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长满红色疙瘩,我仿佛变成了一个“毒人”

2021年4月3日,清明节前一天,我从深圳回老家祭祖。爬山前一晚,由于乡下地方没有空调,天气炎热,当天很晚我才入睡,休息质量更是一言难尽。
4月4日,清明节当天,一大清早我们就出发,祭祖、爬山、锄草……大汗淋漓,筋疲力尽。在爬山的过程中,我看到一种鲜艳诱人的野果,出于好奇便伸手摘了几个来尝尝味道,当天也没有什么异样的表现。

山上发现的野果,后来查了叫“藤葡蟠”。| 作者供图

4月5日,起床后我感到下颌一阵酸痛,全身肌肉也有酸痛的感觉,手指、脚趾渐渐开始有些痒。我以为是太过劳累和户外蚊虫叮咬所致,加上自己并没有特别不适,便没有在意。下午回到深圳之后,晚上还去外面吃了个椰子鸡。

我的手脚出现了痒痒的红疹

4月6日是工作日,早上睡醒后,我发现自己手上起了凸起的红色疹子,脖子、后背也开始痒,还有些红点,但看起来不是太严重,我就去上班了。同事们看到后纷纷叫我去医务室,医生看了疹子后说我应该是过敏,给开了几粒氯雷他定。我按医嘱吃了药之后,红疹和发痒并没有得到改善。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我赶忙回去休息,心想着睡一晚应该就好了。
4月7日,起床后发现疹子竟然越来越多——手、背、肚子、脖子上都有,而且越来越红,面积越来越大。我心想完了,赶紧请假跑去附近医院看皮肤科。

背上也开始长红疹。| 作者供图

到了医院,医生看了看我的手,问我有没有被虫子咬、有没有过敏,我都一一否认。医生初步判断应该是手足口病,但手足口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孩儿,从经验来看,我这个快30岁的人得了手足口病实在是有些难得。
医生给开了化验单,还让我去做了梅毒、艾滋等检验。结果出来后,还真是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

检验结果提示肠道病毒71型IgM阳性。 | 作者供图

医生说手足口病有传染的风险,让我居家隔离,同时给我了开抗病毒药等。当天吊完水回家之后,我心里安定了许多,并以为疹子很快就会消下去。

输液的右手上有明显的红疹。 | 作者供图

4月8日,起床后我发现疹子不但没少,反而更加厉害。背部、脖子、屁股上的疹子越来越多、更加密集,而且疹子有明显的增大及凸起。
我去找医生:“为什么我好像越来越严重了?”
医生看了看我身上,眉头微皱,说没见过如此严重的成人手足口病,于是写了转院说明书,让我转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说它是深圳市感染科最好的医院。
当时我就慌了,心想这么严重吗? 顾不上别的,便匆忙打车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接诊医生问了我的情况、看了检验单,又问我有没有发热、头晕等症状,我都没有。医生略显迷惑,在电话请教过这方面更有经验的医生后,给我开了1瓶止痒的炉甘石洗剂和2盒抗病毒药,嘱咐我回去好好用药。
就这?我不安地问了下医生:“不用住院吗?要回来复诊吗?”医生说没有发热、头晕的话不用复诊,吃药就行,大概一周后就会好。
我半信半疑地回家了。此时的我感觉身体快要长满红疹,出门去医院时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怕别人看见了会十分恐惧。

全身红疹,我感觉

自己变成了“毒人”

回家后我就和女朋友分房睡,每天躺在沙发上,听医生的话静待好转。

我的手指已经肿到不能握紧拳头,由于指腹起泡,我手机玩不了,电脑更是没法碰。白天的时候并不会特别不适,但到了深夜两三点时,我就会被浑身的疹子痒醒,尤其是手指、脚趾,会特别痒和胀痛,必须起床涂炉甘石。嘴唇周围也有零星几颗疹子,口腔内部还有一些疱疹,好在不影响吃喝。

看着曾经光滑的皮肤长满“毒疮”,我心情十分低落也十分自卑。短短几天内,我感觉自己完全变了一个人,更害怕自己会从此变成“毒人”,不能出门见人。由于害怕传染给女朋友,我都不想让她碰到我。
4月9日~10日,疹子数量达到巅峰——全身上下到处都是,甚至“小兄弟”也未能幸免。摸上去,全身都是“疙瘩感”,有的疹子破了还会冒水。

4月9日开始疹子泛发。 | 作者供图

我的后半面身体成了这样。 | 作者供图

我的前半面身体也没好到哪儿去。 | 作者供图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除了嘴角的一两个疹子,我的脸颊还是好的。颜值虽然得以保存,但内心真的太自卑了,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可能根本无法理解这是怎样一种心理恐惧。

