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红了,但咱不说红,说“婵”


2021年第六十八期(总第541期)

自从拿了奥运冠军,又因为童言无忌,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获奖感言,小姑娘全红婵红了。网络上到处都是她的新闻,她的故事。

原来通往家门口的泥土路连夜被硬化了;爷爷和妈妈的病,也得到了尽心尽力的治疗;各色人等涌入全家大门道喜……全妈妈说,结婚这么多年了,从来不知道居然家里有这么多亲戚。这朝夕之间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以说是最生动地诠释了一句俗语:“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过,不要期望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找到关于全红婵的任何“传说”,所有关于她的事迹,或者说“神迹”,我和大家一样,都是从网上看到的。所以,我不说她的“红”,道听途说,转来转去没啥意思,我只说说“婵”这个字。

要说“婵”字,得先从“婵”字的一个部件“单”字说起。

单,象形字。像古代狩猎用的武器形。看“单”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竿上有杈,分杈的两端绑着石块,或者是在下面绑着绳索,是为了让武器变得牢固,也可能是为了变得更有威力。

但是,在《说文》中,“单”却被许慎解释其本义为“大”,许慎对“单”字的本义解释错了,主要原因是当时许慎并没有见过甲骨文和大部分金文,如果他见过,大约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单”解释为“大”大约是个假借义。后来的诸如“单独”,“单纯”等,则由“大”这一义项引申而来。

怎么引申的呢?是一个什么路径呢?容我猜测一下。

大的东西一般不会多个一起出现,通常单独出现,单独行动,所以才由“大”引申为“单独”。鲁迅说:“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这句话被以讹传讹演化了“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不过,这句流行语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大”和“单”的关系。

“单纯”则大约是由“单一”引申过来的,因为只有一个,所以才“纯”。如果是多个,可能就有杂处其中的情况,就会不纯。所谓“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因为人很多,三教九流,五方杂处,自然复杂。

当然,这种本义与引申的关系,大多时候并不具有极为明确的路径,在古书中,也不一定能找到最有力或者唯一固定的证据。不过,经常思考一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系依然非常有意义,它有助于我们将所学的字义从单摆浮搁地机械记忆,转化为有机联系的理解性记忆。

说完了“单”,开始正式说“婵”。婵:这是一个形声字。从女,单声。

可能有人觉得疑惑,既然以“单”为声旁,那么,为什么这个字不读dān,却读chán呢?其实“单”也有另外一个读音,就是“chán”。比如,汉朝时候称匈奴族,后来泛指少数民族的首领,就叫“单于”。这里要读作“chán于”,而不能读成“dān于”。我猜“单于”除了音译的原因,读为chán之外,从意义上来说,还是继承了“单”解释为“大”的意义。毕竟是头领嘛,很自然就和“大”联系在一起了。

“婵”的本义是形容女子姿态美好。所以,用“女”字做形旁。有很多家长给女儿起名字愿意用“婵”字,正是取“婵”字的本义。

但除了名字之外,“婵”一般不单用,而是与“娟”构成一个合成词。娟:也是形声字。从女,肙( yuān)声。本义:美好,多指姿态美。

这样“婵”和“娟”组合之后,就有了最初的意思:“姿态美好”。比如,写《游子吟》的孟郊就有诗作名为《婵娟篇》: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妓婵娟,不长妍。月婵娟,真可怜。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

“婵娟”从姿态美好,又引申为指美女。这个引申很容易理解,从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了。比如,孔尚任的《桃花扇》中,就有著名的唱词:“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

然后呢,婵娟又从美女引申为月亮。这就和前面孟郊诗中的“姮娥”,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嫦娥有关系了。因为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嫦娥又是“婵娟(美女)”,所以,婵娟就又代指月亮了。

我们最熟悉的诗句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比苏轼稍早一些的宋代诗人宋白有诗云:“云彩冰光似去年,去年人月两婵娟”,这个诗句把“人婵娟”和“月婵娟”联系起来了。

说完了“婵”,意犹未尽,再说几个用“单”作为部件构成的常见汉字吧。

蝉: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历代有很多咏蝉的诗句,最有名的有“三绝”。一是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二是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三是李商隐的《蝉》:“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实际上都是托物言志或者借物喻人。

奥运期间,有运动员上届拿了金牌,这届也拿了金牌,就称之为蝉联冠军。以此类推,如果连续获得的是银牌,那就称之为蝉联亚军。那么,为什么连续拿牌被称之为“蝉联”呢?

原来,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便脱掉蝉壳,躯体在原来基础上得以延伸,故称为“蝉联”。因此,把连续不断地获得称为“蝉联”,这是一个很形象很生动的词,带有比喻的意义。不过,今天我们在用到这个词时,就类似于“人声鼎沸”一样,大家忽视了它本来的意思,而直接关注它的比喻义了。不忘初心,追根溯源一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一个词语。

禅:形声。从示,单声。

一说到“禅”,我们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与佛教有关的事情。比如,禅宗、禅修、坐禅、参禅等等。这个“禅”实际上是个音译词,借用了“禅”这个字形,是梵语“禅那”之略。原指静坐默念。唐伯虎有诗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但“禅宗”之“禅”并不是“禅”的本义,“禅”的本义应该是古代帝王祭地礼。这时候应该读作“shàn”,而不读“chán”。从“示”的字,多表示与鬼神有关。“禅”也不例外。

需要注意的是“封禅”一词虽然合在一起是指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但“禅”和“封”还是有区别的。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称为“封”;在泰山旁边的小山梁甫山除地祭地称为“禅”。秦汉时特重此礼。简言之,“封”是祭天,“禅”是祭地。

三国蜀汉后主刘禅这个名字,常常被很多人误读为刘chán,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刘shàn。刘备还有一个养子,算是刘禅的哥哥,叫刘封,封禅正好构成一个词。从给孩子的命名中也可见刘备称帝之野心。如果把后主的名字读成了“chán”则不伦不类,讲不明白所以然了。毕竟三国时期禅宗的创始人,能一苇渡江的菩提达摩还没出生呢,刘备也不可能是禅宗的信徒。

阐:形声。从门,单声。本义:开,打开。

《说文》中说:“阐,开也。”白居易诗有“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之句。今天我们常用的阐明,阐述,阐发等等,其实都是从“阐”这个本义“开”引申出来的。要显明就得打开,要论述也要展开,要发扬光大也要扩开。

本来还想接着分析分析诸如弹、掸、惮、郸、殚、箪等字,但是字数太多了,很多人可能没有耐心读下来,所以,到此为止,就不再接着往下说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循着这个路径,自己做进一步的探索。我自己在写作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查阅了很多资料,既回顾了已经掌握的一些知识,又收获了很多新知,再次体验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快乐。

水寒说语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确的语文学习理念与方法。
55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