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是学习成功的一种主要秘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那么初中数学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策略。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 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创设人际和和谐的情境,是激趣乐学的前提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发扬学问中的自由和组织管理上的民主(如在分组教学中大胆让小组长自己主持对学习的讨论),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自觉、自主地学习。
2.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是激趣乐学的关键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仿佛套上了枷锁。因此只有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应试中解放出来,才能活泼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我首先减轻了分数对学生的压力,针对优、中、差三类生建立了分类学习目标,通过注重提问、练习、测查等方式使各类生均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是不布置家庭作业,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所学知识;第三是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3.创设浓郁的趣味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兴趣之乐
寓教学于游戏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更喜爱游戏活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克.福培尔曾说过,小孩的工作就是游戏。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彩游戏的方式,学生十分欢迎,兴趣更浓,教学效果也更好。如在低年级教学中用开火车、开房门、找朋友、夺红旗、放鞭炮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相连
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连接,不仅是激起学生数学兴趣的一种直接途径,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有效方法。陶行知说:“我们必须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作指导,不要仅靠文本为中心的教材”。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尽量把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或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例子相结合,使抽象又难懂的数学问题升华为具体化,形象化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吸取核心的知识要点。如,温度和负数关系,银行利息算法,一个月的费用等等。教师应该运用这些良好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是为了要应用,一旦学生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并解决某种问题时,他们的喜悦感,自豪感自然而然的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讲,如果课堂上仅有老师的演示和说明,没有学生的实践操作,这让学生很容易就感到枯燥,疲倦,并且获得的知识也比较肤浅的。所以,用多种感官,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动手或参于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手段不仅使学生激发兴趣,而且思维更加活跃,突破所学的理解知识,印象牢固。尤其是讲几何知识时,教师应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好机会,让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比如,讲圆柱体的初步知识时,让学生经验亲自剪纸的动手操作中,很快发现圆柱体的展开图是矩形。
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数学教师的言语艺术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有些研究人说一般教师的言语生动与内容的有趣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诙谐幽默的语言能提高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兴趣,加深印象,使单调乏味的数学课堂妙趣横生,有利于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一种深刻的道理普及化,深奥理论形象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味的幽默,能够深刻地感化,迷惑学生,不仅教的轻便,学生学得也很愉快,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在教学中教师的幽默风趣的言语很可能给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