划,估计就是读书计划了。
如何让读书计划落地执行?甚至,培养自己成为一个终身的阅读者、学习者?
01
“功利性”读书
我最开始阅读,目标明确,一是要提升商业能力,二是要学会养育、教导孩子。
起初的10本书,主要便是这两大主题。比如,《蓝海战略》、《定位》、《MBA教不了的创富课》、《父母的语言》、《让孩子的大脑自由》...
读完之后,现实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迎刃而解。于是,体验到了读书的收益。读下一本的动力充足。在某段时间内,自带热血,一本接一本。
成年人的学习,要有点儿“功利”。
有了明确的目的,收获明明白白的。能不能解决问题,有没有让现实生活向前推进一步,这些都足以衡量读书的效果。
早期的动力,一定来源于读书本身带来的价值感。
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面临的问题各有不同。建议从自己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找三五本书,启动阅读。
比方说,可以是为了带着孩子学国学,可以是为了提高沟通能力,也可以是学会制定和实施目标...
注意,问题要紧迫,还要具体、可解决。问题紧迫,是为了让动力更充足。具体、可解决,是为了让读书的收益明确可衡量。
假如你的问题是: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成功的人等,阅读计划会大概率落空。
第一个问题,属于比较“虚”的抽象问题。你很难确定自身素养一定提高了。
第二个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不可解决”的问题。我们没办法通过读几本书,甚至几百本书,就一定能让自己“更成功”。
要坚持做一件事情,正反馈是推手。尝到甜头,人才有生生不息的动力。
通过阅读,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具体问题,直至“一日不读,如隔三秋”。
此时,阅读书目的选择,不再需要只围绕着具体问题了。你可以开启更自由的阅读时光。
02
环境的营造
格拉德维尔在新书《陌生人效应》里提到“耦合效应”,说人的很多行为,与自身所处的特定情境有关。情境存在,行为发生。情境消失,同样的行为未必便会发生。
拿自杀来说。很多人以为自杀的人一定是一心谋死,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达到目的方罢休。而真相是,条件的便捷性是幕后推手。
20世纪60年代之前,英国大部分家庭都使用煤气。在此期间,煤气自杀率居高不下。60年代后,天然气登场。此后,煤气自杀率迅速下降。
心理学家理查德针对515个试图自杀者进行了追踪,发现他们之中只有25个人会想尽一切办法达成目标,而其他人在第一次跳桥被救后,已经不再出现自杀行为了。
看似是人的问题,实则是情境的问题。
条件具备,实施方便,一些行为便会出现。条件取消,实施难度加大,同样的行为会消失大半。
对于阅读而言,道理亦相同。
很多人说自己总是坚持不下来,读几天书就丢开手,再也读不下去了。每年只有数天燃起斗志。一年一年,终归落空。
表面看来,似乎是意志力的问题。其实,也许只是情境的问题呢?
你有没有给自己营造阅读环境?比方说,家里有没有安装书架、置办书柜,有没有足够多的书。最好有个三五百本,任何时候都方便你能找到此时此刻想读的那一本。
你有没有在自己经常活动的区域,放置喜欢的书。床上、沙发上、餐桌旁、洗手间...任何你高频出现的地方,都可以放一本书。办公室里,有没有你喜欢的书?
你有没有买一个电子阅读器,地铁里、公交上、乘飞机时,都可以拿出阅读器来读几分钟。
这些,都属于阅读环境的营造。目的是,书随处可见,随时提醒你启动阅读。你不会定了目标就抛之脑后了。
在家里,你还可以固定一个读书的位置。这个位置除了读书,尽量不做其它事情。目的是,让你一旦坐到位置上,就不做他想。
自然生发的念头和行动,只剩读书。
这是“硬环境”的营造。你还得营造“软环境”。
身边有没有一起阅读的小伙伴?可以定期参加一些线下共读活动。你还可以加入一些读书社群,找到彼此激励的同侪。
大部分时候,你我都可以通过改变情境,来改变自己。
03
效能感的提升
在做事之前,我们会预估一件事能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你所预估的概率越大,说明你对这件事的控制感越强。即,你有足够的信心,心理术语称之为“效能”。
有信心的人,或者说效能感强的人,更可能百折不挠的坚持做一件事情。
最初的效能感又来自何处?效能来源于你过去的成功经验,来源于你修炼的技艺。
比方说,你过去曾读过不少书,尽管中断了三五年,当你再去阅读的时候,过去的阅读经验,会让你比其他人效能感更强。
我在大学之前,读了数百本书,从世界名著到金庸、古龙。到读大学后,基本停止了阅读。时隔10多年重拾阅读,过去读过的一本本书,让我从打开书的那一刻起,就笃定自己可以完成一本书的阅读。
这是一个既好且坏的消息。说坏,是因为每个人的现在,都是由过去塑造而成。说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又活在未来的“过去”。你此时此刻的成功经验,会让未来的你信心大涨。
每坚持读完一本书,未来的你,就会更坚信自己拥有持续阅读的能力。
我前面提到,要用功利目的驱动,包装好周围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是为了顺利读完一本又一本的书。
此时,你的效能感已大幅提升。继续阅读,于你而言,不再是难事。
增强效能感的第二个方法,是锤炼自己在某个领域的手艺。
对阅读来说,就是我们需要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怎么提升?你要去学习科学的阅读方法。比如,提升阅读速度。阅读速度太慢,读一本书花费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时间一长,你会越来越缺乏读下去的信心。
你需要学习怎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囫囵吞枣的看完,不过是走马观花,耗费了时间,却无成果。几本之后,只能再次感叹“读书无用”,亦或“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我们还得学习怎样如何有效使用学过的知识。纸面上的知识,到实际应用,这之间可不只隔着一步。
你需要弄清楚知识的边界,明白如何把知识进行改装,以贴合具体情境...不会应用,工作生活毫无起色,对大部分人而言,读书仍属“无用之功”。
成年人,但凡觉得没那么有用,大概率便会弃之。
04
倦怠期
读书的目的、环境、能力,皆俱全了,就一定能持之以恒读下去吗?
