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报告须注意三步骤十环节

全文字数:2300 字

预计阅读时间:6 分钟

在机关中,开展每一项工作、完成每一项任务,几乎都离不开请示报告。向领导请示报告工作,虽然没有统一规范的严格程序,却有一定的模式和规矩。总结自己几十年的机关工作经历,我体会,高效的请示报告,大致可分为3个步骤、10个具体环节。

请示报告前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工作越充分,请示报告效果就越好。重点需把握好3个环节。

搞清承办权限。遇有情况,首先要搞清归不归本部门承办,是否还涉及其他部门,如果涉及,就需要及时取得联系,搞清谁牵头、谁主抓,并征询相关意见,做到既不推诿也不越位。

核准核实情况。要不怕麻烦、不怕反复、不怕琐碎,通过多种途径,对信息的合理性、来源的可靠性进行核实确认,力求把来龙去脉和各种细节掌握清楚,一旦存有疑问千万不能心存侥幸,要想方设法弄准确。

熟悉相关信息。要对请示报告所涉事项的背景情况、政策法规、观点事例和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确保“有问必答”,切实当好“资料库”。

请示报告的具体实施

与前期的准备工作相比,这个阶段的工作相对比较灵活、难于把握,至少需做好4个环节。

提出中肯意见。对掌握的大量素材去粗取精、提炼升华、总结归纳,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情况、正确意见和有效信息。比如,事情的关键是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定性,究竟由谁来落实,等等。

特别要克服3种倾向:一是无建议,只提问题、不谈看法,只报情况、不提建议,甚至把矛盾问题直接上交。二是单一建议,只有A计划,没有B计划,一旦遇到复杂情况,很容易造成工作被动。三是模糊建议,把几种不同意见全盘端出,不表态或含糊其词,让领导裁定,看似不偏不倚、客观全面,实则缺乏主见。

形成简洁材料。如果是书面的请示报告,要想达到请示目的效果,就必须立意深刻、突出主题、简明扼要,把主要观点、相关依据、具体事例和意见建议等写清楚。即使是口头或电话请示报告,也要用一条主线把相关内容贯穿起来,事先形成腹稿,在脑子里来回“彩排”几遍。

选定恰当时机。这是请示报告中较难把握,但又必须把握好的一个环节。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请示报告本身有问题,而是时机、场合或方式不对,导致“折戟沉沙”。这里面,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事项的紧急和重要程度,领导的日程安排、工作状态、个人风格,以及当前的工作重点,等等。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至少需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绝不能误事。遇到重大紧急事件,一刻也不能耽搁,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必须第一时间请示报告。

二是多顺势成事。只有审时度势,才能找到较好时机。比如,如果是结合当前的工作重心和大项任务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就容易得到领导批准;单位出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此时提出相关建议就容易被接受;领导正在考虑某个问题时,我们结合领导思路提出建议就容易被采纳。

三是少逆向行事。大家都知道,逆风走路费力气,逆流而上困难多。所以,在领导事务繁忙或需静下心来研究思考某个问题时,尽量不要去凑热闹,否则容易事倍功半;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时,沉住气暂时“冷却”“沉淀”一下,待思考成熟后再请示,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实施请示报告。这个环节尤其要注意按照程序请示报告,该走的顺序绝不能随意颠倒,该落实的步骤绝不能轻易省略。具体要做到“五个防止”:

一防越级请示报告。除非情况紧急,否则都应逐级呈送、层层审签、多方协调,确保程序化、规范化,以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二防“一股脑”请示报告。注意一事一请示、多个事项逐个请示,不能把事情攒起来再请示报告。

三防反复请示报告。如果某一事项在领导拍板后,还需要跟进确定基本事项,比如具体时间、地点、人员等,要提前考虑到,尽量确保一次性请示到位。

四防多头请示报告。一件事情请示一位领导不同意后,要杜绝又去请示另一位领导,避免造成领导之间的误会和矛盾,还要防止请示没有得到领导同意后,又强行找其他理由请示。

五防有请示无反馈。请示的事项得到领导批示后,要及时按顺序反馈意见,确保让分管领导和部门领导都掌握情况。

请示报告的“下半篇文章”

一件事项请示报告完毕后,还要注意做好“下半篇文章”,具体需抓好3个环节。

抓好贯彻执行。大多数情况下,领导的批示和指示只是一个方向,我们要进一步领会领导意图,把总体构想变成清晰思路,把原则要求变成具体措施。

工作过程中,还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要迅速。始终用“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标准严格要求,职责范围内的要敢于负责、果断处理,职责范围外的要积极协调、快速办理,既不能消极等待,更不能拖拉积压。

