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胡晓斌||从童年的记忆出发 2024-07-29 07:16:56 从童年的记忆出发文/胡晓斌故乡的食物 朝笏板子 名字起得很高贵,其实就是烧饼——长方形的烧饼。极脆、喷香。一个废汽油桶改成的烤炉、一张五合板支起案板,就是全部家当。刚出炉的烧饼,热、脆、香,一嘴咬下去,连唾沫都没尝到,就直接下肚。炕烧饼的是夫妻俩——从配合的默契程度看,应该是夫妻俩——并不是县城的人,也许是北方人来此谋生的?不知道,也没人说。只知道放了学,赶紧去排队,要不然,买不到。一毛钱一块,现在,还有吗?董 糖一直不知道,这种甜而不腻的食物怎么会叫这个名字?我以为是墩糖。一块块的四方形的小块,很敦实的样子。糯米粉炒熟后,淋上饴糖,隔成一个个方形框子,撒上黑芝麻,糯、香、甜、软。包装很简陋,两层纸而已。后来,包装精致了,看着上面印的字,我才知道,原来叫“董糖”。董糖有点像如今在各个旅游景点都看到的龙须酥,不过龙须酥味道差远了。龙须酥不过是徒有外表,董糖的甜才叫甜、香才叫香。不过为什么叫董糖?是姓董的发明的吗?也许有什么故事在里面?小 炸糖水和面、醒发,发面擀薄,撒上芝麻,切成一个个菱形的面皮,下热油锅,炸至泡开,漏勺捞出、晾凉。甜、香、酥脆。装入白铁桶——那可是童年的百宝箱——桶口一定要密封好,这是一整年的零嘴儿。每年春节前,母亲在大锅里用热油炸圆子,就手擀些面皮,小炸就有了。干 丝干丝是小城早茶的名片。从大酒楼到小饭馆,每家饭店都有,味道各有不同,相同的是都很好吃。小城标准的早茶是:一碟干丝、小笼包子,再配一壶新沏的绿茶。干丝是拌成的,不是煮干丝。干丝煮过后,变得软绵绵的,没嚼劲,据说还是扬州菜的经典,吓,那他是没尝过我们的拌干丝。干丝用的豆腐干子就是当地的香干,比茶干压得还密实。斜刀片薄,将薄片叠在一起,再立刀切细,如发丝。一层层地码放在碟子里,堆成圆锥形,开水从上浇下,泌干水。淋入酱油、嫩黄的生姜丝、鲜红的辣椒丝、青绿的香菜,最后浇上麻油。这一大碟干丝和泡得正浓绿茶热乎乎地吃下去,早晨就被唤醒了。鸡粒果子鸡粒果子是地方俗称,其实就是鸡头米,学名叫“芡实”。这是一种水生植物,漂浮的生长在水面上,叶子与菱角类似。剥开形状如鸡头的芡实外壳,里面是一粒粒青圆的果实,和石榴米一般大小。煮熟后,变成黑圆黑圆的。这就是鸡粒果子。晚上,在攀桂街边昏黄的路灯下,有老奶奶蹲守在哪里,守着个草捂子,里面是一个盛满鸡粒果子的大搪瓷脸盆。鸡粒果子是用酒盅做量具,一酒盅一酒盅舀着卖。磕开后,是白生生的果仁,微甜而清香。小时候,有时淘气,比我大一岁的姐姐哄我带我去街上买鸡粒果子——现在,我都人到中年了。焦 面焦面的焦不是焦黑的焦。是将面粉(米粉也行)大锅翻炒,等颜色呈微微的黄色时,就炒熟了。然后拌上白糖、熟芝麻,就可以食用。父母下班晚,放学回来后,先从瓷坛子里挖一大勺,垫垫饥。吃焦面应该干吃,尤忌说话——一张口,干干的焦面,喷得到处都是。因此,故乡的俗语里“吃焦面打喷嚏”成了嘲讽别人不会享受的代名词。花生酥以前,花生酥是只有到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不像现在,有专门的作坊,随时可以买到。花生酥的关键在酥。花生米炒熟,搓去衣,拌上已经翻炒得粘稠的糖稀,趁热整块的放入对窝里捶碎,再趁热切成一块一块糖块。花生酥制作的关键是力度要大、动作要快。等糖稀变冷就捶碎,这就可以捶出一层层的效果来。现在林头花生酥也成为了地方特色。膀 爪膀爪是指鸭翅膀、鸭爪子。当地的售卖卤菜有这么个卖法。将鸭子的翅膀、爪子加上内脏——肠、肝、胗等切成一大碗,浇上自家独家配置的卤汁——各家卤菜的味道不同就在此——就可以成为下饭的好菜。按说这些都是边角料,似乎不太受待见,可渐渐地,那种越嚼越香的感觉让大家对膀爪越发青睐了。工厂子弟 1958年“大跃进”,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建设工厂的热潮。含山县农机厂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我的父母都是这家工厂的职工,我是典型的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不折不扣的工厂子弟。1968年8月25日《红旗》杂志和1968年8月26日《人民日报》,都发表了“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领袖宣言。