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孔庙(中)
拜谒孔庙(中)
弘道门始建于明代,当时是孔庙的正门。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钦定为“弘道门”,后由乾隆皇帝题写“弘道”二字竖匾立于门额。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始建于宋代,现“大中门”三字系清高宗乾隆手书。
孔庙中松柏林立,据说凡是树身长了大疙瘩瘤的松柏,树龄均在上千年之上,孔庙里竟然有许多这样的古松柏。
孔庙中的碑,大概要比孔庙的古松柏更多,而且每一块碑石刻都有其久远的故事和文化。
在孔庙内1372块碑刻中,按其重量来说,最重的一块碑应数清康熙二十五年所立的康熙御制碑,这幢碑碑身重35吨,连托碑赑屃共65吨重。据导游讲:此碑的石料采自北京西山,从北京将碑沿京杭大运河运往济宁时,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又从济宁运往曲阜,征用民工600人,耕牛443头,趁冬季寒冷,于地上泼水结冰,碑从冰上滑行,济宁到曲阜90华里路运了整整十五个昼夜,耗费库银600余两。
成化碑,讲起这座碑,我们的导游滔滔不绝,而且导游居然可以一字不漏地将碑文文字诵读下来。讲到此碑遭遇的两次毁灭性破坏时,令人不禁唏嘘。一次焚书坑儒,一次就是我们曾经的上个世纪的文化革命。当时的红卫兵为了将石碑推倒,竟然动用当时最先进的大型拖拉机。我们看到此碑身上的断纹,似乎永远诉说着孔庙文化的伤痕。
还有这块大明皇帝朱元璋亲笔所书的石碑,就是因了朱皇帝的曾为乞丐的“特殊身世”,当时的红卫兵竟然刀下留石。看,碑中间那个赫然可见的简体“留”字,依然诉说着世道的某种荒唐和机缘。
东南角一片绿色的草地上,看到的几只悠闲的不知名的鸟。
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为乾隆皇帝题写阁匾。《奎文阁赋》,由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撰文,著名书法家乔宗书写。
孔庙内勾心斗角的建筑,既把各殿之间的联系亲密了,又节约了建筑空间。
世事沧桑, 孔庙内你可以看到很多古柏衰老死去, 但也可以看到更多的松柏茂盛苍然……看这棵柏树,树身竟然长出了别样的树叶。
“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关于杏坛的说法,有很多,有说是指孔子讲学之地环绕杏树,也有说指“泽中高处也”,清代顾炎武则认为《庄子》书中凡是讲孔子的,杏坛不必实有其地。
但无论如何,却非常喜欢杏坛的风格和韵味。桔黄色的琉璃瓦顶,寓意着一份神圣和高雅;歇山顶建筑,又彰显了一份庄重与古朴。整个建筑彩绘金龙,绚丽多姿,体现了一份大气与典雅、宁静与热烈浑然一体的和谐,难怪用这样一座美丽的杏坛来寓意儒家教育。
金朝大学士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杏坛”二大篆书,结体丰美,苍劲古色。传说当年文革时期,红卫兵因看到党字而敬重,才使如此漂亮的石碑免遭祸难。
清乾隆皇帝御笔《杏坛赞》,一惯风流倜傥的乾隆写的杏字一笔一画,工整认真,可见对先师的尊崇。
杏坛前这个精致漂亮的香炉,是金代遗物。
“先师手植桧”为明人杨光训所书,此意喻示了孔子思想和孔子后裔兴衰的象征。此桧历经衰亡与孽槃, 很大程度上也暗合了中国文化所走过的曲折的命运。(未完待续)
作者:李凤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