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青城学子 —————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次考试录取的青城学子
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次考试考中录取的青城学子名单
杨国财
青城,农大
李建富
青城,农大
王文奎
青城新民,张掖师专
李维富
青城新民,兰大
魏月花
青城瓦窑,农大
滕宗恒
青城上坪,师大
滕宗彦
青城下坪,师大
滕兴科
青城下坪,师大
魏其奎
青城东滩,师大
李浩润
青城东滩,农大
周明乾
青城东滩
师大
李保和
青城东滩,庆阳师专
张明文
青城下坪,张掖师专
李东林
青城红湾,东北工学院
张志家
青城大园子,农大
李炳
青城大园子,农大
张国祥
青城建亭,师大
张兴鹏
青城地湾,庆阳师专
以上资料由崔蕴虎搜集整理
相关链接
不到长城非好汉 ——谨以此篇纪念恢复高考四十二周年
裴归真大姐、李星海等都是老三届的学生,当时已在陇南徽县的大山深处的小河铁厂奋斗了十个春秋,早已成家育子。铁厂地处西秦岭山脉腹地,几乎与世隔绝,只有一条很窄的砂石公路通向二十多公里外的县城,外面的任何消息都是来自高音喇叭。恢复高考的消息如重磅炸弹在全厂职工和二百多名知青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复习资料比金子珍贵,小心翼翼的在考生手上相互传阅。终于在那个寒冷的冬天,裴大姐她们又坐在了阔别十年的教室,种过地、做过工带茧的手又重新拿起了笔,参加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那次高考,我保存至今的当年的准考证记录了那个改变命运的时刻,那是1977年12月2号和3号。一个多月后,她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徒步去县城看红榜,终于在“孙山”之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衣襟被潸然落下的泪水打湿。
入校时我们班共49人,已婚的老三届大哥大姐占了30多名,未婚的只占十几名,老三届的大哥大姐都已身为人父人母,年龄最大的何璞班长34岁,已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最小的小鸿只有十五岁。全国在录取的考生中,出现了兄妹同窗、姐弟同窗、师生同窗、甚至父子同窗的奇观,我们班的孙淑兰大姐和冯小鸿就是师生关系。1977年年底我们参加的那次高考是中断了11年后的高考,恢复高考时累计考生达2000万人,最终实际参加高考570万人,经扩招最后录取27.8万人,录取率为4.9%,这是新中国高考历史上最低的录取率。因此我们77级大学生是一个大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磨练的群体,也是一个历经艰辛终于得到改变命运的群体,是一个经历了最激烈的高考竞争后脱颖而出的群体,也是一个大浪淘沙后特色鲜明的群体。这次高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而且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也绝无仅有,我们这级学生便注定成为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在饱经沧桑之后,这级学生普遍个性坚定沉毅,非常能吃苦。不会再有哪一级学生像77级那样近乎以自虐的方式来读书学习!因为我们亲眼看到了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并痛入骨髓的反思过那些曾经深信不疑的所谓神圣教条,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没有督促,也没人点名,图书馆经常座无虚席,晚自习十点以后仍灯火通明,校方不得不采取限时关灯措施,但路灯下仍不乏“凿壁借光”者的身影。记得李亚西同学的笔记十分工整,一丝不苟,确有收藏价值。我们这级学生之所以在两千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仍能坚持读书,是在文化断裂的年代仍能坚持学习。当时有金77、银78之说,大家把这个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比作金银一样珍贵。相对其他同龄人而言,我们无疑是时代的幸运儿。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文郁郡大姐,她在读了一学期左右发现自己怀孕了,但仍不肯放弃这千载难逢、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面对日益隆起的肚子,她要一边照顾自己和腹中的孩子,一边要面对十分繁重的学习任务,挺着个大肚子坚持听课,这也许是高等教育史上胎教的范例,直到预产期临近,她才离开教室,生完孩子两周左右,又出现在听课的座位上,同学们准备迎接年龄最小的同学,想起来至今让人敬佩不已!
