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医对治疗抑郁症有什么重大突破?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属于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常表现为没有应急事件和刺激因素就可发生的长期抑郁状态,丧失与社会接触的兴趣,影响了基本功能以及保持快乐感和生活乐趣的能力。

抑郁症患者,还经常伴随身体不适(比如变瘦或变胖)以及睡眠障碍。

中医,虽然没有抑郁症这个疾病的名称,但依据西医学有关抑郁症的定义和临床表现,不难发现古今中医古籍中记载的“郁证”、“脏燥”、“癫证”、“奔豚气”和“梅核气”等症候有很多相同之处。

中医治疗抑郁症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针对轻、中度抑郁,积累了丰富经验。


抑郁症的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对于抑郁症的研究较早,在中医学中将其归为情志类疾病,属于“郁症”范畴,散见于“百合病”、“脏燥”、“梅核气”、“癫证”等疾病中,诊断散见于各代中医家的经验中,没有统一和系统的标准。

从1991年的昆明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委员会发布了修订版的情感性(心境)障碍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才逐步规范化,并逐渐抛弃了原先的“郁症”、“郁病”,采用了比较流行的国内和国际标准。

所以,现在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基本采用的是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或者《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或者《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还存在两个版本或三个版本杂合使用的现象。


抑郁症,中医上都分哪些类型?

抑郁症的中医症候研究,目前的焦点还是集中在证型研究,但是也没有一个权威的或共识的统一标准。

中医将抑郁症目前分为4~10个证型,如——

肝郁脾虚型:主症:情志抑郁、胁助胀满、善太息、胃腕胀满、舌有齿痕。次症:神疲、倦怠嗜卧、乏力、舌体胖大、脉沉或细。

心脾两虚型:主症:心挣、便溏、舌质淡、苔薄白、或薄腻、腹胀、胆怯易惊。次症:纳差、神疲、失眠、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脉沉细或细。

气滞血瘀型:主症:胁肋胀或胀痛、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次症:月经不调、脉弦。

肝郁气滞型:主症:情志抑郁、胁肋胀痛、脉弦、泛酸。次症:烦躁易怒、暖气、舌质淡红、苔薄白。

心肾不交型:主症:多梦、易怒、心神不宁。次症: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或沉细。

肝郁痰阻型:主症:情志抑郁、善太息、舌苔腻、脉滑。次症:咽有异物感、舌质淡。


抑郁症的中医核心病机简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尹冬青博士在研究统计北中医附属东直门医院、中医科院广安门医院、首医科大安定医院筛查抑郁病人1306名,符合条件的569名,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肝郁脾虚是抑郁症发病的核心病机,也是抑郁症中医里最主要的证型。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能够调畅情志和气机,是一身气机的关键,所以有“凡郁病必先气病,其得疏通,郁于何有?”之说。

如果肝的疏泻失常,会导致气机郁滞,情志不畅;反之亦然,如果情志不舒,首先会影响气的运行,进而导致肝失疏泄。

肝气疏泄失常,也会克伐脾土,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进而出现气血亏虚、痰湿内停等表现。

肝血,有赖于脾土运化的精微,脾胃运化不畅,气血亏虚,则肝无所养,就会出现疏泄失调,肝气郁滞等,这样二者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认为肝郁脾虚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

我们明了肝郁脾虚是抑郁症中医的核心病机之后,那中医治疗抑郁症,自然也是以疏肝健脾为基本大法,或化痰、或祛疲、或滋补肝肾、或补益心脾等。

所以,疏肝健脾,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基本大法

最后,感谢题主邀请回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