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道”

《长安十二时辰》终于结束了,这个结局多少还是令人不满意的。
在想象中,大BOSS好歹得是个有钱的,或者有势的,或者潜伏在我方内部N久的中层人物吧,一个吏部八品小官,仅凭一人之力,就能演算出一场大浩劫,我还是怀疑的。算了,反正都大结局了,也没办法追问了。

1

这部电影之所以好评如潮,除了演员出色的表演和服装道具的细节精致以外,还因为导演和原著作者理念上的统一,他们推崇的都是“道教”至上。
老子,姓李名耳,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百度语)。
老子姓李,唐朝就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在唐朝,道士地位是很高的。剧中男二李必就是一个修道的道士,杨玉环被唐玄宗纳为妃之前也是一个被称为“太真”的女道士。而最为明显的标志是剧中那个二十多层楼高的大灯楼———太上玄元灯楼。原著中说道:“此楼高逾一百五十丈,广二十四间,外敷彩缦,内置灯俑,一经点燃,便轮转不休,光耀数里。”口说无凭,电视剧里长这样:
而点燃这盏唐朝摩天轮后,出现了一位名人头像,这个头像不是当朝皇帝的头像,而是老子的头像。

1

“道可道,非常道”,每个人心里的“道”都不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追求的是天地间的道,是永远不会因人而异的法则,在造物者眼里,万事万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不二”的,这一点倒是跟佛教的教义不谋而合。
主角张小敬信奉的是自己心中的“道”,他有初步的“民主”观点,认为人人平等,天子与平民都是一样的,如果要牺牲一个皇帝而拯救长安的百姓,他会毫不犹豫地杀了皇帝。同理,如果要作出牺牲是他自己,他也不会有半点迟疑。
李必追求的是真实的“道”,是事物的本源。他虽然忠心于太子,但为了查清事实的真相,他也可以抛弃政见,置太子于不顾。
皇帝追求的“道”是治国之道,认为天下应为能者居之,而这种理念也导致朝野内两派争斗不休:一派拥立有皇族血脉的太子;另一派拥护能力卓越的右相。唐朝自“玄武门兵变”开始,父子兄弟间就不是那么和睦,所以彼此相互提防也是正常。

1

道教的修行不讲来世,而是今生“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以追随者甚众,黄帝、老子、列子、庄子、鬼谷子等等都是其代表人物。我们的李白大大也是一位道士哦,经常觉得自己能“飞升九天外”。在古代,丈夫也就是妻子的“道”,剧中许鹤子演唱的这首歌曲截取了李白的两首《长相思》重新整合为词,表达了深闺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