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青城学子 —————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次考试录取的青城学子

1977年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准考证-崔蕴虎

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次考试考中录取的青城学子名单

杨国财

青城,农大

李建富

青城,农大

王文奎

青城新民,张掖师专

李维富

青城新民,兰大

魏月花

青城瓦窑,农大

滕宗恒

青城上坪,师大

滕宗彦

青城下坪,师大

滕兴科

青城下坪,师大

魏其奎

青城东滩,师大

李浩润

青城东滩,农大

周明乾

青城东滩

师大

李保和

青城东滩,庆阳师专

张明文

青城下坪,张掖师专

李东林

青城红湾,东北工学院

张志家

青城大园子,农大

李炳

青城大园子,农大

张国祥

青城建亭,师大

张兴鹏

青城地湾,庆阳师专

以上资料由崔蕴虎搜集整理

相关链接

不到长城非好汉 ——谨以此篇纪念恢复高考四十二周年

作者:崔蕴虎 
今年春节过后不久,我接到了到母校参加同学聚会的信息,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四十年前的那个沧桑岁月。
记得那是1977年的10月下旬,我当时在老家的一所学校当民办教师。一天傍晚,我在黄河岸边散步,无意中突然听到高音喇叭中传出当年要恢复高考的新闻,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多年来的思维已经定格在推荐上大学的程式里,大脑似乎僵化了一般,对这个消息听不进去,怎么也转不过弯来。这个惊天消息对我们这些深造无望、前途渺茫的青年人仿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突然看到了闪电和目标。大家奔走相告,进一步互相证实传递着这个好消息。不久从上面传来最重要的两条当年招生信息:本人表现好和择优录取。彻底改变了以往许多人听天由命,前途通过走后门、给领导送礼、由领导决定的现象。一下打掉了个人身上的沉重枷锁,特别是出身不好的那些人,改变命运的时刻真正来到了。复习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多月,没有时间让你瞻前顾后,书和复习资料成了十分金贵的宝物。经过十年文革的折腾,没什么系统教材,我父亲在文革刚开始时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所中学带来一套文革前的数理化课本,在没有书的年代,我不经意的在看这些书,谁知这竟然成了救命的稻草。我通过离家很近的兰州一中农场分校的老师,找到了兰州一中编写的各种复习资料,享受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机遇,终于金榜题名。记得当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不到长城非好汉”,根据当时的宣传,我只知道台湾人民和非洲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当时见过的机械就是生产队的手扶拖拉机,所以在作文的结尾写了“新长征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我们要开上手扶拖拉机去解放水深火热中的台湾人民和非洲人民”。谁知台湾当时已是经济腾飞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今天看来是笑料。

裴归真大姐、李星海等都是老三届的学生,当时已在陇南徽县的大山深处的小河铁厂奋斗了十个春秋,早已成家育子。铁厂地处西秦岭山脉腹地,几乎与世隔绝,只有一条很窄的砂石公路通向二十多公里外的县城,外面的任何消息都是来自高音喇叭。恢复高考的消息如重磅炸弹在全厂职工和二百多名知青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复习资料比金子珍贵,小心翼翼的在考生手上相互传阅。终于在那个寒冷的冬天,裴大姐她们又坐在了阔别十年的教室,种过地、做过工带茧的手又重新拿起了笔,参加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那次高考,我保存至今的当年的准考证记录了那个改变命运的时刻,那是1977年12月2号和3号。一个多月后,她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徒步去县城看红榜,终于在“孙山”之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衣襟被潸然落下的泪水打湿。

