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针灸之原穴深度解析(收藏版)

1.太渊穴

手太阴肺经之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太渊,手太阴肺经第9个穴,肺经的原穴,五输穴的俞穴,五行属土,其性从甘味,其用为缓,缓和酸味之收敛,补肺气。又是脉会穴(《难经》)。位于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出自《灵枢·本输第二》)

释字:太者,《广雅》:“大也。”渊者,《说文解字》:“回水也。”也就是打漩涡的水。一般解释为是大的漩涡,是由于此穴又是脉会穴,意寓气血旺盛。

太渊又是脐的别名,梁丘子注引《玉纬经》云:“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崑崙,一名特枢。”又有《云笈七签》卷十八:“经曰:‘脐者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崑崙,一名特枢,一名五城。’”太渊是脐的别称,脐字在《说文解字》中称为“肶脐也”。《正字通》云:“子初生所系也。断之为脐带,以其当心肾之中,前直神阙,后直命门,故谓之脐也。”可以看出古人认为“太渊”一词的意义非同寻常,该穴有“主人之命”之功效。太渊穴的作用应该与脐带类似,脐带是连接“神阙”和“命门”的纽带,它的功能直接关系到人,是因为太渊穴为肺经的原穴,主一身之气。

《难经》中将太渊穴定为脉会穴,《四十五难》曰:“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胰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鬲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脉动是由气和血共同完成的,气行则血行,肺藏气,为气之根,主一身之气,自然也就推动脉中血气,所以,脉会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穴,是指肺气行,则脉搏动而推动血液运行。

太渊又位于寸口脉的寸脉,在“寸关尺”三脉中,“关”位居脉之中,“关”以上九分属阳为“寸”,“关”以下一寸属阴为“尺”。寸脉主一身之气血运行,气行血行而主一身之脉动。太渊又是肺经的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曰:“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一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在矣。”《难经·六十六难》阐述原穴的意义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因此,临床上太渊应为补气行血的要穴。应适用于一切脉动失常等疾病。下面是经文当中有关太渊穴的应用条文: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上临少阴少阳,火措际冰泉涸,物焦藁,病反渗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星。”

《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

2.大陵穴

手厥阴心包经之输穴、原穴

手厥阴心包经的第7个穴,原穴,俞穴五行属土。其性从甘味,其用为缓,缓和酸味之收敛,补心气。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释字:大者,《说文解字》:“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陵者,《说文解字》:“大阜也。”《玉篇》:“冢也。”《齐语》:“陵为之终。”《注》:“以为葬也。”

陵、墓、冢、坟是人死了以后的葬身之处,由于人活着的时候的地位和财富多少不同,死后所建的坟墓的大小形状也不同。“陵”是指帝王或诸侯的墓地,也称作园陵,北京有明代皇家园林的十三陵,河北有清代皇家园林东陵,陕西有秦始皇陵等,陵的山坡规模比较大,占地也比较多。“坟”是指高出地面的土堆,后指埋葬死人的地方。“冢”是高坟的意思。“墓”是现代人用得最多的坟墓,墓一般是平的,不高于地面,上面多有立碑。坟是在墓上还堆起一个土包,以做标记。冢是比较高大的坟,能建高大的坟墓之人,身份地位当然也是比较高的。

既然大陵有皇陵的意思,说明心包与心相关,“陵”是外在形式,或者说是藏身之处的外壳,皇帝住在其中,在外面堆起一座高高的山坡,显示出皇权的威望。

大陵穴是在所有阴经原穴中唯一称为“大”的,其他的原穴都称为“太”,说明心包经不是脏腑,还不能与其他五脏相提并论,心包是心气的外在表现。

大陵穴是心包经脉的原穴,心包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心包不是一个独立的脏腑,五脏六腑是阴阳关系,不能出现第六个脏。“心包”《黄帝内经》中也称为“心主”,其功能和心的功能基本上是一样的,心在内为根,“心包”在外为心气的表现形式。经曰:“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喜乐是心的情志,心气所化生。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古人认为君主是不能生病的,心脏位于人体的最深层,一旦心病了,病人必死无疑。因此,所有跟神志有关的病症都由“心包”来承担,而且《灵枢》经有心经脉,但五俞穴中没有心经的穴位,心的经脉上的穴位只有一个就是络穴通里穴,其实通里不是普通的穴位,而是络脉,经文称之为“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这里还涉及什么是穴位的问题,关于穴位的实质问题我在后面的内容中会讲到,这里就不再深入探讨了。心包经的穴位,是心气的外在表现,一般来说心气的失调,主要选择心包经的穴位治疗,如果是心脏的失调,古人认为就是死症了,不过现代针灸还是可以选用心经上的穴位治疗。《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记载:“黄帝曰:手太阴之脉,独无俞,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入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

3.太冲

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

足厥阴肝经的第3个穴,是肝经的原穴和俞穴,属土。其性从甘味,其用为缓,缓和肝木酸味之收敛,补肝。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第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即是此穴。

