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广训、吴融:嘉陵江畔画《红岩》(节选)

·11.27.特刊·

嘉陵江畔画《红岩》(节选)

口述/ 宋广训  文字整理/ 吴融

我为什么选择以“小萝卜头”为创作题材?这可能与我的性格和疼爱孩子的心境有关。当时我已做父亲,很爱我的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们。当我读到《红岩》小说对“小萝卜头”的描写时,我的心被深深刺痛:无辜的孩子被残酷地剥夺了自由,剥夺了阳光,剥夺了童年的欢乐和学校的生活。他,可怜地被禁锢在黑暗的牢狱里……
我决定要表现和刻画出孩子向往光明的内心世界。为创作这幅作品,我曾在红岩村徘徊,在白公馆、渣滓洞的牢狱里驻足良久。在那样的环境中,我仿佛看见在阴森恐怖、不见天日的牢房铁窗下,“小萝卜头”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他没有同龄伙伴,只有寂寞、孤独。有一天,他发现一只小虫,“小萝卜头”把它视为来亲近自己的小同伴,他将其捉住放在小盒里陪伴自己。聪明的“小萝卜头”发现伴友在小盒里挣扎,它不快乐、不自在啊!他意识到小生命和自己一样都向往自由、向往光明,他急忙打开小盒,尽力伸出细瘦的放飞的手,心在呼唤“飞吧,你飞呀”。

《飞吧,你飞呀!》作者:宋广训

“小萝卜头”放飞小虫是一个很典型的情节,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创作插图时,我对这个关键地方进行了处理。小说中本来写的是“长着翠绿翅膀的小虫”,我“自作主张”将“小虫”画成了“大蝴蝶”,这样的改变可以使绘画语言更强烈有力,更完美体现小说的主题。
同时,我摒弃了主人公周围的环境,没有画牢狱铁门铁窗,重点刻画孩子直接从黑暗的背影中,伸出瘦瘦的小手放飞蝴蝶。他那大大的额头、忧郁的眼睛,表达着他无声的渴望。整个画面去掉边框界限,更突出蝴蝶突破黑暗,飞向光明,飞向蓝天,飞向自由。
“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照片。宋振亚代表弟弟签名,送给宋广训
小说《红岩》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后,电影《烈火中的永生》摄制组的导演水华带着一行人,从北京专程来重庆采访我们,了解创作插图的经过,并就书中人物的理解、塑造和我们进行细致的切磋和探讨。
电影《烈火中的永生》选“小萝卜头”的扮演者,选的是眼睛大而亮、体形纤弱的小演员方舒,就是参考了《红岩》插图“小萝卜头”的形象。江姐、许云峰、成岗等人物形象,都是参考了《红岩》插图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后陆续出现的歌剧、电视剧、油画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也是依据了《红岩》插图的形象来塑造人物的。
一天,大家正在食堂吃饭,罗广斌又提出要求说:“干脆,你们把封面一起包了吧!”本来小说封面创作是出版社的事,但小说作者既然已提出了要求,美协领导二话没说就欣然同意了。
这个任务交给谁来完成呢?说来议去,最后李少言说:“小宋,你来画吧!”平时我虽然对设计有兴趣,但没有学过平面设计、书籍装帧,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我只说了一个字:“好!”这时,离交稿的时间已经非常非常近了。

《红岩》封面作者:宋广训

罗广斌和李少言商量,给封面创作定下一个基调:不画人物,用概括性的手法表现烈士们视死如归、迎接解放的主题。
领导定了一个基调,使我的思路有了大的方向性,但同时也有了局限性。我开始构思,整个心思进入到小说和人物的精神世界里。《红岩》的书名,是时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任白戈亲自确定的。书名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始终扣住“红岩”两个字去思考探索:作品必须简洁、凝练、厚重。
经过反复推敲,我决定采用岩石、苍松、天空这三个元素来构成画面:巍巍岩石、傲然青松拔地而起,顶天屹立,似天地间一座雄伟的纪念碑;背景是黎明的天际,长天流云,荡气回肠。在色彩的运用上,我选用了红、黑、明黄三个颜色:红色代表烈士们的革命精神,黑色寓意勇敢坚强,明黄色是美好希望的象征。
作品完成后,画面的前景是岩石,苍松呈纵势自下而上挺立,背景的天空和云彩呈横势从左至右展开。天就要亮了!曙光映红了天空,映红了山河,烈士们为革命、为真理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与天地长存!
我平常写字喜欢临习魏碑。魏碑端庄浑厚,和《红岩》这部书的风格协调。封面上“红岩”两个标题字,就是我从魏碑中集的。
小说《红岩》封面受到好评,我感到很欣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