入校时我们班共49人,已婚的老三届大哥大姐占了30多名,未婚的只占十几名,老三届的大哥大姐都已身为人父人母,年龄最大的何璞班长34岁,已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最小的小鸿只有十五岁。全国在录取的考生中,出现了兄妹同窗、姐弟同窗、师生同窗、甚至父子同窗的奇观,我们班的孙淑兰大姐和冯小鸿就是师生关系。1977年年底我们参加的那次高考是中断了11年后的高考,恢复高考时累计考生达2000万人,最终实际参加高考570万人,经扩招最后录取27.8万人,录取率为4.9%,这是新中国高考历史上最低的录取率。因此我们77级大学生是一个大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磨练的群体,也是一个历经艰辛终于得到改变命运的群体,是一个经历了最激烈的高考竞争后脱颖而出的群体,也是一个大浪淘沙后特色鲜明的群体。这次高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而且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也绝无仅有,我们这级学生便注定成为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在饱经沧桑之后,这级学生普遍个性坚定沉毅,非常能吃苦。不会再有哪一级学生像77级那样近乎以自虐的方式来读书学习!因为我们亲眼看到了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并痛入骨髓的反思过那些曾经深信不疑的所谓神圣教条,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没有督促,也没人点名,图书馆经常座无虚席,晚自习十点以后仍灯火通明,校方不得不采取限时关灯措施,但路灯下仍不乏“凿壁借光”者的身影。记得李亚西同学的笔记十分工整,一丝不苟,确有收藏价值。我们这级学生之所以在两千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仍能坚持读书,是在文化断裂的年代仍能坚持学习。当时有金77、银78之说,大家把这个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比作金银一样珍贵。相对其他同龄人而言,我们无疑是时代的幸运儿。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文郁郡大姐,她在读了一学期左右发现自己怀孕了,但仍不肯放弃这千载难逢、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面对日益隆起的肚子,她要一边照顾自己和腹中的孩子,一边要面对十分繁重的学习任务,挺着个大肚子坚持听课,这也许是高等教育史上胎教的范例,直到预产期临近,她才离开教室,生完孩子两周左右,又出现在听课的座位上,同学们准备迎接年龄最小的同学,想起来至今让人敬佩不已!

记得当年我们正如饥似渴学习之时,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不期而至,甘肃的四所师专教育部只批准办三所,唯独天水师专没有批准。那是1979年元月16日,学校一下像炸开了锅,全校停课,顿时陷入混乱之中,同学们的情绪跌到了冰点。随之而起的学潮势不可挡,中文系的赵建平同学在台上朗诵的一首“我的自白”,声泪俱下的诉说了这届学生经过十年文革、痛失最好的学习年华,尤其是老三届同学,已拖家带口,克服千难万险,如今刚刚获得难得的学习机会,又要被剥夺!全体师生群情激愤,在天水市游行半天,于当日下午五百多名师生强行登上西去的列车,去省城兰州请愿。这件事惊动了省上领导和国务院领导,在学生于次日凌晨到达兰州时,省委主要领导在兰州饭店一楼大厅接见了全体请愿学生,传达了国务院一位副总理的指示精神,国务院原则同意批准天水师专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答应了同学们的请愿要求,正式文件择期补发。这次轰动一时的学潮得到了圆满解决,今天回头看这件事,就如同一位多子女母亲只能供养自己其中几个孩子读书,而其中一个孩子不让读书一样。母亲的难处可以理解,而孩子要求读书的心情更值得同情。如果没有这级学生当年的争取,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天水师院。

2017年5月15日上午,“庆祝国家恢复高考四十周年暨天水师院77级化学班入学纪念聚会”在师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会议室举行,来自省内外的18名校友及部分任课教师出席座谈会。班主任高翔教授和郑祖芳教授夫妇在重庆通过视频参加了座谈会,师院部分领导参加了座谈会,并对校友返校表示欢迎。同学们欢聚一堂,谈往昔忆青春,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母校有我们永不褪色的大学故事和青春记忆。40年“弹指一挥间”时光荏苒,无论离开母校多久,年轮的份量都会驻留在跷跷板的一头,腾起的是校友们追求卓越的激情,沉落的是师院人始终不变的厚重与担当。

耄耋之年的老教授参加聚会,此情此景就像几十年不见的孩子回到了父母身边,温馨之至、幸福万分,同学们的心情非常激动,虽已过了花甲之年和古稀之年,互相拥抱,忘记了年龄,畅谈四十年来的风雨人生和坎坷经历,互相倾诉、互相祝福。

