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就是一颗红色的种子

2009年5月1日,歌剧版《青春之歌》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首演。主演金曼(右四)和戴玉强(右五)在演出中。资料图片

我先接触的是电影《青春之歌》,深受感动之后详细阅读了原著小说。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经典文艺作品的陪伴和滋养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生命也因为这些作品而深深地埋下了一颗颗红色的种子。

青年时期对《青春之歌》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尤其对电影中扮演林道静的谢芳老师印象深刻。她在出演这部电影之前是一位歌剧演员,在电影中成功演绎了一位知识女性从懵懂少女到坚定成熟的共产党员的转变过程,让林道静成为我们这代人心目中的榜样。可以说《青春之歌》对我的艺术之路是有重要影响的。

2009年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当时我着手筹备成立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我们计划推出一部中国原创歌剧。那时,我正在寻找和发现“中国歌剧本来的样子”,对我心目中“中国歌剧的气质”进行最初的描画。我们梳理出30多个人物和故事,而将《青春之歌》作为发轫之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青春之歌》与北京大学紧密相关。它讲述的是抗战前夕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各大高校大学生们在共产党领导下发起抗日爱国运动的故事。可以说《青春之歌》蕴含的精神和五四精神、北大精神一脉相承。由北京大学创作这样一部歌剧作品,再现那个时代“红楼”故事和学子风貌,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义。二是成立歌剧研究院,我把培育全面发展的中国歌剧人作为初心和使命。这部作品也充分彰显出育人价值。每个大学生都是正青春的年纪,都在面临自己的青春选择,而《青春之歌》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青春”和“选择”这两个关键词。它反映的是青年选择将自己的命运同民族危亡和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在歌剧中被肯定和强化,实际上也体现了我们的选择,即通过歌剧艺术表现这个选择过程,实现春风化雨、入耳入心的目的。

歌剧艺术拥有自身的规格与标准,不是快餐,而是盛宴,是需要团队作战、集体呈现的艺术形式。我们坚持工匠精神,坚守艺术品质,进而努力营造中国歌剧的良好生态环境。歌剧《青春之歌》历经八次修改,每一次都投入大量的心血,在质量上不断得到提升。其中林道静的咏叹调“崭新的世界”“永别了,我爱的人”,卢嘉川的“看青春中国如喷薄日出”,余永泽的“静,我爱你”,女二重唱“快乐的小鸟”,男女声二重唱“拨开云雾见青天”等都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

除了主演歌剧《青春之歌》,我还主演过歌剧《江姐》。这些红色经典的一个共性特征就是主人公富有崇高的人格风范。英雄主义始终是人类的主流精神。我们的红色经典就是英雄主义精神的一种表征。江姐和林道静都是女性,有着共同的信仰,并且愿意为自己的信仰献身。不同的是,江姐是成熟的共产党人、革命家,而林道静是刚刚接受进步思想、正在走向革命道路的女青年。所以我曾经说过:“江姐的十年前是林道静,林道静十年后是江姐。”她们身上有着一以贯之的气质和精神。

制作和主演歌剧《青春之歌》,让我深刻认识到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自己应该走哪条路,认准什么方向。从歌唱演员到演出歌剧再到制作歌剧,是我个人艺术生涯的一个历程,一直不变的是我对艺术的执着热爱。这种历程背后,实际是我的一种思考:作为一位艺术工作者要有对国家文化与时代潮流的敏感和判断。现在我们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对美好、对幸福的期待呈现出新的文化需求,我们就要努力奉献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文艺作品,培养真正有能力、有情怀、有理想的合格人才。

对于我个人而言,如今从事歌剧表演与歌剧制作,更重要的因素是我的双重身份。一个是文艺工作者,主要任务是不断地向广大观众奉献优秀文艺作品。另一个是艺术教育工作者。艺术的传承需要口传心授、言传身教,通过建立应用型教学平台,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得到专业学习,并通过实践更快地成长,服务于艺术的创造,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发展需要。这两种身份赋予我的是使命和责任,也是初心更是本分。

中国歌剧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一路同行。我们创作的歌剧《青春之歌》《宋庆龄》《钱学森》《为你而来·王选之歌》《北大1918》等就是对我们党和国家重要发展阶段的一份艺术呈现,也是对英模人物的一次集中致敬。我们努力用中国歌剧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化风采,弘扬伟大精神。