记得当年我们正如饥似渴学习之时,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不期而至,甘肃的四所师专教育部只批准办三所,唯独天水师专没有批准。那是1979年元月16日,学校一下像炸开了锅,全校停课,顿时陷入混乱之中,同学们的情绪跌到了冰点。随之而起的学潮势不可挡,中文系的赵建平同学在台上朗诵的一首“我的自白”,声泪俱下的诉说了这届学生经过十年文革、痛失最好的学习年华,尤其是老三届同学,已拖家带口,克服千难万险,如今刚刚获得难得的学习机会,又要被剥夺!全体师生群情激愤,在天水市游行半天,于当日下午五百多名师生强行登上西去的列车,去省城兰州请愿。这件事惊动了省上领导和国务院领导,在学生于次日凌晨到达兰州时,省委主要领导在兰州饭店一楼大厅接见了全体请愿学生,传达了国务院一位副总理的指示精神,国务院原则同意批准天水师专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答应了同学们的请愿要求,正式文件择期补发。这次轰动一时的学潮得到了圆满解决,今天回头看这件事,就如同一位多子女母亲只能供养自己其中几个孩子读书,而其中一个孩子不让读书一样。母亲的难处可以理解,而孩子要求读书的心情更值得同情。如果没有这级学生当年的争取,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天水师院。
耄耋之年的老教授参加聚会,此情此景就像几十年不见的孩子回到了父母身边,温馨之至、幸福万分,同学们的心情非常激动,虽已过了花甲之年和古稀之年,互相拥抱,忘记了年龄,畅谈四十年来的风雨人生和坎坷经历,互相倾诉、互相祝福。
苏和平同学是当年的留校生,如今已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电气工程师,在斯里兰卡、非洲及世界各地为电气工程服务。让人敬佩的是他爱人因病面临瘫痪,他没有遗弃和放弃治疗,他不论在世界哪个角落接工程,即将爱人背到那里,背着爱人在世界各地边治疗边上班,不仅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也让很多知情的外国人竖起了大拇指!四十年来母校融入我们血脉中的文化根脉不只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怎样做人。同学们表示在母校真正寻到了自己身上流淌的文学艺术的血液和根脉,母校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的过去和今天,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长河中,有我们师院学子在激流中溅起的浪花!同学们看到母校现在的发展变化,心情无比激动,感慨万千。盼望母校早日升格为天水大学,希望有生之年能抚摸天水大学的校牌,追寻我们曾经的那份担当。
老班长鱼建乐现场泼墨挥毫向母校书赠了“玉成于汝”的书法作品,冯惜林同学向母校赠送了国画作品“国色天香”,崔蕴虎同学向母校图书馆和任课教师赠送了载有自己散文作品的《飞天》杂志。
同学们还专程到天水师院旧址,寻找自己当年的足迹和身影,追忆曾经同迎寒窗黎明的岁月,游览了仙人崖和伏羲庙等名胜,追忆自己曾经挥洒青春年华的岁月。老三届的李力平大哥如今已年过七旬,仍精神矍铄,经历了“文革”的风雨磨炼,非常珍视四十年前的那段同学情谊,不辞劳苦,将同学聚会的照片全部制作成音乐相册,特别是将四十年前我们共沐操场风雨、同迎寒窗黎明的旧照制作成“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音乐相册,让因病或各种原因未能参加聚会的师生通过网络共同分享聚会盛况,让每位师生珍藏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77年恢复高考被称为中国历史发展的“拐点”,一下扭转了社会发展的势头和方向,我们由衷敬佩邓小平力挽狂澜、拨乱反正的魄力。历史不一定记得他们中的单个人的功名与所为,但一定会记得这一群体的贡献与所为。
77年恢复高考的重要意义,正是在恢复高考四十年以来所培养的人才的作为与贡献中体现出来,中国经济三十年来能如此腾飞,正是依靠通过高考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的努力与贡献。
作者:崔蕴虎
崔蕴虎,男,汉族,生于1954年10月,笔名学子,甘肃省白银市人,民革党员,大专学历,现供职于甘肃省皋兰一中,高级教师。1980年毕业于天水师专化学系,曾发表数篇专业论文。爱好文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曹雪芹与残疾人》发表于《兰州晚报》,代表作散文集《故乡轶事》在《飞天》杂志陆续发表。散文《条城水烟》、《“右派”老齐》、《漫游香山话曹氏》、《黄陵漫步》、《父亲是一本书》、《条城四合院》、《黄崖滴水》、《条城长面》、《条城陈醋》、《丝绸古道话条城》、《淀浦河边》、《石頭记》等先后在《飞天》杂志发表。《故乡的云》和《活在思念中的人》在《中国报告文学》杂志发表。《条城水烟》被《西部散文选刊》转载,并获得2012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条城四合院》荣获2013年“华夏情”全国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入编《华夏情——全国诗歌散文精品集》(2013卷)。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白银市“红楼梦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