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讷于言而敏于行”,老祖宗的忠告,还是要听
一、俗语解析
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这句老人言就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
二、人生应用:言多必失,少说空话,做行动的巨人
《法句经·二三三》中说:“言多语失,说话应谨慎。舍弃那些不可说的话,而只说应说的话。”日莲和尚在给其信徒的一封信中野写道:“祸从口出使人身败名裂,福从心出使人生色增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时说话的人并无恶意,但对听者而言,却可能是伤及他的自尊心的恶语,所以劝诫人们,说话应谨慎,只说该说的话。
言谈能反映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涵养功夫,说话把握尺寸,说的恰到好处,是一种修养,一种水平,既不能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又不能该说话时却沉默寡言。而如果一个人想和平地度过一生,他绝对有必要学会在小事上或大事上进行自我克制。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和克制,脾性必须服从于理性的判断。检点自己的言行对个人幸福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一些话语比打人更伤人心,多去做事少说空话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有时候人们说话如同口中悬匕,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他人,有句法国谚语说得好:“语言造成得伤害比刺刀造成的伤害更让大家感到可怕。”
很多刺人的反驳,不经大脑就溜到嘴边的刺人的反驳,如果说出来,可能会使对方太难堪。布雷姆夫人在其《家》一书中说:“老天爷禁止我们说那些使人伤心痛肺的话,有些话语甚至比锋利的刀剑更伤人心;有些话语则使人一辈子都感到伤心痛肺。”
我们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要注意自我克制,很多成功人士都能够聪明的懂得自我克制,他们总会避免自己心直口快、直言无忌,绝不以伤人感情为代价而逞一时口舌之快。比如,有的人在工作中看到别人干活不好时,他不会在旁边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更不会把别人撵走,显示他的能干,而是很客气地说:“我试试看怎么样?”这样说了,即使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干不好也不会丢面子;如果干得好,即使别人嘴里不说,心里也会佩服他。尤其是他没伤别人的面子,又替别人干好了活儿,别人于是从心底里认为这个人做人稳重,扎实,又有真本事。
我们在社会上处世,就要慎于言,敏于行,行动在别人之前,语言在他人之后,这样才能够做到更好。要想谨慎说话就必须要控制自己的语言欲望,首先就要尽量少说话,虽然不说话会稍显木讷,但是也能够给人留下稳重的印象,所以尽量少说话,可以不说的就不要去说,尤其是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更是如此,毕竟言多必失;
其次就要控制自己少传流言,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很多人喜欢在他人面前说其他人的短处,轻松揭露别人的隐私,这样做不但有碍于别人的声望,也会显出我们做人的卑鄙,所以当听到流言蜚语时,听过就算了,不要记挂在心上,更不要去做传声筒四处张扬;
再次就是不要说空话假话,说到做到才是人品质修养的体现,如果整天空话连篇却无实事能力,那么必将一事无成,假话更是如此,这是一种欺骗,会失去他人的信任,最终落得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理的境地,所以空话假话一定要减少,最好不要出现;
最后就要学会说话,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说恰当的话,才能够使人爱听和喜欢,这是立身处世最基础的功夫,如果说话得体,就能够让人高兴,而如果信口开河,就会伤人心失人信。
很多人不爱说话,其实并非对方内心糊涂无话可说,而是他们知道自己说多了可能就会败事的道理。尤其处在大庭广众之下时,更要慎重处理自己的言谈,在众人中不能争强好胜抢着说话,应该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最好多做事,通过行动来体现对话语的理解,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最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
三、生活悟语
给自己的嘴放一个把门的工具,说话前先经过一下自己的大脑,别脱口而出;多做事少抱怨,很多事情不是说出来就能够体现能力的,获得成绩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