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和辽签订《澶渊之盟》,为何在河南濮阳?
在宋朝历史上,北宋和契丹辽国签订《澶渊之盟》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决定了宋辽两国之后百年的和平共处。这么重要的盟约,为什么要在如今河南濮阳这个地方签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河南省濮阳市,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按顺时针方向分别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济宁市、菏泽市,河南新乡市、安阳市,河北邯郸市相邻。濮阳属于黄河下游地区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经常看地图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濮阳市的范县、台前县像一个人的一条腿一样踹向山东,这和当年治理黄河水患时区划变更有关,暂且不表。濮阳市不是很大,辖华龙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1区5县,面积约4188平方公里,人口约361万(2019年)。濮阳市虽然不大,而且也很低调,但是濮阳是个非常有历史的地方。
濮阳,古称帝丘,光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不简单。上古时期地处河济平原的濮阳一带,很早就有人类活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活动的交接地带,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仓颉就是今濮阳市南乐县人。濮阳有“颛顼遗都”之称,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也曾以此为都,名帝丘,东濒上古大泽雷泽,城址位于黄河故道金堤河的南岸,即今濮阳市濮阳县东南部的五星乡高城村的高城遗址。
濮阳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北岸而得名。古濮水是“四渎”之一济水的一条分合支流,上游在今封丘县城西南从古济水(今小清河)分出,大致沿现在天然渠走向至长垣市赵堤,又沿回墓沟方向进入今濮阳境内,往东北方向横穿濮阳县全境,之后从范县东出进入山东省境内,又汇入济水。濮阳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曾做过卫国都城,是卫国的中心城市。史书记载“秦始皇徙卫君角于野王,置东郡,治濮阳县,蹼水逸其南,故曰濮阳也。”
濮阳周边环绕的水系及濒临黄河的特殊地理位置,也使该地成了一处水陆发达的重要交通战略枢纽。尤其是到了战国时期,赵、魏两国迁都之后,濮阳成了卫国连接大梁与邯郸的必经之路。到了秦汉时期,濮阳的地理位置显得更为重要,地处于司隶、冀州、兖州的交界地带,成了控扼三地的交通咽喉。汉朝时期黄河曾从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汉武帝曾派十数万人堵口救灾却未能成功。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指挥,最终堵住瓠子决口。一代帝王亲自带人救灾,这在古代是不多见的。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占据兖州。曹操之父曹嵩在探亲途中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张闿所杀,曹操发兵徐州,但后院起火,陈宫与和兖州本地势力的代表人物——陈留太守张邈一起暗中联络吕布,在兖州发动叛乱。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大战百日,差点被擒,不过最终还是拿下了濮阳,因为这里对他太重要了。
图-幽云十六州
唐朝时在濮阳置澶州,澶渊县也因避李渊之讳而改名澶水县。到了宋朝,在此置澶州澶渊郡镇宁军节度,俗称澶渊,就是宋辽签订盟约的地方。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之时,北方的防御屏障---幽云十六州早已落入契丹辽国之手,辽军骑兵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可以纵横驰骋,这让宋朝的皇帝非常被动,虽然多次努力,但始终未能收复。
宋真宗时,辽国出了一个厉害的萧太后,南下吞并中原的野心毕露。公元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意图一举灭宋。宋真宗想南逃,在宰相寇准力劝下才放弃逃跑打算,御驾亲征,至澶州督战。澶州(濮阳)是北宋都城开封的北面门户,也是最后的依仗,一旦澶州失守,开封危矣。宋军坚守澶州城(濮阳),并射杀辽将萧挞凛(一作览),大挫辽军。而宋军因宋真宗的到来,士气大盛,双方在澶州城僵持不下。最终,宋辽双方同意议和,在这场战争中澶州城对宋辽双方都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在澶州城订立和约也就顺理成章,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在百年间没有大规模的战事,澶州城(濮阳)对北宋的存续起到了关键作用。宋徽宗时期,还一度将濮阳划入京畿路,成为京师北辅,可见北宋对濮阳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