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炫技的一首诗,4句仅28个字,却连用5个地名,一般人不敢写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 ◆

内容来源 | 李白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老师早期作品,李白自小入蜀,24岁开始游历四川,然后离蜀,开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生活,对于李白来说,20年的生活让他对四川产生了深深的家乡之情,如今即将离开家乡,看到天上那一轮明月,于是,他把对家乡的眷念,都寄托在了峨眉山月之上。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诗题《峨眉山月歌》,起句就来,前四个字直接落在“峨眉山月”上,但这句是最绝的是最后这个“秋”字。你真是不知道诗仙的脑回路是怎样的,竟然能用“秋”来描绘峨眉山上升起的半轮明月,而恰巧是这个“秋”字,把整个这句诗所描绘的景致突显出来了:风清月明、山暗天高。仔细想一下,秋夜的山月还真就是这个样子的,什么叫意境啊,李白老师作出了教科书式的回答。

影入平羌江水流:这一句也非常妙,同样妙在最后一个字:“流”,峨眉山月倒映在平羌江里,江水当然是滔滔不绝地流淌着,但李白告诉你,不只是江水在流,水里的月影也跟着在流淌一样。他用自己的主观感受,月映江水这一幕写神了,杜甫有诗云“月涌大江流”和这句异曲同工,不愧是盛唐双子星。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句是仰望天空,是静态之美,第二句是俯视江月,是动态之美,这一静一动,半轮秋月、平羌江流,我找不到语言来表达,只能说迷人,迷人!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两句是说自己在这迷人的夜色中踏上旅途,只有“夜发”才能看到如此迷人的秋夜美景。而“思君不见”是什么呢,李白没有写“思君”具体是什么,但你能感受到,这是他对迷人美景的留恋,也是他对家乡的留恋,也是对家乡友人的留恋,越是想到即将离开,就越对这一切充满留恋,而这份留恋,必然会伴随他的整个旅途,甚至整个人生。

这可不是我胡说,李白对峨眉山月的爱,真的贯穿了他的一生,晚年还作诗《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李白这首《峨眉山月歌》是妥妥的炫技之作,对于普通的诗人来说,在仅仅28字的七绝诗中,用人名、地名、数字都是非常小心翼翼的,而李白通过他的仙才,轻描淡写地就把5个地名“塞进”了28字中,塞得之巧妙,毫无堆砌之感,反而让人觉得明快自然,不光饱含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还把行程路线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后世学者要考古李白生平,这还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材料。历史上另一个这样炫技的是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2句诗4个地名,还是那句话,不愧是盛唐双子星!

李白爱月,诗中时常有月亮,小朋友的唐诗启蒙,都少不了李白笔下的“月”,他在后来的生活中,在仕途上,遇到的苦闷都会寄托给明月,至今有李白醉后捞月而死的传说,想必以李白对月亮的爱,后人为他安排一个如此浪漫的结局,诗仙回归仙位之后,也会笑得很开心吧。

————  / END /  ————

推荐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