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问题怎能成为学校阻挡研学的借口

文/祝芷卉

研学是一种体验式的素质教学模式,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体现了“教育+体验”的双重属性。研学推行已久,然而学校组织的研学项目大多流于形式,抛开供给端研学产品不太成熟和疫情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对于研学不太重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出行安全的担忧。

风险社会中,风险来源多变而复杂。学校要面对的不确定的安全诱因不仅来自于校园本身,还可能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孩子个人之间,其事实上分担着家庭乃至社会对于孩子的大部分监督、保护责任。事实如此,风险之无序不可预见,学校责任之大显而易见。但即使每天按部就班,都有半身不遂的风险,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呆在原地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皆知风险与收益并存,善于化解风险、勇敢收益才是智者行为,这也是学校应有导向。

在现行规范体系下,倾向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们倾注于学校的管理责任也愈发严格。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校内生活,承担的是严苛的过错责任。在实践中,过错与否并非黑白分明,损害后果与行为之间因果关系也并非一目了然。所谓充分尽到监管责任,何为“充分”并没有明确规定,穷尽责任是在立足当下视野下与时俱进的表达,而事故发生后简单指责没有穷尽的事故后视野有时会出现过分苛责的情形。不可否认,在似是而非的情况下,学校确实会承担一些“暧昧”的事实责任。这就要求学校需要与时偕行,对安全保护工作的开展变通趋时。

可现实是,为减少学生安全事件发生,也为求稳妥自保,学校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披着家长主义的外衣,企图用安全问题阻挡各种校内外活动的开展,甚至限制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来降低自己承担风险的可能性,社会实践如此,研学也是如此。就研学而言,以安全为名,学校在设计研学项目时大多偏向于就近原则,路线选择保守、简单,活动选择也往往是参观等较为轻缓的项目,不能很好兼顾探究性与创新性、娱乐性,这使得研学流于形式,实质上成为泛春秋游的延伸。

究竟学生有多不堪一击亦或是家长有多蛮不讲理,学校为何总以畸形受害者心态行之懒惰,难道只有将孩子们放在精心制作的温室中养护,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家长放心,或者说学校管理者才可以松下所谓“背负责任”的弦?诚然,风险不由人,一两个家长的关心则乱也在所难免。即使存在少数不理性的舆论,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安全为名,处处如临大敌、如履薄冰,最后干脆以回避方式应对风险,一刀切地消极履行管理职责,这是鸵鸟式的逃避不作为。我们期望的学校不是保温培养皿,仅仅生产安静听课,永远“静若处子”的呆板产品即可,丰富的课外活动本就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安全固然重要,但追求极致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完全安全为第一顺位,此乃本末倒置,是一己私利渎职的表现。

既然风险不可预见,若要破除其无序状态,便需要学校转消极为积极,不能以安全为名畏手畏脚。具体而言,面对校内外学生素质教育的拓展课程,学校应该更为大胆地迎接挑战,将“寓教于行”落到实处。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害怕、不回避,通过完善安全责任分配和重视安全教育开展的方式,让学校解绑于安全畸形导向。一方面,增加追责主体如研学基地、第三方旅行社、研学地监管部门等,或者购买保险转嫁风险,共同承担出行安全,通过事先约定破除“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困境,避免事故后出现扯皮行为或者学校承担责任过重责任。另一方面,做好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学校课外活动的丰富而有序开展,可能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更具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