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65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一部分: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这一段研究中国政治哲学思想的人,素来认为老庄之道与儒家哲学思想是为帝王们铺路,走的是“愚民政策”,希望老百姓没有知识,越笨越好,这显然与道家济世救人思想相违背,因此这种解读是不合理的
将字解读很关键,按句法,将是指进一步,非以是第一步,非在推进句有不仅仅,非但的含义,“将”不是否定前句,而是继承前句,即“还将”之义,因此这段可以这样解读,古代得道的人不仅应该让万民生起内明心,还应该使他们返朴归真,回归到道,自然就能无为而无不治,这样才能与第三章,第十八章等前面的章节所讲内容相对应
第二部分: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横目之民难以治理,正是因为巧智太多,因此以巧智治邦是邦国的灾难,而以无分别巧智治邦才是邦国的祥福,老圣这个感想也是从历史经验中得来,因为老圣出生在春秋战国时代,纵观世界各国历史,但凡战乱痛苦的时代,恰恰就是各种思想蓬勃发展的时代,如我国文化诸子百家的思想,各家学术著作发达的时候,都在春秋战国这个阶段,因为变乱痛苦的社会促使了哲学思考,要追寻宇宙人生的奥秘,寻究竟的道理,各家有各家的见解,就形成了学术思想的发达昌明,而其目的都是为了救国救民,乃至救天下
因此老圣才能得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社会、国家、天下之所以混乱,难以治理,就是智巧太多,欲望太多,所以治理国家就要如前面章节所讲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悠兮其贵言等,这样才能使百姓不争,不抢,心不乱,百姓自然就能安居乐业,国家自然就能繁荣昌盛,天下自然就能太平长久
第三部分: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在中国文化中,法家主张法治,儒家主张礼治,道家根据老圣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这些主张,等于现在人的独裁或民主,以及各种自由思想,不过都还在变化之中,其实都有道理,也都没有道理,因为“此两者亦楷式”,都是一种格式,一种规则,所以智与愚也只是其中的一种格式,不要执一,要懂得规则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要活学活用,懂得变通,就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世人真能懂得运用,懂得顺应道的规则,就能具备玄德,玄德其深不可测度,其远不可思议,与世人的所追逐的名利,欲望等相反,而是要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那么大顺妙境自然就如实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