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下礼拜过寿,你到时候提前回来”,嫂子:回不去了,离婚了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有人说,两个人相爱,最舒服的状态是:两个人都自觉。

两个人都自觉,确实可以让爱情很舒服,但光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要求”。

就像朋友晓盼所说:“不管是恋人还是夫妻,爱情和婚姻都像是一条绳子,两个人各执一端,想要让两个人都舒服,彼此都应该握紧爱情,让爱情保持不松不紧的状态,这样才公平,才合理,彼此才会互不亏欠。”

她的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有意义。确实如她所说,两个人只有同时握紧爱情,在自觉的基础上互相提要求,互相监督彼此,爱情才会一直在线,两个人才会一直舒服。

道理是很简单,但不是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明白,很多人都是在失去爱情以后才后知后觉。虽然后知后觉以后,可以把自己的经验用到以后的爱情中,但这终究没有早一点明白来得靠谱。

02

晓盼在之前的那段婚姻中,就不明白她说的那个道理,她的前夫阿金更不明白,要不然两个人也不会离婚。

阿金对待婚姻的态度,不够自觉,只顾着对晓盼提要求,尤其是涉及到花钱,责任和义务等问题,他提过很多要求。

比如,谈婚论嫁的时候,他说自己家没钱,不能因为结婚花太多钱,让晓盼无论如何要多体谅他一点:“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凡事不能总指望父母,父母能帮衬我们结婚,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剩下的要靠我们自己。”

再比如,在对待原生家庭的问题上,他认为儿媳有为婆家付出的义务,但是女婿却没有为妻子娘家付出的义务,觉得他和晓盼赚了钱以后应该给婆家花,不应该给晓盼的娘家花。虽然他最初没有明说,但之后等到晓盼对他提要求时,他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

晓盼跟他离婚,是因为她认清了“婚姻对她不公平”的事实:“我已经自觉成为一个好妻子了,也接受了他提的各种要求,凭什么等到我提要求的时候,他要拒绝我?既然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凭什么只让我一个人付出?我为婆家花过那么多钱,我只是要求他为我娘家花一次钱,他都不乐意,这样的男人,我要他有何用?”

除此之外,她对婆家人也很不满意,婆家人或许是仗着有他撑腰,总是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索取算计。即便在她跟阿金已经离婚的情况下,婆家人依然在算计。

比如她的小姑子跟她说的话:“嫂子,我妈下礼拜过寿,你到时候提前回来,记得给我妈买礼物,记得多准备一些寿礼,你只有把我妈哄开心了,才算得上好儿媳!”

晓盼说如果没离婚,听了小姑子的话,她会头皮发麻。但离婚以后的她,听到小姑子的话,觉得既可笑又可悲。

可笑指的是:“我都已经跟她哥离婚了,她还在盲目要求我付出,搞得好像我活着必须要围着他们家转一样!”

可悲指的是:“我竟然在这样的婆家坚持了三年,也不知自己哪来的勇气,早点及时止损不好吗?”

不过她懒得跟小姑子讲这些话,觉得如果小姑子通情达理的话,也不会对她乱提要求了。所以,她最后只简单回复了一句:“回不去了,我已经离婚了!”

她说今后她如果再婚,一定要找个真正对自己好的人,一定会嫁到一个让自己感觉公平的婆家:“两个人的婚姻变成我一个人的独角戏,让我很不舒服,我不想我的后半生都在不舒服的状态中度过!”

03

一段婚姻是否幸福,最根本的证据是“感受”。感受不好,婚姻不可能幸福。感受好了,才会舒服,舒服了,满意了,知足了,才算得上幸福。

至于什么样的婚姻才是舒服的,晓盼最后总结到的经验就是答案,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双方互不亏欠,能做到公平,能做到“自觉”,能在自觉的基础上监督和“要求”对方,才是最舒服的婚姻。

第一个要素,自觉。

每个准备结婚的人,都应该明确“自觉”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在你没有结婚对象的时候,就应该做到自觉。不仅要能自觉管理好自己,经营好自己,而且要能自觉去了解婚姻,研究婚姻,规划婚姻,明确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丈夫或妻子,明确自己想让对方怎样付出。

能做好“自觉”这项工作,你选择婚姻的时候就有理有据,方向会很明确,不会选错婚姻。确定了这个事实以后,再去重视下一个要素,婚姻才会幸福,你才会感觉舒服。

第二个要素,要求。

“要求”是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你能自觉扮演一个好丈夫,并以此为基础娶了一个好妻子,双方都很自觉还不够,还要懂得互相要求。

你可以要求两个人继续保持自觉,你可以要求对方按你的规划付出,你可以要求对方对你提合理要求,但凡你能想到的合理的事,对婚姻有益的事,都可以提要求,这样才会让婚姻越来越饱满,越来越幸福。

上面两个要素加在一起,就是晓盼说的那种状态:婚姻是一条绳子,夫妻各执一端,始终保持不松不紧的状态,用这样的状态相爱,无疑是最舒服的。

或者也可以将这种状态理解为“拉锯”,两个人都能做到自觉和要求,一直在比着付出,谁都不甘落后,谁都不甘让对方不满意,伴随着这样的状态一直到老,就可以一直很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