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水库情结——谨以此文献给坚守桥峪水库的常炳忠父子 2024-08-05 01:52:34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杜明科推荐两代人的桥峪水库情结程霜尧桥峪水库建成距今已有44年的历史。在这接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华县人民特别是高塘塬区五万多父老乡亲,与桥峪水库结下了不解之缘。水库在不断地滋养着这里的人民与庄稼,改变着塬区的生态环境,成了这里百姓的精神家园和乡愁的载体。他们在享受水库滋养的同时,一遍一遍地在寻觅回味着与水库有关的故事。“两代人的桥峪水库情结”就是我们要寻觅的故事之一。一.昔日 父亲常炳忠激情奋战桥峪水库工地故事的主人公常炳忠老人,在桥峪水库开始动工修建时,知天命的他与生产队其他社员一样,扛着铺盖卷和䦆头锨,开赴桥峪水库建设工地。千军万马战桥峪,青明山下摆战场;搬山拉土筑堤坝,要在高山造平湖;锁洪魔降旱妖,七万亩农田保丰收。这是包括常炳忠老人在内的参战人员的铮铮誓言,也是水库指挥部总指挥向全县人民立下的军令状。 炳忠老人,一开始就在工地拉土。时间不长就被抽到金惠营做施工员。由于工作出色,1972年又被抽到水库指挥部统计组做工地土方丈量计算工作。统计组当时只有四个人,要负责全县18个工程营(公社)三班倒的土石方量计算。每一班交接送来的方量表如雪花片一样多,要把这么多土方量表计算出来,第二天早上向外张榜公布。在当时只能靠算盘运算的情况下,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因此,他们只有靠加班加点来完成这一工作,同时还力求细心认真,丝毫不能出差错。每天往往要忙到晚上12点以后才能休息,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就得起床接着干。没有礼拜天和节假日,这种超负荷、连轴转的工作,炳忠老人一直坚持到1973年5月水库竣工。真正为水库出力流汗默默奉献的人,人民总是不会忘记的。水库竣工后,县上要在民工中留50人,做看库与维修工作,常炳忠老人有幸被留用。1974年,水库进行加固,日上劳力1500人,炳忠老人再次负责起工程量的计算。工作量依然很大,且由他一人来完成。紧张、繁重、辛苦可想而知。他从不向组织提要求、摆亏欠,无任何怨言。数字统计准确及时,得到领导一致好评。加固工作完成后,他仍被留用在水库上。先后担任水库管理处出纳员、记工员、电话接收员及伙食管理员等,直到1990年3月,古稀之年的他才解“甲”归田。 20多年的桥峪水库经历,使他成了地地道道的水库人。他既是一个普通参与者,更是一位资深的见证人。他见证了桥峪水库从修建到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见证了高塘塬区几万亩农田由旱地变成水浇田的动人时刻。可他的家里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他应承担的职责和家务,全部落在了老伴身上。20多个春夏秋冬,炳忠老人一直坚守在桥峪水库上,秉承“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干事,诚实低调做人”的原则,多次被县水利局表彰奖励,1988年还被“水渠选区”选为赴大明乡的人民代表。就是这些美丽的光环,却难以掩饰他那令人尴尬的农民身份。他所能获取的是生产队时期的每天10分工,与土地到户后的每月几元、十几元,以至最后的80元的生活补助,除此之外,他一无所获。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对桥峪水库一往情深。在他恋恋不舍地离开桥峪水库时,他把对桥峪水库的眷恋与情结传递给了儿子,让儿子接替他守护好桥峪水库,完成他的夙愿。二.如今 儿子常兴华默默服务桥峪灌区民众儿子常兴华接替老父亲来到桥峪水库的时间是1990年春。当时,他极不情愿父亲这种安排,来到闭塞、清苦,极少收益、毫无油水的地方。那时兴华正当而立之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家里的土地除了种两料庄稼外,还有些经济作物,附带还饲养些猪和羊。只要他同妻子舍得出力,日子过得照样红火。更何况当时农民工已兴起,农闲之余,还可到外边打零工赚钱。这既不受约束,又不需看人脸的事,只有农民阶层能享受到。更何况,当时给他每月的工资只有80元,一年的总收入还不及一亩地粮食的收入,不管从那个角度考虑到水库都划不来。兴华妻子更是竭力反对,哭闹着不让他到桥峪水库上班。不管怎样,即便是有一千个不乐意,必定父命难违,他只好来到桥峪水库。