在《人民日报》1968年9月10日上,周恩来总理又明确加以转述。多么激动人心的誓言!那个时代,当一名工人真是无上光荣。那时的工人阶级真是风光无限。父母住在县城最高学府——含山中学的教职工宿舍,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后来,厂里盖好了宿舍,我还睡在摇篮里抬进了宿舍。我在这里一直度过我的童年、青少年时代。工厂宿舍是一排排连体平房,总共是五排。每排平房的山墙两头都有一个用白石灰写的字——大大的标准的老宋体,从南到北,连起来就是这么一句当时非常流行的标语——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我们家就住在“庆”字这一排。那时房子是根据家庭人口分的,甚至连书桌、床这些家具上也订着红色的长方形铭牌——完全是配给制的。我们家有两间正房和一间小批厦。后来,父亲又将小披厦拆掉,腾出个小院子,后面又盖了间平房——关于父亲盖房的种种,可以另外写篇文章交代。那时,家家都连在一起,母亲对我们几个孩子要求很严,吃饭时不要到人家串门,尤其忌讳端个碗到处跑。可我们家要是蒸了肉包子、包了菜肉饺子什么的,母亲往往又打发我给左右隔壁邻居们送点。父母上班都很忙,虽然车间与宿舍只隔堵围墙,可工厂毕竟有工厂的纪律。哥哥姐姐上中学,放学迟,我上五年级,放学早,可以帮着母亲煮饭——那时,我也不过十来岁。煮饭是大灶,要烧柴草。母亲在早晨上班前,会将米淘洗好,倒进大锅里,然后在锅内沿上粘粒米,叮嘱我水要加到米的位置。放学后,我一路飞奔回家——小小年纪的我要承担一家人午饭的重任呢。烧柴草,先点着几张纸片,再将绕好的草疙瘩引着,架上木柴,红艳艳的火舌舔着漆黑的锅底,很快就看见锅盖被嘟嘟的沸腾的米汤顶起来。母亲在车间就能看见烟囱上冒出缕缕炊烟,厂里的同事都会说:“你家三子在烧饭了。”——真有点烽火台传递信息的味道呢。工厂子弟的一大好处是可以非常方便的得到一些稀罕的玩具。比如,铁丝手枪,装上火药可以发出清脆的声响和浓重的硝烟。削铅笔的小刀,更是随手就来。随便找一根废钢锯条,在砂轮上来回荡几下,就是把锋利好用的小刀。还有人字形的铁砂子,可以成为打麻雀的子弹,是弹弓的绝配。最吸引人的玩具是木头手枪。大舅在厂里的木模车间,找块边角料,描出样子,用线锯很快就可以锯成一把木头手枪。枪把底部拧上小铁环,缠上红布,绝对是李向阳的不二人选。家里临时来客人,可以到厂里食堂炒几个菜,比外面饭店里的绝对实惠。热水,能到食堂的大灶上装,冬天有免费的澡堂子、夏天能吃到冰棒,还可以去厂里的理发室剃头……真是辉煌的80年代!工厂子弟走到哪,都一股雄赳赳气昂昂的气概。我记得70年代末吧,厂里突然来了一批大城市的知识分子。有一位姓王的阿姨,是北京一所大学的教师,戴着酒瓶底厚的眼镜。一次,王阿姨在厂大门口的墙报栏里贴墙报,我看她蹲在地上从脸盆里舀糨糊刷,我悄悄地走到她身后,恶作剧般地将她搬倒在地,引来王阿姨的笑骂:“胡师傅,你家小儿子最坏!”80年代末期,厂里的辉煌不再。先是福利越来越少,后来连发工资都困难了,我们几个孩子也都在十八九岁的年龄。为了减轻负担,勤劳的父母和厂里其他职工一样,在厂里围墙边的空地上开荒种菜,开始养起鸡鸭。下了班,脱下油腻的工作服,父母又挑起了水桶,在工人与农民的角色中转变着。进入九十年代,工厂更是一天天萧条起来,终于走到了破产的境地。如今,一栋栋整齐的商品房在原来工厂的位置长了起来。含山县农机厂终于彻底地与“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誓言一起消失了。油渍的工装、纱布手套、印着大红奖字的洗脸盆……还有轰鸣的机器声,旋转的车刀,高高的行车……却深深地沉淀在记忆里。我永远忘不了,我,是工厂子弟。理 发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老家也是一样的习俗。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另外由于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很多人正月里都不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理发又叫剃头,给我留下的记忆是温馨中充满了痛苦。现在想想都有些怕。至少得有半个小时在凳子上不动,而且任冰冷而锋利的剃刀在后脑勺处“噌噌”的一个劲地刮,任手动的理发推子在脑袋上犁开一道道沟,并且这推子往往还缺几根齿,齿中往往还会夹住几根黑亮的头发,随着手劲,拔草一般从脑袋上薅去,头发根还带着颤巍巍的肉珠儿……所以,我特别害怕理发。