冯惜林大姐当年入校时是位身体纤弱的江南美丽少妇,上大一时她的儿子上小一,如今当年冯大姐带的那个稚童已是美国华盛顿小有名气的中国精英之一。四十年来冯大姐的坎坷经历让人同情,她经历了超生二胎的严厉处罚,为了躲避计生干部的眼睛,在湖南农村老家毫无医疗设施的破床上由农村老娘婆用没有消毒的剪刀剪断了女儿的脐带。她的丈夫不堪超生带来的种种打击而英年早逝,她不仅面对丧夫之痛,又迎来重组家庭解体的沉重打击。冯大姐没有倒下,而是在逆境中勇敢的面对!用她那瘦小纤弱的身体扛起了培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发奋书写自己闪光的人生,孩子培养成才后,自己又就读了广州美院中国画研究班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课程班。如今已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让人敬佩。

苏和平同学是当年的留校生,如今已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电气工程师,在斯里兰卡、非洲及世界各地为电气工程服务。让人敬佩的是他爱人因病面临瘫痪,他没有遗弃和放弃治疗,他不论在世界哪个角落接工程,即将爱人背到那里,背着爱人在世界各地边治疗边上班,不仅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也让很多知情的外国人竖起了大拇指!四十年来母校融入我们血脉中的文化根脉不只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怎样做人。同学们表示在母校真正寻到了自己身上流淌的文学艺术的血液和根脉,母校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的过去和今天,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长河中,有我们师院学子在激流中溅起的浪花!同学们看到母校现在的发展变化,心情无比激动,感慨万千。盼望母校早日升格为天水大学,希望有生之年能抚摸天水大学的校牌,追寻我们曾经的那份担当。

老班长鱼建乐现场泼墨挥毫向母校书赠了“玉成于汝”的书法作品,冯惜林同学向母校赠送了国画作品“国色天香”,崔蕴虎同学向母校图书馆和任课教师赠送了载有自己散文作品的《飞天》杂志。

同学们还专程到天水师院旧址,寻找自己当年的足迹和身影,追忆曾经同迎寒窗黎明的岁月,游览了仙人崖和伏羲庙等名胜,追忆自己曾经挥洒青春年华的岁月。老三届的李力平大哥如今已年过七旬,仍精神矍铄,经历了“文革”的风雨磨炼,非常珍视四十年前的那段同学情谊,不辞劳苦,将同学聚会的照片全部制作成音乐相册,特别是将四十年前我们共沐操场风雨、同迎寒窗黎明的旧照制作成“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音乐相册,让因病或各种原因未能参加聚会的师生通过网络共同分享聚会盛况,让每位师生珍藏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77年恢复高考被称为中国历史发展的“拐点”,一下扭转了社会发展的势头和方向,我们由衷敬佩邓小平力挽狂澜、拨乱反正的魄力。历史不一定记得他们中的单个人的功名与所为,但一定会记得这一群体的贡献与所为。

77年恢复高考的重要意义,正是在恢复高考四十年以来所培养的人才的作为与贡献中体现出来,中国经济三十年来能如此腾飞,正是依靠通过高考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的努力与贡献。

——  The  End——

作者:崔蕴虎

崔蕴虎,男,汉族,生于1954年10月,笔名学子,甘肃省白银市人,民革党员,大专学历,现供职于甘肃省皋兰一中,高级教师。1980年毕业于天水师专化学系,曾发表数篇专业论文。爱好文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曹雪芹与残疾人》发表于《兰州晚报》,代表作散文集《故乡轶事》在《飞天》杂志陆续发表。散文《条城水烟》、《“右派”老齐》、《漫游香山话曹氏》、《黄陵漫步》、《父亲是一本书》、《条城四合院》、《黄崖滴水》、《条城长面》、《条城陈醋》、《丝绸古道话条城》、《淀浦河边》、《石頭记》等先后在《飞天》杂志发表。《故乡的云》和《活在思念中的人》在《中国报告文学》杂志发表。《条城水烟》被《西部散文选刊》转载,并获得2012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条城四合院》荣获2013年“华夏情”全国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入编《华夏情——全国诗歌散文精品集》(2013卷)。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白银市“红楼梦学会”会员。

近期热读
1
夜话晨语不懈怠 ——《乌金峡夜话》自序
2
《乌金峡夜话》序  大河侧畔闻涛声
3
看见父亲
4
君子萝卜
5
搭梢子(五)深山之夜
6
搭梢子(六)激情的早晨
7
搭梢子(7)老“县长”和梢娃子
8
搭梢子(8)红嘴“嗄儿”
“写留言”
跟老魏进行互动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