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打仗了,分给向桥乡邓治民100副担架的任务

(接上篇《五师老战士、贫协主席邓治民说,关键是要打一个胜仗》)

关键是要打一仗。这个话真的被邓治民说准了。

五天后,季子华和殷实两位领导来了,布置征担架的任务。

“分给你们100副担架怎么样,必须在三天内组织好,时刻听从军队调动。你俩有没有信心呀,没信心我们也可以给你们少分点。”季子华笑着问我们。

“保证超额完成任务。”我和颜戴新不约而同地回答。两位领导听了直夸我们到地方才半个多月,就变得成熟多了,看来还是实际工作锻炼人啊。我们听了心里很快乐。

送走领导我们就找邓治民,把征担架的事告诉他。

“好了,这会可来真的。我说是吧,不打大仗,根据地就难巩固,敌人的气焰就难灭。这不,一定是你们把我的意见反映上去了,区委反映到县委,县委反映到部队,部队首长才作出打大仗的决定,是不是呀?”

邓治民竟然天真地以为是刘、邓首长听了我们的反映,我们听了他的意见才决定打大仗,因而那个高兴的劲没法说。我不好当面反驳他,没说根本没反应,而是说刘、邓首长肯定是听了根据地人民强烈反映,因此下了决心。这个说法把范围扩大根据地人民不会错。当然啦,这个根据地人民也包括他,所以老邓的高兴劲始终有增无减,问我和老颜需要征多少副担架。我们回答100副。

“看来真是要打大仗了,一个乡100副,光蕲北县就有几十个乡,还有蕲南县,总共要征好几千副,这么多担架,怕是攻打蕲州城吧。”

邓治民是个急性子,听说打仗他就笑眯了眼。这会他分析是打大仗,我们听了认为有道理。因为论打仗,他比我们经验多。至于组织担架的事,他二话没说,站起来就走。

“我马上去把骨干分子找来开会,保证按时完成。”邓治民信心十足地抛下一句话,迅速消失在垸子里。

不一会,邓治民派人送信来,说开会的人到齐了,都在王家大屋,要我俩过去讲几句。

我们赶到王家大屋时,见凳子磨子上坐的都是人,还有人坐在门槛上,一个大大的堂屋挤满了50多人,不仅有骨干分子,还有最近从外地回来日子过得比较宽裕的人。邓治民见我们来了就开始讲:

“大家都是爷儿伙的,兄弟伙的,今是叫大伙儿来议个事,简单得很,过几天刘、邓大军要攻打蕲州城,把国民党的广西军消灭掉,把共产党的叛徒余乃丹也要消灭掉,爷儿伙的哥儿伙的说这是不是好事呀?”

“当然是好事,把国民党消灭了,我们就只完共产党一家税。不然共产党走了,国民党来了,又要我们完第二次税。”

首先答腔的是最近从外地回来的那个人,叫詹先明,30多岁,长得一副精明像。本来我不认识他,是邓治民在他发言后悄悄告诉我的,说他在外面跑得多,见得广,说话很有影响力,因此邓治民在开会前嘱咐他领头发言,而且要积极表态。果不其然,詹先明讲过后,大家议论开了,有的说是果回事,原来有许多话不好讲,么说你给共产党交了税,为么事还要给国民党交税,怕背个通敌的黑锅,可事实就是如此。

还有的说,共产党是家老子,国民党是野老子,给家老子交税是应当的,家老子有好言好语。给野老子交税把人都气死,不仅讨不到好脸色,还要挨骂挨打。但是不交不行啦,野老子手里有枪,比家老子恶一百倍。还有那个“遇路端”,没有一家不受他的害。

听了大家议论,我和颜戴新开心地笑了,认为今天的会开得很成功,也是前段工作方法对头的原因。

“既然打蕲州城,我们老百姓就要出点力。下面请席工作组和颜工作组给大伙讲几句吧。”

那会儿我们在村里,老百姓都把我们叫做工作组,我们也是声叫声应。

“席工作组讲。”

颜戴新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也不推辞。就说刘、邓大军要在大别山扎下根,还要建立红色政权,把国民党和余乃丹两个敌人消灭掉,准备打大仗,部队要求我们乡准备150副担架,三天内要准备好,今天的会议就是商量这件事,大伙看怎么办。

“没问题,担架多的是,都是现成的,竹床翻过来用扁担一绑就是担架,哪家没有?我带头出一副,还出两个人去抬。共产党爱护我们,凭良心我们也要爱共产党。”

发言的是个青年人,穿身补丁盖补丁的衣服,讲话有冲劲,黑黑的脸庞涨得通红。我认得这张脸,是翻身队的骨干,只是叫不出他名字。邓治民告诉我他叫詹承林,虽然家里穷,但是为人耿直,还有一身蛮力气,在村子里也有影响。他一带头,其他人跟着响应,让我对刚才发言的两个人产生一种好感,也给我思想打下基础,我们工作组一定要依靠当地骨干,他们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在人群中产生很大影响,如果离开了他们,任凭我们怎样努力,也不可能达到很好效果。难怪上级教给我们一个根本法子,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解决一切困难的法宝。

