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胖:完了,看方言版《山海情》我不能正常说话了

《山海情》评分挺高的,所以我两天看完了11集,刚刚准备看小说,伴随着人物对话脑海里又自动带起了西北口音,强制转变都换不过来,就算什么事都不干,金滩村那群百姓的腔调也一直在我脑子里环绕,我觉得我现在去西北都可以直接融入当地生活了。
换了几个地方台,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方言版是专供宁夏卫视和东南卫视的,而普通话版本则是供北京卫视、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的,可能也是考虑到各自观众的区域语言阅读特点吧(我瞎猜的),但我周围的人,包括我自己,可能更喜欢方言版。
另外,网上对于《山海情》中的西海固方言有质疑,认为是陕西方言,为此我还特地问了一下宁夏的朋友,朋友说真正西海固地区的人说话特别快,很难懂,而所谓的正宗宁夏话只是银川地区的官话,而且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陕西话或宁夏话之分,何况两地互有交汇,用陕西方言也有利于观众理解,所以这样安排总的来说:
没毛病。
山海情,本来叫《闽宁镇》,指的是福建援建宁夏的意思,导演孔笙很擅长拍年代戏,而且是专属地域特色的年代戏,他经典代表作就是网友神捧的据说每年都会看一遍的《父母爱情》,细节到位,年代感强,这次通过方言把《山海情》所处的年代发生的事传递给观众,我也觉得更真实一些。
在这样一个满屏地方话的氛围中,我很容易就能融入到剧情里,我觉得没有方言是木得灵魂的,何况,语言差异还能带来更多的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
比如马得福饱含地方口音的当地干部形象,除了自身人物造型特地设计出的粗糙皮肤和没有修饰过的眉毛、头发外,讲方言是收获观众的加分项(顺带夸一下,这部剧里主演配角演技都在线),而扶贫干部陈金山的一口浓郁的闽南普通话要实现跟当地群众的“跨服交流”本身就有喜感,大部分笑点都在他身上。
再切换到普通话版本时,同样的镜头,演员们照样灰头土脸满面尘沙地在戈壁滩上开荒,一开口都是普通话,违和感就上来了。
所以在这部剧里,方言能凭借独有的感染力展现出人物的豪爽淳朴,增加了观众对人物和故事的可信度与亲和力,这算是国产影视剧里一个比较好的示范吧。
其实观众对方言影视剧一直都抱有好感,比如“古早时代”的电视剧《傻儿师长》、《山城棒棒军》,还有电影《无名之辈》、《一个勺子》等,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武林外传》:
里面包含了几乎全中国所有的方言,它的方言属性就是我说的为了更好更直接的表现人物而设置的——白展堂讲东北话、佟湘玉讲陕西话、祝无双有时候会说上海话等等,都是为了直接表现人物性格。
这些例子说明方言可以通过影视剧的剧情,向观众透出一个极其强烈的地域特征,通过角色讲方言,可以知道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把这个人物瞬间“打标签”。
比如在艺术作品里(注意,并不是现实中),通常说东北话或山东话就意味着这个人比较的豪爽或者比较憨厚的那种;江浙吴语就表明这个人是一个比较“软”的人,说上海话可能就意味着这个人是比较精于算计的。
虽然按照文化部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普及要求,方言影视剧越来越少,但我认为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当时普通话推广还有待大力支持的情况下,这样的规定确实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但时至今日,地方方言纷纷快濒临消亡的时候,方言影视剧的出现一来可以让观众领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二来也能通过影视剧这个载体促进不同地区之间观众们的文化交流
因此这次《山海情》肯定开了个好头,观众反馈和网上对方言版的热情不会假,而真正做到能合理运用方言的影视剧一定会受欢迎。
顺带说一下,我对《山海情》里几个细节印象很深刻:
一、三兄弟只有一条裤子,谁有事出门就穿。

二、为了一头驴,一口水窖,和几只鸡,就把漂亮的独生女儿“卖”了。

三、地域观念强,“你外村的敢跑我村里来打人?”,但对“干部”都特别尊敬。

四、那是一个一张油饼就能撩妹的年代。
我看了一下相关资料,当地人的平均寿命在50岁到60岁之间,真正长期生活在风沙里面颊会越发黝黑,黑如煤球,红似生桃,尤其手指手背粗厚且干巴褶皱,瞧瞧左邻右舍爷爷辈的人,大抵如此……
我感觉我们国家可以好好地把这种扶贫剧当作一个文化产品做大做强,类似《山海情》的这种扶贫剧完全可以再开发一下,《山海情》是种植蘑菇,后面还有葡萄酒,之前流传过一个笑话(据说是真事),说外国间谍看《农业与军事》频道迷上养猪,间谍也不做了,回去养猪发财了……
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拍出优质的扶贫剧配套种植养殖纪录片,推广到广大的亚非拉等贫困国家,人家韩国还把爱豆当国家支柱产业大力扶持,我们这种扶贫剧不比他们有意义得多?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