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过度变化伤身体?看看《黄帝内经》怎么教你情志养生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止一个人看病的时候,大夫说你的病就是气出来的。这句话很直接地说明了情绪变化与我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但是你知道吗?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说明了情志与五脏的关系。在这一书中,“七情”为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从属于忧;肾“在志为恐”,惊从属于恐,这指出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举痛论》又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理论,说明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是密不可分的。正常的七情变化对于人体并无损害,而一旦过度便可对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在《黄帝内经》中推崇的情志养生方法。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恬淡,是安静的意思;虚无,心无杂念。恬淡虚无,即思想安闲清净、没有忧思杂念。精神内守,指日常生活中精神守持于内而不外耗。这两句话是说保持思想安闲清净、排除不良情绪,淡去名利、声色等种种欲望,烦恼自然也就少了。同时人要对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修炼、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使之与机体、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而不紊乱的能力,精神内守于内,人便不会生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意思是圣人所做的是隐去私利的事,圣人专注自在无为的养生,乐于保持止静定安的神态,随欲而畅志于虚无的内守。所以使寿命得以长久,能够达到天地的所赋。以此治身之道故而寿命无穷,可以尽享天年。
“清心寡欲”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意思是在充满世俗的世界中要以自己所享受的食物为美味,以自己所拥有的衣服舒适为度,很乐意去感受民俗间的各种文化,认清现实,接纳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攀比,不嫉妒,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不要过多追求物质享受,做到清心寡欲,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这样才能主动融入,维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精神朴素的状态,保持知足的心态,使情志顺畅,身体健康。
“恬愉为务”“精神不散”
《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意思是在圣人的生活中,他们完全顺应自然的节奏,与天地达到融洽相处的境界,以恰好的心态在世俗中的生活,没有嗔怨之心,不过分追逐欲望名利,在外不使形劳于事,在内没有思想忧患,以静安愉悦为所务,以自定虑得为专功,形与体不疲惫衰败,精与神不散乱耗竭,也可寿至天赋之年。保持心境平和,心情恬愉自得。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即使身处世俗的生活却依然保持自然平和、淡而无为的状态。
从古至今,不止一位大家推崇顺其自然,安静平和的情志养生,而这种做法,在快节奏生活下的我们,更加需要这样的放松。
我是坚持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