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的风,还能刮多久?
灵兽按
“直播带货”席卷整个中国商业,吹起的泡泡也越来越大。
作者/十里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817篇原创文章
这又是一个“纪录”。
直播在线人数破亿,什么概念?王者荣耀疫情期间最高日活才8000万,而抖音至今也不敢号称同时在线人数有1亿,覆盖中国近十四分之一的消费者,这还是工作日。
这个数字的真实性遭到多方质疑。不过,直播电商眼下已然是烈火烹油。
从口红一哥李佳琦1.3亿元购置豪宅,到卖房、卖火箭都一秒卖下架的薇娅,再到罗永浩进军直播,以6000万元价位签约抖音,首秀的成交额就破亿更是将其推向高潮,刺激着大批蠢蠢欲动的后继者们。
不仅如此,直播的风还刮到商业大佬圈,先有梁建章入乡随俗cosplay推销酒店套餐,后有宣称“坚决不做直播带货,不能让员工失业”的董明珠牵手京东直播大卖7.03亿元。
然而,每一个创新都会伴随着膨胀与泡沫,直播带货亦然,在这条冗长的商业链条里,最终在泡沫破灭的光影下,能否挤出的真正金子呢?
1
直播带货的“背后”
老罗直播又翻车了。
5月20日,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出了通过在罗永浩直播间购买的“花点时间”鲜花买家秀,不仅实物与宣传严重不符,还出现不少玫瑰花瓣儿打蔫和腐烂的现象。
很快花点时间和罗永浩相继对投诉做出回应,商家承诺100%退款,而罗永浩直播室也按照原价再额外赔偿一份现金给所有下单客户(约100多万元)。
不仅是罗永浩,“带货一哥”李佳琦直播翻车事故也不少,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将青岛大闸蟹宣传为“阳澄湖大闸蟹、状元蟹”进行售卖。
直播间主播的频频翻车,表面上是一次“失误”,但背后展露出来的却是团队管理的诟病和运营模式的不足。
其实,相较于在台前“动动嘴皮子”的线上销售员,薇娅和李佳琦的爆火,也不只是个人的强大,而是他们背后团队、供应链的强大。
一位美妆品牌营销负责人告诉《灵兽》,薇娅是自己开公司,对品控、供应链都自己把握,直播前会提前参与选品,并为销量负责。而李佳琦则是招商选品,所有的选品工作都由公司完成,这也导致李佳琦对产品并不熟悉。
正如上次李佳琦在直播间卖锅翻车事件,并不是他不擅长厨艺,而是他对选品的不了解。
“在直播中,团队所涉及的选品、定价等环节,才是整个直播的核心。”一位直播机构的工作人员向《灵兽》表示。
因此,从去年底开始,头部直播带货王们开始意识到上游的重要性。
薇娅母公司谦寻发布了建立“超级供应链基地”的计划。快手带货一哥辛巴也在采访时表示,2020年要多增设供应链团队人员(公司拟从1000人扩张到8000人),加快打造供应链。李佳琦也将2020年的重点放在了供应链打造上。
最近坊间又有不少传闻,李佳琦团队疑似被整体挖走,虽然并没有确切的消息,但直播间的“脸熟”却是已不再,小助理也宣布退出直播间转型幕后,并将其微博名和简介都进行修改。
这些变动,不仅让李佳琦的直播频率下降,“卖货”表现更是吃力。
但市场并没有给李佳琦暂缓的时间,随着直播电商越来越火热,这个行业充满了“试水者”和挖金人。
几天前,演员刘涛加入聚划算任首席带货官,花名“刘一刀”,而她在淘宝直播的首秀便卖出1.48亿元的成绩,围观者一度达到2100万,还有汪涵、李湘等明星也在赶来开直播的路上,甚至央视、人民日报等“直播带货国家队”也纷纷下场。
对于明星带货的现象,业内人士则认为,粉丝量并不等同于带货能力,比如薇娅、李佳琦,首先是能够拿到便宜的货,然后慢慢有了粉丝量。
除了前仆后继的明星之外,淘宝也不再是唯一的战场,包括抖音、快手等各方平台也都开始积极搭建站内带货体系。
一位电商平台直播负责人告诉《灵兽》,行业内不少公司都在斥巨资挖角专业直播团队,但却没有激起任何浪花,在平台试水直播的商家中,成功的不到1%。相反,平台对商家直播行为还很是支持。
从早年的投资理财,再到曾经的互联网O2O创业,潮水退了又来,而如今的网红带货,“全民直播”俨然成了新风口,这门生意门槛虽然不高,但并不好做。
因为纵观整个直播,是一个由货到人的过程,仅关注眼前的直播,一些所谓的带货主播,最终在行业里的定位也只是人形团购货架而已。