这几天里,吃药感觉也没什么用。皮肤越来越红肿,破溃得也更厉害,我甚至不敢洗澡,买了碘伏消毒皮肤,每天涂几次,几天内就用掉了好几瓶。
4月10日后疹子没有怎么增多了,有些疹子开始结痂。
患病期间,女朋友每天下班后回来给我做饭,还帮我涂碘伏。她不怕被传染,不害怕我溃烂的身体,整个患病期间我非常低落,幸好有她的悉心照顾和陪伴。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女朋友一直和我一起生活,她没有被传染,也许能说明免疫力正常的成人一般是不会感染手足口病的。

   皮屑像落叶一样掉完,

我终于重获新生

4月11日,我的疹子开始有些好转了,虽然晚上还是会痒醒,但那是可以忍受的程度,不需要再涂炉甘石洗剂了。

红疹开始慢慢好转。 | 作者供图

4月12日以后,我就没有再长新的疹子了。这时候除了手指、脚趾还比较胀痛、有点痒,身体其他部位基本上不痒了,大部分疹子也结痂了,随后一点点形成皮屑脱落。期间我一直躺在家里没有动,女朋友晚上会拉我出去走动走动,说这样才能好得快一些。

4月12日,手上红疹已经不再继续增多。 | 作者供图

4月14日背部结痂掉皮。 | 作者供图

4月15日,到这时,我已经十天没有上班了。虽然不上班很快乐,但生活压力不会因此消失,因此我还是回去上班了。但上班过程也并不顺利,因为我只要动一下,衣服里面就会掉出大量的皮屑,那感觉就像秋天的落叶一般。

工位椅子上都是皮屑。 | 作者供图

这样的“掉皮”持续了好几天,全身的皮肤仿佛是被烧过一样,重生阶段要先蜕皮,我终于要好起来了。
随着皮屑一点点脱落,我的皮肤慢慢恢复光滑,但是却留下了满身的色素沉淀。哪怕三个月过去了,身上依然还有一块一块的深色印记。

7月10日身体还有色素没消退。 | 作者供图

蜕皮重生后的反思

人总是这样,身体好的时候,我们会完全忽略躯干、肢体和内部器官的存在;当它们出问题了,我们才一下子意识到健康身体的重要。
我认真回想了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得这么严重的手足口病,也许是吃了山上不干净的野果,触发了生病的“开关”;也许是因为长期的工作压力,加上短期内休息不佳,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
这次患病其实也是提醒我,需要劳逸结合、注重身体、好好锻炼。希望大家也要好好注意身体,工作再重要,也没有身体重要。

医生点评

段艳坤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 主治医生

作者文末自诉平日工作压力较大,清明节要返回老家,经历了长途奔波后,在老家又因天气炎热导致睡眠质量不佳。上述几个因素的叠加可能造成了免疫力下降,为作者后面的发病创造了前提条件,因为病毒感染性疾病,大部分都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发病的。

作者认为吃了不干净的野果是发病的起始点,这个可能性较低。他在进食野果后第二天就开始出疹,而病毒感染性疾病通常有一个潜伏期。手足口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5天,而且一般是患者、隐性感染者之间的接触传播及呼吸道传播。

结合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作者应该是在返回老家之前就已经接触到了肠道病毒71型,只是在经历了一个免疫力下降的过程后,在老家发病。当然,作者在文末提到的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及锻炼以保持良好的的免疫力对于预防疾病很重要,该观点还是非常正确的。

作者积极就医是值得肯定的,手足口病是一种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疾病,因此在确诊为该疾病后应该戴口罩、尽量穿长衣长裤,避免出疹部位的暴露及疱疹破裂导致疱液内的病毒传染给环境中的其他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手足口病传染性很强,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黏膜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接触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及医疗器具均可感染,污染的手更是传播的关键媒介。作者这一点做得很好,确诊之后出门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哪怕出发点是“怕别人看见了我会十分恐惧”,也可以算是歪打正着了。

作者认为其女友免疫力正常不易感染的观点也不正确,事实上人群对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只是隐性感染与现症感染之比为100:1,而隐性感染者实际上是重要的传染源,是可以造成疾病的传播扩散的。居家隔离的措施其实可以做得更好,不仅要分房睡,患者的所有个人用品还应彻底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液或者煮沸,并避免交叉感染。躺在公共空间的客厅沙发是不合适的。

治疗方面作者遵医嘱居家隔离、使用了抗病毒药物,并且坚持使用碘酒消毒皮疹,这既可以灭活病毒也可以避免破损部位的感染,是非常正确的。

最后,作者在发病后10天左右就返回了工作岗位也是不甚合适的,建议是隔离至发病后半个月左右。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天然呆

编辑:元气洋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