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孙芳女

百岁老人孙芳女

文/南山

世上的事总讲究一个“缘”字。今天去枫林埠郭家村郭老师家釆风时,中途进来一个精神矍铄、皮肤白晳的老人,看得出老人年轻的时候一定很漂亮。她就坐在我对面,右臂斜靠着门框,眼睛一直看着我。我当时心里纳闷:十里枫林埠也不偏僻,怎么也有老人家看到别家有客人来,就去看新鲜、凑热闹?待我采访结束,起身要走时,老人家也赶紧起身,象小孩一样上前拉着我的手,“眼巴巴”的说:“我今年105岁,到9月22日,我就是105足岁,虚岁106岁。”我一听,很是惊讶。心想:我今天好运气,遇到“宝”了!我第一次见到百岁老人,而且还是耳聪目明的百岁老人。

然而,我仔细一看:老人家的头发黑白相间,起码有四分之一的黑头发,我又有些怀疑。心想:是不是老人家年纪大了,糊涂了?东家郭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是!她大概1915年生人。我们村共有九个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五、六个九十岁以上的老人。”郭老师言语间似乎很平常,而我却意识到:这个村有可能算得上长寿村。到底是风水好呢?还是有什么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才会有那么多长寿老人。我想通过了解眼前这个老人孙芳女,看能不能找出一些长寿秘诀!我赶紧请老人坐、请聊、请求合影。

让我倍感意外的是老人家很健谈,着急要表达。或许是老人说三湖地方话的原因,也或许是年纪大的原因,总之,感觉吐词不是很清楚。我心里着急但尽量记着,打算再找一些她的家人或知情人士求证。老人家用右手摸摸自己的额头说:“我就是耳朵有点背,脑壳很好用。没两天还打麻将,输得不多。我娘家是三湖湖坪毛家村,毛主席的毛,老头子是下乡卖货的货郎,就这样认识嫁给了他。1958年,我们带着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回到丈夫老家郭家村。就是现在这个村。回老家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借住在二叔家的柴火间。一家人吃了好多苦……”老人说话的过程中,我不时请郭老师“翻译”,很不方便。我便询问了老人家大儿子的电话。一方面怕老人家年纪大了,记忆有误;另一方面觉得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

105岁的老人打麻将,已是稀罕,还输得不多,着实让我惊叹!我一回到家就拨通了老人家大儿子郭发根老人的电话。起先,孙芳女老人的大儿子怎么都不肯接受我的采访,他认为这是很平常的事情。说话跟他母亲一样中气十足。我们聊了足足两个多小时,以下便是郭发根老人的转述:

孙芳女老人,身份证上是1916年,是三湖湖坪毛家村孙家。曾有个弟弟在湖南药店学做药材生意时意外故去。这样,孙芳女娘家就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了。孙芳女的丈夫是枫林埠郭家村人。以前抓壮丁抓到三湖去卖苦力,因为忠厚老实被孙芳女父母相中,做了招郎崽。也就是现在的上门女婿,外号叫“烂痢头”。他们共生育了七个儿子一个女儿。前面三个都没有带到,郭发根老人是第四,也就是现在的老大。郭发根老人是1947年出生,今年也足岁73岁了。最小的弟弟,1958年回到郭家不久就得脑膜炎去世。妹妹郭小兰在法院工作已经退休。一家老小,1958年回到郭家村的时候,确实是上无片瓦,下无寸缕。虽然过去了六十年,现在想起来都还是止不住流眼泪。父亲每个月工资十五块钱,母亲在三湖街上时,没做过农活,到了郭家村做农活一天只挣一个工分。而别的妇女一天能挣到四、五个工分。五个孩子吃饭、读书……都得花钱。的确,三湖是种土和红桔,没有田。

解放后,成立了合作社,孙芳女丈夫进了三湖商业部门成了一名吃商品粮的正式职工。每天挑担下乡卖卖针针线线。孙芳女老人,因为能说会道,性格活泼开朗,又乐于助人,也曾在农会里当过妇女主任。这也是孙芳女老人一生最感到骄傲和难忘的。孙芳女老人年青的时候很聪明,会算账。丈夫的钱全部交给她,而且丈夫每天弄好饭叫她吃,照顾她。孙芳女能说会道,心态好,人缘好,性格乐观,虽然不会种田,但很会打毛衣。什么新奇的手工活,比如钩鞋子一看就会,不但会还做的很漂亮。东家婆媳吵架,西家夫妻不和,都喜欢坐到她家门口来说叨说叨。说着说着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是村里的妇女们都喜欢跟她坐坐,跟她说话,跟她打打小麻将。乡下的红白喜事,老规矩,老风俗习惯,孙芳女也是最在行。平日里,孙芳女很大方,家里有点零食、饼干什么的,自己不舍得吃,都是给村里来玩的小朋友吃。”

最颠覆我们的常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邻居们都说:孙芳女老人生活十分简朴,饮食方面从不挑剔,酸甜苦辣、剩饭剩菜都吃。有时候看到别人扔掉一些残剩辣椒,倒掉一些剩菜,她都会觉得可惜,责怪别人太浪费。只是这两年才吃得素一些。这完全不同于我们小小心心,汤汤补补、百般养生的概念。老人家小脾气蛮大的,有时候甚至有点“熬烈”。老人家的丈夫因为在单位上过班,特别特别讲究卫生,两夫妻是初一一小吵,十五一大吵。孙芳女老人的丈夫于2003年过世,去世时也九十多岁。

现在,孙芳女老人的三个儿子,一个人一个月轮流照顾老人家的三餐。她还一个人住。每年小年前一天,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郭发根老人的儿子就把奶奶接到自己家过春节。孙芳女老人和媳妇相处也挺好,性情直爽,饭菜不合口味,会直接说。遇到一点不顺心的小事情,就好哭。儿女们谁的话语说重了一点,她也哭。这种哭不是伤心流泪,而是有点像小孩子撒娇哭。谁敢说“哭”不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呢?或许,哭也是长寿的一个因素!

听完孙芳女老人的故事,无限感慨:世事皆随意,欢乐常记心!

2020.7.17

作者简介:肖雪珍,笔名:南山。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庐陵诗词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百度文艺星空,搜狐文艺视界,名师名家名人坛,当地期刊报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