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本面 搭上智能化快车

导 语

上海史必诺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昌翰

“智能化转型帮助我们提升了在新产品、新领域、研发管理、研发团队等各方面的认知和积累。”孙昌翰表示。

传统货架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谈论起如今的中国货架行业,孙昌翰如是说。过去的增量市场已经逐渐变为存量市场,中美等国际关系、疫情等黑天鹅事件, 对企业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另一方面,客户市场逐渐整合,原有的需求被进一步优化和压缩,留给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降低。

比起机器人、AGV等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货架在物流领域中几乎是最不起眼的存在。作为传统且基础的行业,货架行业发展至今,技术和应用已经相当成熟。“货架就和吃饭喝水一样,很简单但却很重要。”上海史必诺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下文简称:史必诺)孙昌翰由衷地说道,“越是简单的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

货架技术成熟,便导致了同质化竞争严重,也就衍生了“低价竞争”的难题,转型势在必行。

转型的挑战

从大方向来看,货架行业的转型与其他行业如出一辙,或对原有的产品进行技术创新,或往上下游拓展,挑战也就随之而来。不同于其他行业,货架行业由于太过传统和成熟,因此无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目光,转型的成本完全需要企业自己负担;同时,也正因为货架行业技术成熟,本身的产品创新空间相对较小,而基于货架的衍生产品,则存在是否能为用户所接受的问题。

恶劣的市场环境也是挑战之一,即常态化“低价竞争”。“不少企业都是以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的策略获取订单,导致买方和卖方均是一地鸡毛。”孙昌翰坦言,“虽然接单会亏损,不过总比没有收入好。但没有盈利的企业,谈转型和创新的基础又从何而起?”

“创新的方向是多样性且不停变化的,这对于我们而言也非常迷惑。”孙昌翰表示,“我们资源有限,因此对于研发方向的选择非常慎重。而且时间窗口的存在,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市场的脉搏,否则没有话语权,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从货架到新的领域,意味着不同研发体系和团队,包括相关的销售和服务团队,可能都需要进行组织重构,这对企业经营而言本身就是极大的挑战。

史必诺的转型之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史必诺的转型先从知己开始。从货架起家,加之货架在物流行业的基础属性,史必诺自然以货架业务为基本盘进行转型。据孙昌翰介绍,目前史必诺已经研发了包括传统货架、自动化立体库货架、大型阁楼货架、高精度密集存储货架等产品,并且获得了客户的好评。

坚定“智能化”路线

同时,立足于货架业务的基本盘,史必诺开始往“智能”方向迈进,也是目前行业主流的探索方向。孙昌翰表示,其实史必诺在五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向“智能”的探索,也在历届的CeMAT展会上展出了穿梭车、子母车等系列产品。尽管货架企业能够从集成商获取大量的订单,但是几乎无法通过此类订单与客户产生实质性的关联及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并因此实现能力的提升和更深刻的品牌价值。这在史必诺看来是没有前途的。“我们不仅注重订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关心对客户产生的价值,这对我们而言,是赢得未来的基础。”孙昌翰解释道,“我们并不是想什么都做。我们只是希望能够更加靠近我们的客户,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痛点和需求,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做智能化的探索,才不会让我们顾虑重重。”

建设规划和软件能力

同时,在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也能够牵动史必诺的规划和软件能力。这一点,史必诺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体会深刻。每个项目中,史必诺会基于客户的需求,然后深入客户现场了解客户的运营情况,例如进入车间了解生产班组的情况,综合之后为客户提供更为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在后期不断地优化和调整。孙昌翰认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等,都是建立在企业拥有咨询规划和软件能力的基础上,否则“软件定义硬件”等就是空谈。

在走向智能化的过程中,史必诺也在逐步完成对自身的改造。孙昌翰笑言,在以货架业务为基础时,少量的研发团队,技术方面以数个工程师就能够完成大部分项目需求。而在智能化的步伐中,调研、分析、规划、软件、机械、电控、通讯等都是需要克服的技术壁垒,这些需要一个完整的研发团队来各司其职。而且,项目的落地也更加复杂,要求史必诺对于自身的人员、项目管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优化运营逻辑

“智能化转型帮助我们提升了在新产品、新领域、研发管理、研发团队等各方面的认知和积累。”孙昌翰表示,“除了技术以外,我们甚至还要关心知识产权、人员沟通等问题。创新是需要环境的,人才、资金、机制等缺一不可。”因此,史必诺确定了“国外反哺国内”的战略。基于史必诺在国际业务方面的优势和盈利,将国际业务中的问题和痛点融入中国国内研发的过程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服务中国客户。此外,史必诺对于自身的人员结构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进一步推动史必诺自身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如今,公司研发、管理等人才已经大大超过一线生产员工。

去“标签化”

另一方面则是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标签化”是让客户和市场快速认识自己的最佳方法,过去的发展中,史必诺最明显的标签就是“外贸”,但随着史必诺业务重心的转移,这样的标签显然不适合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但改变亦不是一蹴而就的。纵观市场,每个领域都已经有了代表性企业,因此后来者总会有步他人后尘之嫌,同时固定化的“标签”也不再适合快速变化的市场。“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去标签化。”孙昌翰自信地说道,“基于在货架领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通过集成和智能装备进行延展和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为自身带来更多的正效应,促进我们各方面的能力。”

“越来越专业和系统,是我们的追求。”孙昌翰最后说道,“同时,保持对市场和自身思考,持之以恒地进行优化。”除了已经推向市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自动化系统,2020年下半年度,史必诺将按计划推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十年磨一剑,史必诺智能化转型之树,开始开花结果。

● 科技吹响时尚产业 供应链“革命”号角

● 2020年版 从数字看台湾物流产业营运报告 物流地产与电商物流 成为新兴势力

● 思变的智能制造, 下一站开往哪里?——专访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代表 房殿军

● 场景为王,技术为本, 看它如何向似锦前程扬帆起航 ——专访凯乐士科技集团董事长 谷春光

● 新型业态下的仓储配送模式及展望

● 商社物流,如何独步于行业?——专访伊藤忠物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白松刚

● 物流,美妆业增值的关键抓手 ——访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总监 王文俊

● 走出去 让格局更大 ——专访海霆国际物流董事长 戴治中

● 3PL新玩法,怎么玩?——专访上海宇宏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湘源

● 如何避免物流仓储 智能化建设中的那些“坑” ——“老板”您想清楚了吗?

● 疫情下的生鲜线上零售分析

● 首次应用AI机器人提升效率 Arata致力进化物流设备

智能制造普世化 ——专访昆山同日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嵩儒

● 一“技”绝尘, 一台减速机的智能制造之旅 ——专访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陈德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