2
直播,物质过程促成的营销产物
电商直播的火爆,很多企业将其作为一根救命稻草,想要all in其中。
直播带货的逻辑很简单,靠拥有大量粉丝的主播在平台售卖,就会吸引更多的品牌商,商品的折扣也会更多,折扣越多,粉丝就能花更少的钱购买,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这个规模一旦达成了网络效应的临界点,就形成了护城河,守住了红利,也就可以持续赚钱。当然,这里赚钱是指主播。
而吸引品牌商入坑的诱惑在于“主播的带货能力”,能够帮其解决“积货”这个重大的难题,尽管入场费是高昂的。
“很多行业的积压率甚至超过一半,货物被积压在仓库中,成本是很高的,不少品牌被大流量的直播间吸引,想要提高商业周转效率。”一位直播行业人士向《灵兽》表示。
改变商业模式、提升效率,再赚到钱是亘古不变的商业逻辑。
而原本囤积在不同商家手中的货物通过直播的形式,会被集中到了几个仓库,再通过物流体系向全国发货,因此能够减少个体商户的积货现象,削减了仓储成本和浪费。
能够一时间大量释放库存,直播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零售商消减成本,减少了仓储成本、门店成本、积货损耗,进而将产品做到超低价,更有效率地运用了资源。
因此,在业内不少声音也会说,直播带货的兴起,其背后则是产能过剩,物质丰富背景下,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加大曝光,戳中消费者的需求、情绪、认同来销售掉。
这是消费市场选择的结果,更是物质过剩作用下的营销产物。
3
直播带货的终局
直播行业水深,是人尽皆知的。
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是指商家与直播网红的合作模式,分为坑位费加佣金和纯佣金合作。
这样看来似乎没有问题。
给大家看下具体数据:品牌方需要支付几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坑位费才能进入直播间,罗永浩的坑位费是60万元,李佳琦23~42万元(根据佣金浮动),一些顶流网红淘宝直播坑位费甚至高达上百万,而佣金则是15%~20%不等。
另一种,如果纯佣金合作则是根据销量分成,这样虽然风险低,但佣金达到50个点,也就是说如果卖出100万的货,直播团队要分走50万,还不包括发货、物流、售后等成本。
“正常主播留下15%,品牌方和厂家赚10%,粉丝也能得到20%的优惠,这是较为平衡的点,但现在行业对品牌方压榨的太凶,一场直播下来(品牌方)亏损很高。” 一位快消品市场负责人告诉《灵兽》。
同时,直播带货这个行业正在演变成几个大网红之间的竞争,每个人都向品牌方要全网最低价,卖多少货已经无所谓,只想霸榜。
在当下直播带货的业务中,主播通过压榨品牌方的利润,做自己的名声而赚钱,商家却亏了,佣金分配不合理,商家不赚钱,“如果主播能够降低佣金的比例,直播带货的模式还有的玩。”
但如果想要一个商业模式顺利的运转下去,一定是参与的各方都有所得,如果品牌方不赚钱,这个商业模式最终无法长久。
另外,网红直播带货最大的卖点就是价格低,加之佣金高,让很多正规的商家都望而却步,但非正规的暴利商家,则是投放得起,试想如果产品利润仅在20%左右,品牌方当然没有上百万钱砸出去。
前不久,董明珠直播带货3小时卖了3个亿,荣登“新晋带货女王”的同时,也被人质疑。
36氪旗下品牌媒体Tech星球的文章称,“在董明珠第三场高达7亿的直播结束后,有网友质疑:3个小时时间超过了格力2019年全年线上的总销量。比全网带货最高的主播,高出了10倍。亦有观点认为,颇高的销售额背后,有代理商被要求刷单。”
直播带货亦乱象纷呈。
作为新鲜事物,直播带货初期转化率是正常的,偶尔形成裂变也是正常的,而随着做裂变的企业增多,裂变效果势必会原来越弱,消费者也会逐步免疫、无感,甚至没有效果。
不管多大的风,终究是要过去的,直播带货亦如此。(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寻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