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猪苓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渣,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猪苓为一寒性有力利尿药,而有消炎解渴作用,与茯苓、泽泻、滑石为伍,协力利尿,复用阿胶止血润燥,故此治小便不利、或淋沥、或出血而渴欲饮水者。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解析: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为津液外越,胃中燥也,若与猪苓汤复利其小便,必使胃益燥而渴益甚,故不可与猪苓汤再利小便,夺其津液。

按:阳明病由于汗出多,胃中燥而渴欲饮水者,为白虎加人参汤证。猪苓汤虽也治渴,但治蓄水不化、小便不利所致的渴,与本条述证正好相反,故不可与之。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解析:脉浮而迟,为表热里寒之应。下利清谷者,里虚寒甚,证属表里同病,虽有表热,亦宜先救其里,四逆汤主之。

按:此为太阳病传里,而转属太阴病者,阳明与太阴同属里位,热实阳证者,即为阳明病;虚寒阴证者,即为太阴病。对照写来,以示其异,不要以阳明病亦有四逆汤证。

226.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解析:胃中虚冷,而不能食者,复与之饮,再被水寒,更必哕逆也。

按:此亦虚寒在里的太阴病,虽病位在里,但有阴阳之别。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解析:脉浮主表亦主热,今发热无寒,则热不在表。口干、鼻燥而能食,为热在里,里虽热而未实,故脉应之浮;热已使口干、鼻燥,故久必衄。

按:发热、口鼻干燥,为白虎汤证,早治之或可不衄,迟则必衄,然而宜白虎汤主之。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解析:太阳病传里转属阳明病,太阳证未罢而下之,每致邪热内陷而成结胸。今外有热、手足温,知热未内结,故不结胸。但下后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因致心中懊侬,邪热壅于上,故饥不能食,而但头汗出者,为虚热炎于上也,宜栀子豉汤主之。

按:心中懊侬、但头汗出,为大陷胸汤证和栀子豉汤证的共有证候。栀子豉汤证的胸中窒和心中结痛,与大陷胸汤证的心下硬痛,亦略相似。结胸者,热结于里,则身无大热,栀子豉汤证,只是虚烦,而外有热,且陷胸汤证,按之心下硬且痛,而栀子豉汤证,按之虚软而且不痛,不难鉴别。本条主为示二方证的鉴别法,不结胸并非费词。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解析:阳明病虽发潮热,但大便不硬而反溏,小便亦自调,知里热未实甚明。胸胁满不去者,则柴胡证仍未罢也,故宜与小柴胡汤治之。

按:此亦少阳阳明并病之属,日人汤本求真于其所著《皇汉医学》书中说“则本条为说明治肠窒扶斯性(肠伤寒)之下痢作用,然以余之实验,则本方不特限于此病,凡一般之急性、亚急性、慢性胃肠卡答儿,尤以小儿之疫痢、消化不良证等,最有奇效。若效力微弱时,宜加芍药;有不消化之便、或黏液、黏血便时,宜加大黄;有口舌干、发热烦渴等证时,当加石膏。盖余根据本条及下条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及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白虎汤诸条,潜心精思,综合玩索而得之者也”。以上所述颇能发挥古方之用,有参考价值。胡老之女幼时,患中毒性痢疾,高热40℃,胡老用大柴胡汤加石膏得速治。又曾以小柴胡汤加石膏,治噤口痢收奇效。以上附此供参考,旨在说,痢疾属少阳或少阳阳明合病者并非少见。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跃然汗出而解。

解析:阳明病,虽不大便,而舌上见白苔,还未至燥结成硬可知,况胁下硬满而呕,乃柴胡汤证的确徵。此亦少阳初并于阳明,故可与小柴胡汤,清上焦的热结,胸胁通畅,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大便自调,里和气运,身当;然汗出而解也。

