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丨怎么看涉传染病微信群传的消息

我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或许会对你再次认识、了解传染病疫情有一些帮助,而不仅仅限于这次新冠疫情。

简单地讲,传染病就是一种致病性病毒或细菌,经过一些途径,到达了人体内,造成了疾病,甚至死亡。

传染病流行,有三大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很好理解,就是体内带有传染病病毒或细菌的携带者,可分为发病者、携带者,以此次新冠肺炎为例,主要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携带者;传播途径就是病毒或细菌通过何种方式从一个机体到达另一个机体的路径,有粪-口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性方式传播等,总之都要通过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易感人群,是指因为年龄、抵抗力等个体差异因素造成的某一类人群特别容易感染。

因此,防控传染病疫情,特别是已经出现较大规模流行类似新冠肺炎这样的传染病,就要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向上精准施策,也就能理解当前各地采取的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举措。

一是控制传染源。毫无疑问,就是要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那些无症状感染者控制隔离起来,让他们通过治疗彻底康复而不再携带病毒。实际操作过程中,确诊病例较为明显,也很好控制,只要隔离在定点医院,专门治疗即可,难的是要寻找出那些没有表现出症状,却携带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

因此,这就需要对已经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社区流调和溯源,这里面需要注意区分一个问题,密切接触者只是怀疑对象,而不是已经确诊的携带者。事实上大部分密切接触者最后的核酸检测结果都会成为阴性,我们需要对一些微信群中因过度担忧而错将密切接触者传成确诊患者的言论保持警惕和甄别,因为很多这类谣言都是这样被一步步传成真的,不仅无法帮助社会客观认识新冠肺炎的疫情形势,还会因一时冲动误传谣言而受到法律惩罚,而这种情况原本应该避免。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有隔离和消毒,使易感人群接触不到传染源。为了以防万一,在社区流调排查到确诊病例轨迹和密切接触者轨迹之后,卫生防疫部门往往会全副武装,对其住所、房间、工作地点进行全方位消杀工作,我们很多网民因为缺乏传染病社区防控方面的专业知识,会被医务人员全副武装前往宾馆、住宅的架势“吓到”,拍摄一些冲击度较大的现场短视频,将消杀工作的常规处置误当成“已有确诊病例的证据”加以社群传播,增加了一些本不存在的话题讨论。

当然,公众的这种心情应当充分理解,也正是因为这样,有关部门更应该加强传染病方面专业知识的科普力度,让更多网民慢慢习惯这种消杀操作,可以大大降低网上类似视频被误读错读的可能性。

三是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还是疫苗,其他的比如少去人多的地方、保持运动提升抵抗力、合理饮食睡眠充足等等。目前,高危人群已经开始在接种疫苗,但效果可能并不会如想象中的那么好,这种情况下,少出远门、少去人多的地方成了性价比比较高的方法,这就能理解市教育局为何要发那份原则上不离开宁波大市的通知。

虽然是因为我国发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才引起了全世界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视,但事实证明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在前两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已经在其他国家潜伏传播,与人类之间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接触和磨合。

因此,从传染病宏观形势看,新冠肺炎的病死率、发病率等评价指标都不会再像当初武汉爆发流行时的那么严重,也不可能会像一些网民说的绝症、瘟疫那么令人恐惧。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可以听之任之,而是告诉我们进入防控新阶段后,要用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心态去看待疫情防控,保持科学的定力,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这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的疫情防控战。

回到对这条微信的看法,还是以下观点,供参考。

一是即便为真,也只是对密切接触者的社区流调,如果刚好有轨迹重合,可以自行前往进行核酸检测,花不了十分钟。

二是引发讨论传播很正常,因为全球5000多万确诊患者的大形势下,国内同样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三是不要将此误传为“确诊病例轨迹”谣言,这完全是两码事,也容易引发社会恐慌,需要注意。

四是距今已有16天,随着时间推移,中标概率在持续降低,审慎的关注是个好习惯。

(0)

相关推荐

  • 北京新增3例京外关联本地确诊病例

    [8月4日0时至12时#北京新增3例京外疫情关联本地确诊#]8月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31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 8月4日0时至12时,北京市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公共卫生展望

    引用本文:李立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公共卫生展望[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 网络预发表. DOI:10.3760/cma.j.cn112338-20210415-00321 ...

  • 儿科常见传染病【转载】

    儿科常见传染病 发表者:李恒涛 3649人已读 儿科常见传染病 分二类:病毒传性染病.细菌传性染病 一.病毒传染病常见有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1.       麻疹 潜伏期:9 ...

  • 舆评丨要看清郭敬明、于正道歉文案背后的公关痕迹

    今天,郭敬明.于正相继通过社交媒体途径向庄羽.琼瑶发表公开道歉信,持续"刷屏"微博微信等互动环节,成为2020年最后一天的最热话题. 我注意到网上有一种声音,以强烈声援郭敬明.大力 ...

  • 舆评丨怎么看国航牛宇虹舆情?

    好吧,谈谈国航牛宇虹. 讲真,这个热点来得有些突然,所以当有后台留言希望分析牛宇虹舆情时,我有点茫然,甚至还不知道牛宇虹究竟是何方神圣. 后来通过百度.微博.搜狗等引擎工具针对性搜索,再辅以微热点舆情 ...

  • 舆评丨“15秒被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最该刷这些人的屏

    今天网上最热的话题,莫过于宁波江北公布的出门买菜未带口罩15秒被感染和杭州卫健委发布的药房门口吧台未带口罩近距离共同驻留50秒被感染这两起肺炎疫情确诊病例活动轨迹信息.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这几日连续刷屏 ...

  • 舆评丨要吸取这个微信公号的教训

    昨晚,一个叫"甬通"微信公号发布的关于宁波市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不实信息在不少微信群里传播,引发了线上线下的许多讨论. 事情当然是假的.因为除了宁波版本外,网上还出现了"台 ...

  • 舆评丨上海车展特斯拉过激维权事件处置建议(二)

    果然,在人民日报.新华社.新闻联播等权威党媒连续发声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等监管部门集中表态的压力下,特斯拉终于因为个别高管的侍权傲慢而付出了声誉代价,而在我看来这一切原本可以避免. 中国对所有跨 ...

  • 舆评丨“媚日”大V登上讲台讲坛的深刻教训

    讲台讲坛作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重要阵地,涉及意识形态领域根本性问题,主讲人的政治立场.思想倾向.主讲内容等情况,都要经过十分严格的前置审查报备,特别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显得更为重要. 这 ...

  • 舆评丨要注意防范全民力挺华为鸿蒙主流舆论伴随的潜在风险

    自昨日晚间华为正式官宣HarmonyOS操作系统问世消息以来,随着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央媒及各大商网推转传播,鸿蒙话题持续刷屏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热门话题. 分析认为 ...

  • 舆评丨以宁波鄞州为例探索“网红宁波”城市宣传新路径

    自近年来宁波城市形象宣传工作被摆到越来越重要位置以来,微博.微信.抖音.西瓜.火山.B站等新媒体平台上涉万象汇.印象城.东部新城.东裕夜市.十里街区.和丰纱厂旧址老街.万象城摩天轮.梁祝公园.前童古镇 ...

  • 舆评丨“H&M”们反华的背后

    昨晚,瑞典知名企业H&M因恶意捏造我新疆"强迫劳动""宗教歧视"等政治迫害议题,"停止使用"新疆生产棉花引发全网愤慨,被推上话题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