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北洋水师总是吃败仗,是装备不行吗?作战理念落后最致命

先澄清一个误区。传统的说法认为,甲午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实力世界第六、亚洲第一,日本海军实力世界第十一,中国在海军装备上完全碾压日本。

我不知道这一说法最早是怎么流传开来的。但从西方的角度看,他们确实预判中日开战,中国的优势更大。

但是,形势会变嘛,舰艇这玩意儿,近代以后更新换代确实快,几年一疏忽,一个代差就形成了。从1888年北洋水师宣布成军后,就没添过一艘新船。与此同时,日本从天皇到平民,都把海军建设当作百年大计来抓,平均每年添置两艘新舰,特别是后面还搞了“吉野号”等几艘新式快船。到开战前夕,日本海军在舰船数量和性能上,已然超越北洋水师了。

我严重怀疑那个海军实力排行的说法,最早是德国人传出去的。如前所述,德国人在跟中国的军火交易中大发横财,想要发更大的财,就得怂恿中国打仗。战争一起,军火订单就来。所以,中法战争、中日战争背后都有德国人给中国鼓掌充当说客和观众,说打呀打呀,实力摆在那里,能赢的。

一打才知道,娘的,我们的舰艇大而无当,还没人家的好用。谁说的亚洲第一,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最近有种观点,说我们一直认为清军武器落后,其实是老奸巨猾的洋务派大臣们故意营造的一种错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地从朝廷要钱买买买,打了败仗也能甩锅,武器不如人嘛,没办法。

事实真是这样吗?

不是。李鸿章在内的洋务大臣、封疆大吏从头到尾都在说洋炮洋枪的好话,说我们配备了世界顶级的枪呀炮呀,请中央放心。他们挑武器装备的毛病,都是挑国产武器的毛病。说国产武器质量低,火炮时常炸膛,子弹时常不响,射程总是不远等等。但要知道,这些国产武器都是他们主办的军工局厂生产的。没有一个官员会傻到故意说自己生产的武器不如人,质量低劣,除非它们确实不如人,确实质量低劣。否则,这不是摆明找抽,承认自己无能吗?可见,他们并没有说谎。

清军武器装备是很先进,但仅限于装备进口武器的部队。关键是,同时期日军的武器装备也不差,甚至更好。大多数清军配备国产武器,性能相对落后,在跟日军作战中,明显处于劣势。

李鸿章的“武器制胜论”到这时已经被兑水了。打内战,清军的武器还是保持了先进性,但是打外战,哪怕是打日本这样的“蕞尔小国”,这点引以为傲的先进性都保不住了。

然而,这并不致命。好歹中日两国的武器都在一个层次上,只是有的略强、有的略弱而已,不存在代差,可以用其他因素补救。最致命的地方在于,中国的武器装备是热的,作战观念却是冷的。用冷兵器思维去打热兵器,作战理念就跟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出土的一样,落后得惊人。败就败在这里。比如海战。海战的核心是争夺制海权,要主动出击、舰队决战。这些近代海战法则,日军学习贯彻得很到位,确实是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北洋水师呢?空有近代海军的形,却还固守着旧式水师的魂。中日几场海战中,北洋海军始终奉行依托海岸炮台进行作战的消极防御战略。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命北洋水师龟守威海卫避战保船,不得远出大洋决战。当时,英国一名海军中将就发表评论说,中国舰队为了远远躲开日本舰队,采取了暂时放弃黄海制海权的错误策略。这一做法违反了海军战略原则,大失败不足为怪。

问题来了,在日军攻陷威海,全歼北洋水师后,李鸿章就收战求和,为什么?有种观点说,其时北洋陆军还很强大,同日军拼命,胜负还很难讲,李鸿章仓促求和是想保住他最后的私人武装,从而保住他的地位。是这样吗?

从结果倒推,甲午战后,李鸿章的影响力和名声已然坍塌。在战时,他未始不能预见到这一点,即便保住陆军,于他的政治生涯基本也加持不了什么了。如果有胜算,哪怕是一丁点的胜算,他肯定不会收兵求和。打赢了,他才是王者啊;求和了,手里有点兵,照样为天下不容。

所以,李鸿章求和的原因其实跟海军被灭一样,就是陆军作战理念同样落后于日军一个时代。

清军陆战墨守成规、机械呆板,依旧沿袭冷兵器时代的作战原则和战法。进攻时,集团冲锋,不会散兵队形,常常是刚发起进攻就遭敌密集火力杀伤。防守时,一线配置,缺乏纵深,且只重正面防御,忽视侧翼,兵力、火力配置随意。日军往往只需避开正面,从侧翼攻击,即可使清军防线崩溃。难怪西方人评论说:“差不多中国人每一次打算守住阵地时,都因为被敌人迂回到他们侧翼而被迫后退,中国人简直不知道怎么防御自己。”

照此再打下去,一点儿胜算都没有,还怎么打?

用先进的武器,去武装落后的头脑,照样挨打。甲午一战,中国那些貌似辉煌的改革成果,被彻底打回原形。清军无论从作战思想、战略战术,还是从编制体制、装备技术、兵员素质,都很难被视为具有近代化作战能力的军队。与同时起步进行军事近代化改革的日本军队比较,清军的战斗力明显落后。

原来,“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并没有骗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