桥峪水库管理处,地处水库大坝脚下,偏僻荒凉。既比不上农村的热闹,灶上的伙食也不及农村的家常便饭。兴华开始上班几乎每天都饿着肚子,心理上很难融入到这个环境中。刚开始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配水员,在后来一天一天的工作中,他被其他员工的朴实厚道敬业,乐于清贫和团结协作所打动。这些品行刚好与他的性格相吻合。渐渐地就和同事融为一体,一心一意地干好本职工作。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到了第三年的1993年,他的月工资由80元调到110元;1995年又涨到150元;到了2000年涨到200元;2006年调到300元;再到2009年涨到600元。工资尽管在连连涨,但还是远远低于陕西省当年农村的人均收入,更低于同时期物价上涨幅度。客观地讲,这点月工资,连养活自己都有点紧张,何以养活老婆娃?连老婆娃都养活不了,还有啥资格当家长。必定两个娃还要上学,总不能为了水库而不顾孩子的前途。而且他家的状况,同来水库之前相比没有多大改观,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农户。他的付出与收入,令妻子埋怨、儿女责怪、周围人不理解。这些很现实的问题,使他不得不对自己的未来重新定位。父亲知道后,不停地安抚他,让他安下心扎下根,踏踏实实地干工作,不要想得太多。想得多了,心就容易浮躁起来。老父亲的话固然没错,但他必定还要养活老婆娃,要生活。领导和同事知道了,也都安抚挽留他。等他静下心来,感到大家说的都在理。心想,人活一生,不只是为了钱,钱多了多花,少了少花,日子是各过各的,根本没有样,只要能过得去就行。再者,真的要离开这个地方,他还真舍不得这些难兄难弟,还有自己所从事的惠及千家万户的水务工作。老百姓获得水后的喜悦,桥峪水库的水让一个个家庭种植和养殖业得到巨大发展。这些无意间对“水利人”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是“水利人”人生价值的体现和绽放。持续的纠结无异于在折磨自己。与其这样,还不如安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此,兴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的工作由配水员变为行水员,后来又变更到喷灌站及大明水管站工作,现如今已成为桥峪水库办公室主任。但不管怎么变换工种,他爱岗敬业的风格始终没变,老父亲的做事风格在不断地得以继承和传承。即便是家中大人小孩有病住院,他都是利用休息时间给予照料,从没因此而耽搁库上的工作。正因为如此,他多次被评为库上的先进工作者,2016年还被县水务局评为年度先进个人。一晃时间又到了2017年,不敢想,到桥峪水库已有27个年头。他把人生最辉煌的时期都献给了桥峪水库;作为一名老高中生,他又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融入到桥峪水库的每一滴水中,浸润到高塘灌区的每一个生命细胞里。截至2016年,他的月工资为1100元,若与家里人平均,他还属于扶贫对象。但这终究还是涨了、变了,而唯独不变的还是他的农民身份。或许,他命中注定跟水有缘,这点他认了。桥峪建设者的老父亲一代人,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建起了水库,创造了“桥峪精神”。如今,又有兴华这样兢兢业业的“库二代”在传承这种精神,更好地为灌区人民服务。华州区人民,记住他们吧!【作者简介】 程霜尧,男,1961年出生,华县金惠乡(现华州区大明镇)兴国村人,大本学历,咸林中学高级生物教师。爱好写作,有近百篇散文、小说与教育时评刊登在《中国教师报》、《陕西老年报》、《渭南日报》、《西岳》杂志、《陕西公安》杂志等省市报刊上。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程霜尧 图片来源:张韬提供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赞 (0) 相关推荐 文学笔记(修改版) 小说笔记 四十一——五十 四十一 谈歌先生的小小说<桥>收入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课本.这篇小说写的是山洪暴发,村里的人都往独木桥边挤,都想着逃命.这个时候,老支书要求党员站后面,让群众先走.最后,老支书和儿子都被洪水 ... 特26 十三陵水库 修建 400万枚 4分全景 850万枚 8分 邮票2-1(142)修建 邮票2-2(143)全景 十三陵水库在北京市昌平县境内.