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藩教授诊治胃脘痛(慢性胃炎)证治规律的研究
研究目的:徐景藩教授从医近60余年,在脾胃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胃脘痛的诊治有独到见解。本研究以徐景藩教授诊治的胃脘痛(慢性胃炎)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形成徐景藩教授诊治胃脘痛(慢性胃炎)的证治规律。 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徐景藩教授诊治的150例胃脘痛(慢性胃炎)患者的病例,每名患者均以连续四个诊次为一个观察期,观察期约为2个月,共计600诊次,将所整理的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对150名患者600诊次进行统计,
结果:1.胃脘痛主要证型分布,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虚气滞型,肝胃不和型和胃阴不足型:胃脘痛兼挟证型的分布,出现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湿阻证,食滞证,血瘀证和胃寒证。2.初诊时的主要证型在以后诊次中大部分仍为初诊时的证型,有部分转化为其他证型。中虚气滞型转化成其他证型的比例最少,胃阴不足型次之,肝胃不和型转化成其他证型的比例最大。
3.胃脘痛的基本方为:白芍、炙甘草、鸡内金、佛手、麦芽、茯苓、陈皮、建曲。
4.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证型分布及兼挟证型分布与胃脘痛一致。5.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方和胃脘痛相同。6.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证型分布,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胃阴不足型,中虚气滞型和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兼挟证型分布与胃脘痛一致。
7.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方为:白芍、炙甘草、鸡内金、佛手、麦芽、茯苓、建曲。
8.青年人患者主要证型分布,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胃不和型,中虚气滞型和胃阴不足型;青年人患者兼挟证型的分布与胃脘痛一致。9.青年人患者的基本方和胃脘痛相同。10.中年人患者主要证型分布与胃脘痛一致;中年人患者的兼挟证型分布,出现频次由高至低的顺序为食滞证,湿阻证,血瘀证和胃寒证。11.中年人患者的基本方和胃脘痛相同。12.老年人患者主要证型分布,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虚气滞型,胃阴不足型和肝胃不和型;老年人患者兼挟证型的分布,出现频次由高至低的顺序为湿阻证,血瘀证,胃寒证,食滞证。
13.老年人患者的基本方为:白芍、炙甘草、鸡内金、佛手、茯苓、建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