我们已经知道了,太者,大也。“太”除了大的意思以外,还有“老”的意思,或者是第一个的意思。古人将皇帝他爸称为太上皇,今天俗称老年人为老太太等。

释字:冲者,《说文解字》:“涌摇也。”又《玉篇》:“虚也。”《老子·道德经》:“大盈若冲。”又《广韵》:“和也,深也。”《萧悫诗》:“重明岂凝滞,无累在渊冲。又飞也。”根据《新华字典》的说法,“冲”这个字有两个含义,第一是冲向上的意思,第二是虚空、平和、深藏的意思。因此可以解释为虚空的上冲,是无形的气的正常运动形式。如果是有形的物质上冲就是一种病态,例如,临床上有奔豚病,有水气凌心的诊断,都是由于有形之邪上冲所致。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冲气是天地阴阳之气的交合,道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就是天地,天地之气的升降转化就生出了“三”,也就是生命。总之,太冲是指天地之气的升降运动,以及彼此相互转化的意思。太冲是静中有动的运动形式。以下是《黄帝内经》对太冲概念的描述。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冲的所在地又称之为少阴,可以看出,太冲与少阴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又《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这里提到了太冲脉,也就是冲脉,冲脉位于督脉与任脉之间,督脉属阳,任脉属阴,冲脉为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转化而成,同时冲脉内藏精血,可以看出,太冲的实质是生命的动力之源,女子能否有生育能力,完全取决于“太冲”的盛衰。《黄帝内经》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又有“冲”为血海的注释。《淮南子·诠言训》曰:“故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穷,聪明虽用,必反为神,谓之太冲。”这段文字给“太冲”下了一个定义,“太冲”是形与神的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结果。

太冲穴作为肝经的原穴,临床上主要作用是调节肝的气血阴阳的失调。太冲穴既是原穴,又是俞穴,五行属土,阴经土穴的性质应甘味,有缓急的作用。太冲穴的功能主要包括:疏肝理气,柔肝养血。治疗因肝气郁滞所引起的肝风内动,以及血虚生风的病症。如果伴有肝郁化热的症状,最好配上肝经的荥穴行间穴,胆经的荥穴侠溪穴,手少阳三焦经的液门穴等,在疏肝理气、养血柔肝的同时还可以清肝热。

4.太白穴

足太阴脾经之输穴,原穴

足太阴脾经的第3个穴,是脾经的原穴和俞穴,属土。其性从甘味,其用为缓,缓和酸味之收敛,补脾气。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释字:“太”字在阴经的原穴的名字广泛地使用,“太”代表原始和初始的意思,也就是脏腑精气的源头。白者,《说文解字》:“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出者阳也。入者阴也。”

太白原本是金星的意思,金星与水星一样位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内,是地内行星,故金星有时候是东方晨星,有时候是西方昏星。《诗经·小雅·大东》有云:“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我国古代称金星为“太白”,《石氏星经》曰:“太白者,大而能白,故曰太白。”太白穴作为脾经的原穴,其特点与其他原穴相同,都是有甘缓的作用。脾土多湿,甘缓对于脾土阳气的作用不是很大,或者说甘缓对于脾土来说应该偏于补脾气阴,对于脾气虚而燥的病人尤为适宜。由于脾的功能是运化水湿,脾喜燥恶湿,针对脾土的治疗也多以健脾利湿为常法。太白穴对应色白,偏于益气滋阴,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上不太常用的原因之一。不过此穴应该对补肺气、润肺阴有帮助,有报道用太白治疗咳嗽效果较好。下面是《黄帝内经》当中太白穴的临床应用的有关条文:

《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明脉之权也,死。”

《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5.太溪穴

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原穴

足少阴肾经的第3个穴,是肾经的原穴和俞穴,属土。其性从甘味,其用为缓,补肾气。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释字:溪者,(溪本作谿)《说文解字》:“山渎无所通者。又水注川曰谿。”《尔雅·释水》:“水注川曰谿。”《疏》:“杜预曰:谿,亦也。李巡曰:水出于山入于川曰谿。宋均曰:有水曰谿,无水曰谷。”

“溪”的本意是指水溪在山谷中,但是这个水不能出山谷,应该可以理解为流动的水,但是藏于山谷中。“溪”往往都与“谷”相连,“溪”与“谿”同,因此有“有水曰溪,无水曰谷”之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太溪的本意应该是有水的山谷,水藏于山谷中,此水与肾精相关,同时有精化气的意思,因此,太溪有补肾气的功能。而与太溪相邻的穴位,肾经第2个穴然谷穴,就是无水的山谷,然谷穴主藏精,所以无水。相对来说太溪是以精化气,补肾气为主。太溪穴在《黄帝内经》中的临床应用如下:

《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厥心痛,痛如以推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

6.鸠尾穴

任脉之络穴

位于脐上7寸,剑突下半寸。膏之原,出于鸠尾。《左传·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注》:“心下为膏。”

7.脖胦穴

即肚脐。肓之原,出于脖胦。《说文解字》:“心上鬲下也。”《左传·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注》鬲也。《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

膏在心下,肓在心之外;膏之原出于鸠尾穴,肓之原出于神阙穴(脖胦)。当一个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时,中医称之为病入膏肓,就是指病入心脏的周围了,病情就非常危险了。鸠尾穴主心精化气,是心气在体表的位置;脖胦穴主心的藏精,心精收藏也就是藏神。

总之,原穴有12个,分别来自肝、脾、肺、肾和心与心包,出自五对阴经和任脉。五对阴经的原穴同时也是俞穴,五行属土,其性对应甘缓,土应水谷精微,其功能主稼穑,原气源于五脏之精化气,其功能藏精化气以从其根。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