然而,犟不过母亲的决心。“去把头发剃了,再不剃,都要长虱子了!”于是,万般无奈中,向理发店走去。百货大楼对面就有一家,这是小城中最高大上的国营理发店。明晃晃的大镜子、可升降的高靠背转椅、水磨石地面,头顶上是悠闲转动的吊扇。排队买了“飞子”,候着。“三号。”父亲把我领到理发师面前。接过“飞子”,看也不看,顺手撂进挂在镜子旁的竹筒里。发型?不需要说的。“麻烦师傅剃短点。”“小平头?”“小平头!”于是,随着荡刀布上噌噌的声音,剃刀来了;咯吱咯吱,推子来了……头顶是“嗡嗡”的吊扇声。我最担心的是剃刀在后脑勺的凹进处停留,老是害怕头皮剃破。然而,每次担心都是多余。解下围裙,抄起块大海绵刷刷碎头发碴。再搬过脑袋,端详下,修两剪刀——好了。剃完了头,父亲会在我的脑门上拍三下——剃头打三巴,不害秃子不害疤。别说,至今我的脑袋从来没生过类似毛病,甚至大夏天连痱子也不生,莫非真与此有关?呵呵 。去这样高大上的理发店基本上是一年一次,估计还是费用问题。况且我也真不愿去。平时我喜欢的是去厂里的理发室。那真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都是家门口一起长大的玩伴,共同语言很多。而且,这里还有杂志看,剃头的是个潇洒的年轻人,喜欢说笑。这里倒是好玩,不过,我不大喜欢他的手艺,他只会剃一种发型——俗称“马桶盖”。后来,突然地,理发室就没了。听说这个剃头匠是“合同工”,厂里经济效益不好,理发室自然就关门了。我一个同学的父亲——张叔叔,曾在部队上学会了理发。退伍时,带来了整套的理发工具。张叔叔平时给他儿子理发,也很乐意顺下手,帮我理发。不过毕竟不是理发店,条件简陋,主要是凳子就在他家大门,门前就是大马路,人来人往的,围着围裙,我总觉得好跌相——十几岁的孩子,小小的虚荣心也有了。听说,同学现在早已离开小城了。真是想念。现在,理发倒是方便了,走进小区的理发店,却要带一瓶“五贝子”了。作者简介:胡晓斌,记者,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业余写作,散文、小说散见于《羊城晚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全国各报刊。多篇作品入选作品集。 赞 (0) 相关推荐 汕头的老剃头铺~新华美发厅(大新理发店) 大新理发店 "光阴似箭催人老,岁月如梭趱少年."--近来愈感此话不假.如今照镜,面对着的是一个头发稀疏.头顶微亮的中年人,不禁感慨青春不再.想当年,我也曾有一头浓密黑发,也曾赶时髦 ... 郭西明丨理发(散文) 今年春天有幸随界首市作家协会采风团到东城参加"喜看东城新变化"采风活动,一路走,一路看,大家被东城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高楼,花园式的村庄,万亩森林公园让大家流连忘 ... “绳金塔三小只”的坚守:在这家40余年的老式理发店,剃头最熨帖! 中国人酷爱用"三"这个数字构建世界观,桃园三结义.三打白骨精...三生万物,3可以是具体的数字,也可以代表无限.有着孕育无穷的可能.也有很多精彩纷呈的剧情也都是围绕三个人展开. 在 ... 电工可以包厂里的维修吗? 简单回复几句: 1.小微工厂,完全可以包,很多电工实际就在做.尤其在小城市,这些工厂或者作坊本身活不多,养个专职电工没必要,每周你做好检查,能随叫随到,平时大家关系融洽,又不用给你上保险. 2.中大型 ... 【阅读悦读丨散文】黄东速《工厂》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黄东速 [作者简介]黄东速,江油作家协会成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听从内心的召唤,在文字的花园里朝花夕拾,煮字疗饥,自娱自乐,把写诗作文作为生活的一 ... 高清厂矿子弟记忆:子校、家属区和依山傍水的三维生活 这是去年的最后一天写的一篇文章,为的是给一个深圳的厂矿子弟小伙伴交作业,哈.本来,这种太个人的东西,是不太适合在公众号上发的,但想想,应该还是对一些70后和80后会产生共鸣的,是符合童话往事的调性的, ... 二月二龙抬头:为何正月里不能剃头 友情提示:本文1033字,阅读约需5分钟 二月二龙抬头:为何正月里不能剃头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店生意忙得要死,来理发的人量是平时的好多倍.