以建在明十三陵所在地,故名.水库的枢纽工程包括长627米.高29米的拦 ... 抚宁励志奋斗故事之十五:抚宁水利建设功臣曹文忠的先进事迹 编者按:这是一个尘封的故事,提起老县长曹文忠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但是如果提起洋河水库.鸽子塘水库.黄金山水库,大家都知道了.其实这些水利工程都是在曹文忠带领下修建的.那个时候,正值国家处于" ... 陆文三 | 老父亲96岁重返横锦水库 老父亲96岁重返横锦水库 我父亲叫陆垂庭,今年96岁,曾在横锦水库做工,2019年9月10日他重返横锦水库,感慨万千,激动不已,直说变化太大了! 1958年10月初,我父亲和同村的 ... 【人物访谈】文伏波院士的南水北调情结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快板 ——《桥峪赞》 桥峪赞 作者丨毋西川 打竹板,走上前 今天不把别的谈 先把桥峪来宣传 话说一九六九年 重建桥峪作动员 水库开工在眼前 一扇铁门锁狂澜 万亩旱地变良田 全县人民显神通 人工筑坝最成功 挖河排石要开山 连 ... 治理淮河:2个月内毛主席4次批示,动员83万民工,建成亚洲第一坝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淮河与黄河一样,灾害频仍.河南林县人吃不上水,淮河流域却"要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旱灾.涝灾交替发生,成为淮河流域的特有景象.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全长约1 ... 刘国忠父子:两代人矢志跟党走 二十载坚守兴农路 千百年来,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流传着一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繁衍生息于吕梁山区的柳林人民,更多了一分顾全大局.勇于创新的风貌.在柳林县陈家湾镇高家垣村,刘国忠父子矢志不渝跟党走,扎根山区二十载探索兴 ... 《文化安顺》乡人乡贤 俗世妙人——邓克贤 谨以此文献给邓克贤先生 2019年第102期(总457期) 俗世妙人 --邓克贤 谨以此文献给邓克贤先生 (俗世有烟火,也有妙人) --题记 武贵琼 近半月以来,老有一事挂在心头,不敢去碰触,怕碰触之余惹出的那份唏嘘与遗憾. 清楚地记得那天是9月21日,我正去 ... 空盦:两代人珍藏一册旧拓《玉台名翰》 两代人者,先师和他的父亲洁庐公也. <玉台名翰>,乃明末清初槜李(今浙江嘉兴)女史徐范所藏墨迹,集以成册,广为流布.计有晋卫茂漪(王羲之老师卫夫人),唐吴彩鸾.薛洪度,宋胡惠斋.张妙静,元 ... 郭俊英:两代人的菜园子(第1801期) 丽梅赏析: 家庭小菜园,记录了父女两代人不同的生活境遇.一个是六十年前困难时期父亲打理的小菜园,不但为一家人度过困难做出了贡献,而且还帮助邻家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恢复了元气,既体现了父亲勤劳的品质,也讴 ... 听!这是两代人的青春之歌 听!这是两代人的青春之歌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榕城区美味斋糖饼店:两代人、四个家庭携手守护甜蜜事业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183;同心奔小康】榕城区美味斋糖饼店:两代人、四个家庭​携手守护甜蜜事业 两代人的专利故事 两代人的专利故事 刘述涛 八十年代初,一位城里的干部到我们村蹲点,和父亲交上了朋友.后来他走的时候,父亲就想送他件家具,因为父亲是个木匠.知道父亲的意思,这位干部对父亲说: "家具我就不要了 ... 九零后负债六零后还债,假精致消费影响两代人 最近债务这个词成了网上搜索最频繁的词.凡事视频和文章是关于网贷.债务.信用卡等关键词的,底下都是满满的讨论.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负债累累呢?今天我们来说一下两个现象. 删除 一.年轻人的假精致,害惨了90 ... 严翔和严晓频,为何父女两代人的婚姻都很幸福?演戏不是最重要的,家庭才是 ▲ 我们经常都会歌颂和赞美一些明星和演员,为了自己的演艺事业,而选择忽略或放弃自己的家庭.有的女演员为了成名和走红,甚至还将腹中的孩子给打掉.很多人将其称之为"敬业".但这真的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