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舌苔辨体质,看舌苔看病,九种体质九种调理方法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

不同的体质,有着不同的养生方法

中医有9种体质之分

你知道自己是哪种体质吗?

你知道怎样食疗调理最适合自己吗?

一起拿起镜子,对照辨别自己的体质吧!

何为体质?
体质,是群体及其个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影响两者的相互协同作用下在生命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用于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
能一口气念完上面这句话的
说明你的肺活量绝对没问题!
人分九种体质
目前最权威的中医基本体质分型共分9种包括1种平和体质和8种偏颇体质
不同体质的人,饮食、进补均有不同的方法
根据舌苔辨识体质
1
 平和质
舌苔症状:舌淡红,苔薄白
点评:干净漂亮的舌苔,有这样的舌苔,说明身体很健康哦。
2
气虚质
舌苔症状:舌色淡红、舌体胖大、嫩边有齿痕
点评:比起平和质,气虚质的舌苔颜色就淡了很多,舌体还肥大,这种人经常感觉气短、疲乏没力气,不爱说话,还容易感冒。
3
阳虚质
舌苔症状:舌色淡、舌体胖大、嫩边有齿痕、舌苔润
点评:这种舌苔看起来水汪汪,是有寒湿的表现。很多人以为这是湿热的体质,单纯吃薏米、红豆祛湿利水,效果是不好的。
这种体质最主要的原因是元气不够。“不是体内水太多,而是泵的动力不够。”现在广东人中阳虚和气虚的比例是排在前两位的,并非湿热体质哦。
4
阴虚质
舌苔症状:舌红、少津、少苔
点评:在她临床遇到的大部分病人中,绝对的阴虚体质已经非常少见,很多时候是合并气阴不足,如果单纯吃滋阴药时间长了,肠胃会不好,这种情况最好不要自己乱调,一定要找专家进行调理。
5
痰湿质
舌苔症状:舌体胖大、舌苔白腻
点评:这舌苔也是没shui了、还有比这更“脏”的舌苔呢,为大家考虑,就不上图了。
痰湿质又分为偏虚和偏热类型。一般年纪大的痰湿质,偏虚比较多。
如何区分痰湿是偏虚还是偏热呢?
假如这种舌苔加上经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结不通畅、精力又很旺盛,讲话声音很大,则多属于痰湿偏热;
假如面色暗淡、人偏肥胖、动辄大汗淋漓、大便又偏烂,这种就多属于痰湿偏虚类型。
6
湿热质
舌苔症状:舌质偏红、舌苔黄腻
点评:现在湿热体质的已经比较少。经常在户外工作的人、马路清洁工人、蔬菜种植农民等,湿热质比较多,对于经常坐在办公室上班的白领来说,这种体质很少。
7
血瘀质
舌苔症状: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
点评:长期喝冷饮或年长的人士,血瘀质偏多。
轻人不要以为血瘀质是老年人专有,长期喝冷饮、长期熬夜、长期失眠的人,容易因寒致淤,这种体质一定要找医生调理,否则时间一长,易患重疾。
8
气郁质
舌苔症状:舌淡红或偏暗、苔薄白或偏干、白腻
点评:没错,林黛玉可能就是这种舌苔。如果是年轻女孩子有这种舌苔,容易有乳房不舒服、痛经、头疼、动不动易哭等表现。
9
特禀质
舌苔症状:形式多样,可见深大裂纹、花剥苔
点评:这类人通常比较容易过敏。有的人大病之后、或吃了很多西药也很容易有这种舌苔。
九种体质的食疗调养方法
1、平和质——维持平衡
食疗状元:生姜。生姜是一种发散性食物,可以达到沟通表里的作用,建议每天清晨喝1 杯红枣姜茶。
2、气虚质——益气健脾
食疗状元:红薯。红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有补益气力的功效。最好的食用方法是蒸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加点花样,例如芝士焗红薯。
3、阳虚质——温补气血
食疗状元:羊肉。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中医认为可以补肾壮阳、暖中祛寒,阳虚的人可以每周喝一次羊肉豆腐汤。
4、阴虚质——滋补肾阴
食疗状元:甲鱼。甲鱼可以壮阳气,补益阴虚,可以做枸杞沙苑甲鱼汤,每月喝两次。
5、血瘀质——活血化瘀
食疗状元:山楂;山楂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经常吃一些用山楂做的小零食,例如山楂梨丝。
6、痰湿质——平衡脾胃
食疗状元:白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痰湿体质的人可以经常做萝卜丝饼,当作主食食用。
7、湿热质——排除湿热
食疗状元:薏仁。《本草纲目》上说:“薏仁健脾,益胃,清热,祛湿”,湿热体质的人可以做薏仁芝麻汤,每晚临睡前饮用。
8、气郁质——醒神解郁
食疗状元:驴肉。《日华子本草》中指出:“驴肉,解心烦,止风狂!”是改善气郁质的佳品,可以每周吃次豆豉驴肉。
9、特禀质——益气固表
食疗状元:蜂蜜。蜂蜜能益气固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可以制作蜂蜜核桃肉,作为日常零食食用。
特别提醒
如果一个人的舌苔本来很干净,突然出现变厚等变化,说明内脏的消化功能、循环功能出现了一些疾病的萌芽,最好及时找医生咨询。
另外,体质有时候并非单一的,往往一个人兼杂多种体质,相当复杂,因此辨识体质最好找专业的医生帮忙,对症下药。
厚德医学堂简介:
厚德医学堂旗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和民间祖传中医组成的一家医学机构,其中鼻炎、脾胃病、失眠、抑郁、糖尿病、妇科、针灸等专科技术均是历经数代人传承,技术成熟,效果好,对于一些重大疾病善于针灸和中药并治,疗效非常明显,大幅度提高治愈率。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