会议快结束时,我宣布了县委定的政策,征的担架如有损坏一律照价赔偿,每副赔3斗大米,民工每人每天补助5升大米,一律抵作田税上缴。并说共产党的政权还未完全建起来,目前财政非常困难,补贴的这点米钱,只能表明共产党的一点心意。根据地的人民支援革命,共产党永远记得老百姓的恩情,将来条件好了,一定要重重地报答大家。

我讲完后大家一个劲地点头,表示没问题,回去要把叔侄老表动员起来,一人包几户,也要把这个任务完成好。请席工作组和颜工作组一百二十个放心。听到这满腔热忱地表态,我和颜戴新笑了,觉得老区人民实在太纯朴了,太好了。

会议开得十分成功,当天有很多人报了名。到第二天晚上,报名的人就够了数。报名人中有夏畈村的、有祭士洼的、还有蔡洼和百箩丘的人,一方面体现了他们拥护共产党解放军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中国农民投身于自我解放的自觉性。我吩咐秘书将抬担架的名单造好,订成册,报到区里去。

区委没有固定办公地点,是个流动机构。一天我接到通知,蕲北县委领导和白茅区委领导要来检查工作。等来了季子华和殷实,我把情况作了汇报,季子华十分高兴地拍着我的肩膀说:

“席书文呀,看来你这个北方胯子还真行,第一次单独作战就向区委交了一份满意答卷。你说说看,你是通过什么办法做通群众工作的。”

那时当地人背后都把南下干部称为北方胯子,季子华也是北方人,所以我们一高兴,都以北方胯子自居,表示北方胯子被南方蛮子认同了。胯子和蛮子成了一家人。

(未完待续,欢迎阅读下篇)

宣传鄂东乡土文化,
欢迎您的关注。

(0)

相关推荐

  • 鄂州人物之革命先烈胡旭东

    胡旭东(1901.5-1930.12),出生在鄂州市太和镇朝英村一个书香门第,青少年时期在安徽芜湖读书,其间受民主革命和共产党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 1929年胡旭东回家探亲,随即参加了符 ...

  • 终于可以说爱你(29)

    113 世事难料,和日本人的恶战结束后不久,一场新的战争又在中国大地上打响了.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前 ...

  •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杀出一条血路  打过汝河去 刘邓大军3路前进.8月23日,东路第三纵队到达淮河北岸:西路第一纵队到达汝南城附近汝河北岸:中路第二纵队主力在新蔡东南渡过了洪河,刘伯承.邓小平率野战军指挥部随第六纵队抵达 ...

  • 1957年,遵义北郊发现一具烈士遗骸,不料正是彭德怀点名要找的人

    革命年代,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他们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烈士的善后工作一直是一大难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伟大精神会被我们永远铭记,可是无法辨认出他 ...

  • 国军上将起义,建国后不愿出来当官,靠养百余只鸡自食其力

    国军上将冯钦哉曾在北平解放的事情上出谋划策,做出有利贡献,事后党中央考虑到冯钦哉的付出,提出为他安排工作,却被其以"不事二主"为由拒绝. 党中央派遣工作人员劝谏多日,但冯钦哉心意已 ...

  • 第九纵队解放郑州,司令员反而受到了通报批评,这是为什么?

    1948年秋,刘邓大军第九纵队成功解放郑州,这当然是一件大喜事了.没有想到的是,立了大功一件的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非但没有受到奖赏,反而被邓政委通报批评,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九纵队"捡漏& ...

  • 李克农得知陈赓去世,吃饭时怒摔酒杯:这酒喝着还有什么意思?

    1904年,郭化若出生在福建,家里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再加上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郭化若的父母忍痛将两个女儿直接卖掉,才换来了一些钱财以贴补家用,后来,在念中学的时候,郭化若因为种种原因来到了广州, ...

  • 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第十八军、第十四军都...

    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第十八军.第十四军都遭全军覆没,曾经担任过这两个军军长的罗广文感慨地说:"看来是打不过共产党.是部队不行吗?怪谁呢?"这些话表现出了他信心不足. 有人劝罗广文对 ...

  • 1961年陈赓病逝,粟裕痛哭不已李克农怒摔酒杯,总理写下3张字条

    1961年3月,中国隐蔽战线的奠基人陈赓因为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陈赓的去世,让所有人悲痛不已,其中痛哭不止的粟裕,一度因为身体严重缺氧晕了过去.而同为陈赓好友的李克农,虽然在平时儒雅随和 ...

  • 刘邓大军5万打30万,扫视众将领无人敢请战,最后一人主动请缨

    众所周知,解放战争作为中国近代最后一场大规模内战,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而此次战役的胜利,不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中国,更让无数劳苦大众真正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 不过,战争的结果是胜利的,但是其 ...

  • 他是国军上将,却从未和我党打过仗,建国后婉拒元帅军衔

    在中国历史上,从共产党建立开始,国共两党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过,双方从战场到间谍,明争暗斗,从不间断.但是有这么一位国民党将领,从来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仗,在最后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一份中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