近期,我们在北京大学举办“百年回望——中国歌剧的红色基因”校园思政展。展览选取《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中国经典歌剧和《青春之歌》《北大1918》等北京大学原创歌剧,全景式展现中国歌剧与“四史”一路同行的发展印记。我们希望在社会上树立“歌剧+美育+思政”的理念,并将展演活动不断推向全国大中小学和贫困山区,让红色精神生根开花,实现立德树人、美育化人的行动目标。下一步,我们将推动《青春之歌》《为你而来·王选之歌》《北大1918》以及新创作的歌剧作品,以不同形式走向社会、走进校园,把我们的“中国歌剧梦”更好地融入“中国梦”,尽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作者:金曼,系歌剧《青春之歌》主演兼出品人)

(0)

相关推荐

  • 《青春之歌》:将青春融入时代的洪流

    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青春之歌>电影连环画册.小说封面.林道静扮演者谢芳的电影剧照.(制图:蔡华伟) "要找个人的出路,先找民族的出路." 这是杨沫小说<青春之歌& ...

  • 陈镜依出演话剧《青春之歌》 致敬为中国崛起而奋斗的先烈

    近日,话剧<青春之歌>在中央戏剧学校演出,由陈镜依等中戏学生出演,该话剧改编自杨沫同名小说<青春之歌>.讲述了以林道静.卢嘉川为首的学生们在国家危难之际,不向黑暗势力屈服,并在 ...

  • “林道静”85岁了,曾是大众女神,晚年活成这样……

    在中国经典影片中 不少老演员因角色 而走入观众深深的记忆中 林道静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饰演者叫谢芳 年轻谢芳 老年谢芳 01 谈起谢芳,应该说知道的人很多,她是中国电影新时期知识女性的代表,堪称饰演知识 ...

  • No.1457 想什么,就来什么……(2)

       2 同样是春节前,读了<读库>上安枫的文章,写了点小文字,发在"读书当玩".其中有关于杨沫家的相关事情. 杨沫,写了<青春之歌>.激起了一代人的青春选 ...

  • 父母应该去看看孩子的工作,如果有机会的话 | 唐韧

    大概三十年前,父亲从北京到南宁来看我.那是他第一次来南宁,我们带他玩玩溶洞,喝喝早茶,找各色小吃给他尝新鲜.他蛮高兴. 有一天,他笑眯眯地提出一个要求:"我可不可以--去听听你上课?&quo ...

  • 【北上广诗刊】No.71386期B版||再唱青春之歌 ​文/李长生

    shenzhenliterature 深圳诗选 欢迎阅读 <深圳诗选><北上广诗刊>平台属于<北上广文学>的子平台,是前沿文学,也是先锋文学,更是当代最现代之文学! ...

  • 怎样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这场报告讲透了......

    "知党首先要知史,爱党必须得知党.只有了解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年究竟是怎样走过来的,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才能培厚爱党护党为党之情.筑牢信仰信念信心之基." 5月7 ...

  • 电影|青春之歌

    来源:学习强国  1905电影网

  • 神山脚下奏响青春之歌

    中国西藏网讯 在脱贫路上,涌现出一大批90后"扶贫战士".他们从高校毕业后走进大山,成为脱贫攻坚路上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扶贫战士"米普生于1993年,用自己 ...

  •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青春是首歌,跳动的音符见证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因为年轻,才会朦朦胧胧地彷徨于人生驿站的岔路口,常常因此而迷茫!因为年轻,注定经历坎坎坷坷,未经世事,印刻许多沧桑的伤痕.因为 ...

  • 【时评新论】传承红色精神 奏响青春之歌

    青春如日出之阳,充满热情和能量:青年如雏鹰振翅,志在翱翔于九霄. 今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回望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的历史.在这个 ...

  • 听!这是两代人的青春之歌

    听!这是两代人的青春之歌

  • 【班级故事】五四青春之歌

    班级故事 五四青春之歌 写在前面 后天迎来高三最后一次正规大练习--三练.之后就是高考前的热身练和最后的冲刺了. 今天是孩子们在高中度过的最后一个青年节,曾经我们一起歌唱过,曾经我们激扬文字里叙写过青 ...

  • 青春之歌相册(青年圆舞曲版)

    <青春舞曲>由西部歌王王洛宾演唱改编,他不曾想到的是,这首当年从卖葡萄干的维吾尔商人,口中记下的歌曲,竟有着如此强劲的生命力.它的旋律一直流传至今,依然青春不减! <青春舞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