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写了一首诗,苏轼“拙劣”模仿,却遭批评一点也不像!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 ◆ ◆

内容来源 | 韦应物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韦应物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我们对这位老先生熟知,大多是因为那首著名的课本诗《滁州西涧》,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虽然韦应物这首诗最出名,却并非他最好的诗,韦应物的拿手绝活是五言诗,连苏轼都是他的小迷弟,苏轼曾作诗夸道:“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说白居易长篇短篇都能写,各种不同体裁也是信手拈来,但我却独爱韦应物的五言诗。五言诗重情韵、七言诗重声调,可见韦应物是一个非常感性的诗人,就如那句风靡网络一时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其原句就出自韦应物诗。

《简卢陟(zhì)》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这首诗在流行时已经被网友分析的很透彻了,我们今天说另外一首五言诗,其中有句也可看做是“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的初代版本,因为这首诗创作时间可能更早一些。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全椒是滁州的一个地名,郡斋是韦应物做滁州刺史时居住的地方,这天又是寒风冷雨的一天,我突然想起了“山中客”,他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每天在山涧中捡柴,“归来煮白石”,“煮白石”是《神仙传》中的一个典故,说有一个道士住在白石山中,每天煮白石为粮,因而人称“白石先生”。

韦应物在此用这个典故,当然山中客不一定是真的煮白石,但肯定是在做炼丹、服五石散一类的修行,唐朝本就流行修道,连杨贵妃都曾经当过女道士,这位山中客本就是道士,做这些事倒也不足为奇。

前面四句诗忆念道士,同时突出了道士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韦应物想到这里,就发出感叹说:“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这两句就可以看做是“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的初代版本了。

我想要带着一瓢酒去拜访你,让你在风雨之夜可以得到一丝慰藉,可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风雨中的山上满是落叶,人迹难寻,你又在山中何处呢?诗题作“寄诗”,这两句就点出了寄诗的原因,我不知道去哪儿找你,所以只好作一首诗来表达我的思念了。

贾岛有《寻隐者不遇》一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和韦应物这首诗的意境是不是非常接近?

这首诗的感情非常真挚,首句以“冷”起“念”,因为寒冷,所以想到了朋友,然后层层递进,思念朋友,所以想象他的生活,因为他的清贫,所以想要去拜访慰问,因为“落叶满空山”找不到人,所以寄诗。

作为小迷弟的苏东坡,还曾经模仿此诗最后两句,作“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句,然而就算你是苏东坡,至少在这两句诗的意境上,也确实不能和韦应物相比,历代诗人都评价说韦应物这首诗是“语语神境”,后人如果要唱和,就显得拙劣了,并不是因为苏东坡的才华不够,而是因为,绝唱就是绝唱,本就不应该唱和,所以“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

可怜的苏东坡,千古以来受人追捧,却没想到在这里栽了跟头,难怪他“却爱韦郎五字诗”,确实比不过啊!

————  / END /  ————

推荐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