二要周密。始终用“文无错漏、事无纰漏”的标准严格要求,特别是对领导非常重视或亲自交办的事项,一定要慎之又慎、细而又细。办文还可以涂抹、修改、重来,办事却没法收回,不可逆转,有时办好一件事比办好一份文更难。

三要保密。始终用“心细如发、守口如瓶”的标准严格要求,遇事不能张扬,上级和领导定下的事不能乱讲,防止造成不良影响。

四要守纪。始终用“奉法如灯、守纪如铁”的标准严格要求,不能违规违纪操作,对领导交办的事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不能擅作主张自行其是,更不能借领导之名行个人之实。

反馈落实情况。执行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权决定的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工作任务结束后,要将完成情况逐级报告,以便领导掌握情况,千万不能办完事就杳无音信,等着领导过问。

认真总结提高。重要请示报告事项告一段落后,要认真总结反思:哪些是得当的,哪些是欠妥的,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徒劳的,有哪些规律可循……然后从中得到启迪,好的经验做法可形成相对固定的制度,切实做到打一仗进一步、干一事成一事。

(作者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直属工作局原副局长)

来源:《秘书工作》2021年第6期
责任编辑:李梦雪
(0)

相关推荐

  • 向上级请示汇报工作是一门大学问

    请示报告,是机关开展工作的重要程序,是密切上下级机关和上下级关系的基本要求.一个人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必须要强化请示报告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请示报告工作. 一般地说,当领导的总是希望.喜欢下面多请示 ...

  • 石景山:构建“10+3+1”体系推动请示报告工作落实落地

    日前,石景山区纪委监委正式印发<石景山区纪委区监委关于加强派驻(出)机构请示报告工作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构建"10+3+1&qu ...

  • 工作真正厉害的人,都会做这些工作,高效计划的四步流程法

    网友李伟在后台给我留言,说最近年底业绩指标增加,每天忙得脚不着地,一个月下来,才发现自己全是在瞎忙活,没有达到任何结果. 12月初,领导给李伟安排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负责公司1月初的年会策划,刚收到任务 ...

  • 请示工作的三忌三宜

    全文字数:800 字 预计阅读时间:2 分钟 请示是机关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有的人"凡请必过",有的人却总是"出师不利".做好请示工作,应在三方面下功夫. 忌 ...

  • 请示报告制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请示报告制度 1947年底至1948年初,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到达一个转折点: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人心向我,战争主要地已经不是在解放区而是在国统区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在望.然而,当时党内和军 ...

  • 提交辞职报告须谨慎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说案] 原标题: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书写辞职报告等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有足够的认识和预见(引题) 提交辞职报告须谨慎(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案 ...

  • 黄侃:以上诸书,须趁三十岁以前读毕

    小引:1934年夏,闵孝吉偕同年友黄席群赴南京问道黄季刚侃先生,先生分两日为授国学四部,二人详加笔录,即为是记. 黄侃先生四十八岁像 第一记 一.音韵 音韵之学可分三部,一曰音史,二曰音理,三曰音证. ...

  • 一位财务人员的成本费用分析报告模板,看十遍也不嫌多 !/成本控制

    一位财务朋友曾经就有这么一段经历,通过对水费的分析,发现在生产没有太大波动的情况下,水费却比平时多了不少.后来他跟后勤部门反映,请他们务必检查一下水管情况,结果也如他所料的那样,是某处水管的小漏水导致 ...

  • 含导图:石化企业须关注的十项涉税风险

    小颖言税:全税种思维导图 作者:严颖 风险提示:石化企业须关注的十项涉税风险 发布时间:2021-06-08 15:48:15 来源:茂名市税务局 茂名市滨海新区税务局 一.风险提示:增值税发票的品名 ...

  • 【风险提示】石化企业须关注的十项涉税风险

    广告 企业税务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操作实务 作者:刘海湘 京东 风险提示:石化企业须关注的十项涉税风险 发布时间:2021-06-08 15:48:15 来源:茂名市税务局  茂名市滨海新区税务局 一 ...

  • 甲骨文蕴藏的惊天秘密 须 第五十二条 单渔泉

    第五十二条 空间自性(二) 前一条解读了古代文字"欲"(图左一)会意空间维持生命周期所必须的需求."须"同样会意了这种需求.这种需求来自于空间结构内部运行和转化 ...

  • 【当代联家对联创作故事12】祝汉波:一次忆苦思甜报告 “土对联”穿插十余副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一次忆苦思甜报告  "土对联"穿插十余副 祝汉波 [作者简介]祝汉波,湖北省楹联学 ...

  • 330篇精选报告,看懂十四五规划八大前沿科技

    2020年11月,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我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蓝图.其中"科技"这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