未必。每个人都会遇到倦怠期。倦怠期的到来,可能是由于工作生活的变故所致,也可能是疲劳导致的厌倦。
既要工作,照顾家人,还要争分夺秒的腾挪出时间来读书。三五个月后,你可能会疲惫不堪,压力也超出负荷。
倦怠期,还和人的情绪、身体周期有关。
在一个时间周期内,情绪的高潮和低潮会交替进行。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生物节律”。
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个周期是28天。你会在前12天里,处于情绪的高峰值。在此期间,你会满怀热情,精力旺盛。
接下来,会进入2-3天的“临界期”,情绪波动起伏,精力值也在衰减。另外剩下的时间里,情绪会进入低潮期。你会感觉自己像一部行将熄火的车,缺乏向前的动力。
怎么应对倦怠期?
在启动阅读之初,就要预料到倦怠期一定会出现。你最好对自己的情绪周期做详细的记录,深入了解自己的周期规律。
对困难的心理预期,能让你提前有所防范。在倦怠期,你不会再次生出念头,认为“我不是读书的料”。你知道,你只是在经历一个正常的周期循环。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倦怠,你都可以通过运动来解决。跑步、爬山、打球...都可以提升你的活力值。
倦怠期可能只有几天,几周,也可能长达数月。我们甚至可以把倦怠期称为“休养期”。在此期间,不需要逼迫自己非得读书不可,也不需要为此焦虑。
假如状态不算太差,可以随手翻翻之前读过的书。做不到,也可以彻底抛开。
拿出大块时间来休息、运动,陪陪家人、朋友。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目标、计划。这是一个深度反思的绝好时间段。
05
结语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读书?我不读书也可以好好的活着啊。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时间移民》中,大使和先遣队来到了600年后的世界。
在新世界,给大脑安装一个芯片,就可以拥有人类的全部知识。所花费的时间,不足一小时。
“学习”这个概念本身,成为了“一种古老的不可理解的神秘仪式”。
听起来很酷。不再需要花费时间,便可以坐享人类知识的总和。人需要做的,只是从大脑中查找、提取相应的知识。
假若有这样的芯片,你会安装吗?
先不着急给出答案。我们看看这个很酷的世界,发展到最后会呈现什么样的形态。
大使和先遣队,再次来到了1000年。此时,这个世界已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世界分为无形世界和有形世界。
无形世界,人以内存形式存在。想象即现实。人可以创造一个王国、甚或一个宇宙。比起拥有身体的有形世界,人更迷恋无形世界。
大使和先遣队,又来到了11000年后。
不再需要学习、不再需要在现世中创造的世界,走到1万多年后,所有的人类,都彻底消失了。一丁点的痕迹,都没有留下。
世界重启。
我们需要的,从来不只是知识本身。单有知识,并不会让世界越来越美好。
上下求索、终身探求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终极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确实是一种“神秘的仪式”。
在此过程中,我们会拥有蓬勃的活力,不息的热情。我们始终在创造的途中。
个体的生活、整个世界,一派生机。
参考资料:
1、《陌生人效应》,作者[加拿大]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中信出版社
2、《时间移民》,作者刘慈欣,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柳一一,个人微信号(liu82029088),锤炼侠社群合伙人,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开智正典书籍解读人,写作训练营讲师,重度阅读者,年阅读20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