按:以上二条,均属少阳阳明并病,少阳病,不可吐下,故柴胡证在者,仍宜与柴胡汤,此亦定法。

231、232.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解析:少阳脉弦,太阳脉浮,阳明脉大。腹都满,即上下腹俱满的意思。短气而腹都满,为里有水气。胁下及心痛,指胁下和心下俱痛,为少阳证。久按之气不通,谓按其胁下和心下稍久,则觉呼吸困难的意思。鼻干属阳明证。不得汗,即不得汗出,属太阳证。嗜卧属少阳证。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为黄疸病。有潮热,属阳明证。时时哕、耳前后肿,属少阳证。由以上的脉和证,可知此为三阳合病而又并发黄疸证。刺之小差者,谓耳前后肿,经过针刺而小差也。外不解者,谓仍不得汗出,其他外证不解也。病过十日,脉续浮者,则可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无余症者,则可与麻黄汤;至于黄疸,虽以利小便的方法治之,而终不得尿,腹内水气不消,腹满有增无减,复加哕逆者,属胃气已败,故称不治。

按:此述黄疸并发腹水,而现三阳交错互见的重证,治从小柴胡汤,可以理解。但麻黄汤之用,实难理解,其中必有错简。

实践证明,肝硬化腹水而发黄疸者,或黄疸型肝炎并发腹水者,预后多凶,谓为不治,并非虚言。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解析:阳明病,本自汗出,即便微恶寒而表未解,亦宜桂枝汤微汗解之。若复以麻黄汤发其汗,则益使津液亡失。汗出多者,小便当少,今反自利,此为津液内竭,胃中干,故令大便硬,此与热盛于里的燥结不同,大便虽硬,亦不可攻之,当须使其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余如土瓜根和大猪胆汁,亦均可为导。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中水液排泄异常背后的逻辑(二)

    之前发的几篇文章,有些人的回复,是真的让人气愤,装逼的条友挺多啊.我也不来回复你,因为没必要,你也别来让我信你那一套,谁也不要试图去说服谁,都没必要,每个人临床经验和读书学习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一 ...

  • 伤寒论221-230条

    221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

  • 《伤寒论》阳明病篇学习摘要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人体内从胃一直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胃旁边的脾脏,脾脏有一个血管到胃的下方的甜肉,中医称「膵肉」,西医叫胰脏,中医观念胰脏是脾之大络,会在大包穴,就是极泉下六寸,渊液下三寸的地方 ...

  • 阳明病起手三法与阳明温病

    柯韵伯说栀子豉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为阳明病起手三法. 阳明病分为只热不实的阳明证即"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和实热兼有的阳明病即"胃家实".& ...

  • 消渴方标准配方组成消渴方的功效与作用

    消渴方出自<性性温和和病条辨>具有清药性发药性发热生津,滋阴补血的功效.主要用法为后二味汁为膏,入前三味搜和,佐以姜汁10毫升和蜂蜜5毫升为膏.徐徐留舌上,以白汤少许送下,每日 3-4次. ...

  • 伤寒论栀子厚朴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栀子(擘)十四个,厚朴(炙,去皮)四两,枳实(水浸,炙令黄)四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 方解:方中栀子除热解烦,厚朴.枳实行气消胀,三药协力,故治心烦闷.腹胀满而卧起不安者 ...

  • 伤寒论桂枝加大黄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于桂枝加芍药汤,更加通便的大黄,故治桂枝加芍药汤证而大便难 ...

  • 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一两,半夏(洗)二十铢(本云五枚),大枣(擘)四枚,芒硝二两.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方 ...

  • 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葛根四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 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本方是于桂枝汤加治项背强急的葛根,故治桂枝汤证而项背强急者.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 ...

  • 伤寒论小柴胡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半夏(洗)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本方中柴胡味苦微寒,<神农本草 ...

  • 伤寒论葛根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

  • 金匮要略赤小豆当归散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三两(原书无分量,三两为煎剂常用量).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 方解:赤小豆排痈肿脓血,当归和血化瘀,故治诸疮有脓痈恶血者. 14.阳毒之为痛,面赤斑斑如锦纹 ...

  • 金匮要略黄土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伏龙肝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通勤列车 方解:伏龙肝乃灶中黄土,为收敛止呕.止血药,方中用为主药,佐以地黄.阿胶协力止血,甘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