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对人的意义,并不亚于人所追求的幸福
看了那么多正常的东西,人反而不正常了。因为他们的头脑都被“正常”的东西占据,容不下任何稍微“不正常”的东西了。他们平时接触的人,肯定都是五官端正、行为正派的人;他们的消费,也都是正常的吃吃喝喝的消费;他们所讨论的话题,当然都是充满着“正能量”的言辞和义举;所喜欢的人也都是跟他们一样满脑子里装着幸福念头的规规矩矩的人。他们如此忙碌地目的,难道不就是为了那向上的、积极的、美好而正常的生活吗?
他们被这个正常而健康的世界宠溺着。一旦接触到“不正常”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些存在于他人身上的轻微的缺点,他们就会变得暴躁不安、敏感易怒,对此横加指责,丝毫也不打算忍受它的存在。
我一向觉得,想要毁灭一个人,那就让他一直幸福下去。从幸福的温床中滋养出来的人不是无知就是傲慢。所以,伟大的作家从来不会是从幸福的象牙塔中走出来的,他们即使没有经历过苦难,但至少也能感知到苦难。
艾米丽·勃朗特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作家。对于她的《呼啸山庄》,你不需要去理解,只需要调动感官去感受便足矣。在这本书中,你能很轻易地读出其中“自然”的力量。很多人都忽视了这种力量,因为他们通常认为风和日丽、惠风和畅才是自然的本来面目。那是由于见惯了和风细雨的日子而忘掉了大自然的另一面——那可以是狂风、是暴雨、是闪电和霹雳,也可以是惊涛骇浪、是火山和海啸。它既壮观又美丽,然而人们在真正面对它时,总认为这是恐怖和反常的。
对人类来说,我们太喜欢相对的概念了。是的,跟《简爱》相比,《呼啸山庄》无疑就是那个不正常的“另类”。艾米丽与夏洛蒂(《简爱》的作者)不同的是,后者如实写出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和爱情憧憬,而艾米丽的情感和表达却凌驾于她的生活经验之上。
两者所描写的爱情就像大自然的两极——一个温煦如春风拂柳,一个狂热炽烈如火。前者追求社会的普遍认同与道德自洽,后者则是彻彻底底地将自己委身给了爱情,那种不顾一切地献身与毁灭令人惊惧。艾米丽勇敢地撕开了爱情的伪善,将那种渴望寻求与他人结合而成全双方的美好夙愿击得粉碎。
常人难以理解《呼啸山庄》,只是因为他们总是乐于看到爱情与理想之间的完美调和,他们被偶像剧式的甜蜜情节给惯坏了,而无法通过苦难去领略爱情的真谛。
在我看来,偶像剧仅仅是一种对空虚心灵的慰藉。用这种东西来解释爱情,未免太过天真可笑。偶像剧的爱情,只是一个人爱慕自己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投射,其实每个女孩爱的不是什么偶像男主,她们爱的只是那个幻梦——自己被别人所爱的幻梦。当生活原有的面目,不管是美的、琐碎的还是丑陋的(面目)都被一一揭开时,她们还会毫无计较、奋不顾身地去爱人吗?
多少人说自己被爱情欺骗,其实,那只是基于自身利益受损时所作的控词。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反而证明了无论何时,他们都摆脱不了个人得失的狭隘情结。人类这个群体太注重自我幸福,也太计较个人得失了,很多婚姻之所以失败的根本症结就在于此。
缺乏对苦难的认识,头脑中只是单方面地充满着对幸福的憧憬,也不能全盘接受关于生活的真相。也许只有苦难才能让我们狂热的心灵冷却下来,而变得理智和清醒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