主要因为人们在正月是不剪头的,有一句让舅舅们心惊胆 ... 散文||趣话理发 趣话理发 小时候理发,记得常常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理发匠老头儿挑着个剃头挑子,游街串巷地为人们服务.他的剃头挑子,一头是一个凳子外型的柜子,凳面以下有三层抽屉,放一些剃头刀等必备的工具; 另一头是火炉上坐 ... 白玉稳 / 白先生的理发故事 白先生的理发故事 文丨白玉稳 晚上回家,小妹子来了,给老人理发焗油,准备过一个好年.我说,是不是也得焗焗油,让自己清爽一下,改头换面?小妹说可以,看着镜子里凌乱的杂毛,必须出去捣治一下,归顺截短.没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马吉明||最后的乡愁 最后的乡愁 文/马吉明 在台湾的大舅返乡探亲之前,老家的很多亲戚都不知道他的存在,除了外祖母!四十年的音信隔绝,演绎了真实版的人间悲喜剧.好在外祖母有四个儿子,多年来,他们早已忘掉这位家庭的长子,都认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小草||风雨洄溜集 风雨洄溜集 文/小草 颍河自西朝东即蒋楼魏沟一转,至卢桥沟口到赵埠口形成漩涡,古代称之为洄流涡,先民逐水而居,洄溜涡南岸渐成一个古老而悠久的集镇,被称为洄溜集,距安徽省阜阳市城东南17公里,北隔沙颍河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程磊磊||洄溜怀古 洄溜怀古 文/程磊磊 一个古老而饱经风霜的小镇,一个因水而流传着动人传说的小镇,一个有着历史积淀而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小镇,在这个浓情的七月像一幅用墨线勾勒的画卷在我眼前铺展开来-- 走进古镇,仿佛走进了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孟凡民||故乡的粥 故乡的粥 文/孟凡民 粥--在我的家乡那一带不叫粥. 早餐喝的粥--叫喝饭:老少爷们大清早在当街见了面,第一句话就会问:"爷们吃了不?喝哩啥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张兵兵||说不尽的三十里铺洄溜集 说不尽的三十里铺洄溜集 文\张兵兵 如果让我说三十里铺洄溜集可以说总是有说不完的情,道不完的话,这片热土令我魂牵梦绕,走到哪都挂念,走到哪都怀念惦记.一个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一个让我一生怎么说也说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刘俊海||弹指间的往事 弹指间的往事 文/刘俊海 2020年退休后,我定居合肥.今年六月,妻子要参加党庆100周年活动,我们回到阜阳的家中住了一个月. 熟悉的环境,宽敞的街道两旁耸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这是我生活了39年的地方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木鱼||琥珀让我等一等 琥珀让我等一等 文/木鱼 是在时光微倦的时候,有人忽然想起了你!尘埃落处,古卷倒展,你蜷卧在唐宋的册页里,似乎有些不近时宜.翻开颍水的户籍簿,那里烙下一个沉沉睡去的足迹--洄溜集,那是传说里天子赐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李广大||洄溜的街头,青春与古老的美丽邂逅 洄溜的街头,青春与古老的美丽邂逅 文/木子庆 说起洄溜,我在儿时就不陌生,小时候就常常听爷爷和我说他曾经在洄溜工作过的经历,掐指一算,应该是1956年左右洄溜设镇时的那一段光景.2002年的春节前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时培余||老街三叠 老街三叠 文/时培余 常常做一个梦,在那梦里头我穿过萝卜街里一个狭长的巷子,从一面矮墙一翻,就到了下街.醒了就一直纳闷,两条街隔着好几重院落,怎么就能一下子就穿越了呢?却十分真实,街上干货铺子清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