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衙-国内现存规模最完整的古县衙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中国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临县衙考察时欣然提词:“平遥县衙 古衙之最”。

县衙大门外隔道相对原有一照壁,本系循民俗所建,所以照壁以南称为“照壁南街”。县衙大门外右侧有“申明亭”,原修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全国各州、县修申明亭,凡民间婚姻、田产、地基、斗殴等纠纷,须先在申明亭由各里长调解,调解无效者方可具状击鼓。实际上申明亭就是一个民事调解处。申明亭的设立也是明朝初年对诉讼程序的一项改革,解决了千百年来县太爷被民事纠纷所困,无法脱身去整治、发展一县之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业的陋习。大门廊下架设登闻鼓,立于洪武初年,百姓可击鼓上闻,申诉冤屈。大门外东原有“彰瘅亭”一处,初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现已恢复。是彰善瘅恶、端正社会道德风化之所。

县衙的第二道门叫“仪门”,顾名思义即“礼仪之门”,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是一座强化礼制的建筑物。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按照儒家伦理,社会各阶层的人各有自己的位置,礼制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在衙署中出入门庭也必须遵循“礼制”,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知县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可以打开,以示隆重。仪门两侧有东西两个角门,东为上首,故东角门称为“人门”,也叫“喜门”,是供知县平常出入的,而西角门则称为“鬼门”,也叫“绝门”,通常也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提审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开,且死囚必须走鬼门。

平遥县衙大堂上书“亲民堂”坐北朝南,高耸威严,在建筑上是县衙署中最为宏伟的,在职能上也是最为重要的,全县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这里审理,大堂为五楹厅堂,中间为三楹公堂,公堂楹柱上悬有一联曰: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大堂内,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这与宫阁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可谓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知县办案公正、廉明。“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这正是身为一任知县所应有的品格和气度。

屏前高出地面约一尺的地方称作“台”,台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作“官阁”,是知县审案时所在的地方,由于官阁四面通风,冬天断案时,通常在台上的案下放一火炉,以供知县取暖,所以官阁又称为“暖阁”。案上通常置文房四宝、令签筒、惊堂木等升堂用品。案的旁边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状。官阁顶蓬上绘有三十六仙鹤朝日图,象征皇权一统,四海归一。

二堂与大堂由一道院门隔开,这道院门称作“宅门”,宅门是通入内宅的咽喉之地,两旁设有“门子房”,是看门人的住所,“门子”日夜轮流值班,闲人免进。门子房既是传达室,也是保卫科。门子虽地位低贱,但却是知县亲信,知县手中有权,难免有人情相求,但若想见知县,必须由门子通禀,门子虽然年俸仅有六两,但许多来访者为求方便,常对其行行贿赂,否则,在这里就吃了闭门羹,连知县的面都见不上,就别提办事了。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这就是现代人所讲的“走门子”的历史渊源。

穿过宅门,有一道屏门,由四扇转扇门组成。跟仪门一样,只有在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开,平时用于挡隔人们视线,屏门上原先绘有秦叔宝,尉迟恭二门神像以镇宅避邪。

穿过屏门便是二堂,二堂外悬一联。曰: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   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其意不言自明,但值得注意的是下联的“愧”字少一点,而“民”字多一点,意即对百姓要少一点“愧”,巧妙的寓意是中国文字所特有的,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一个特点--含蓄。

二堂是知县的日常办公室,知县每天除上午升大堂理事外,多在二堂办公,处理日常公务,个别召见下级,小范围研究工作。除此之外,多数的民事案件也常在这里审理。这是因为民事案件的审理不需要大堂的森严气氛。

二堂正中屏风上绘有“松鹤延年图”,这与大堂的“山水朝阳图”相比,无疑多了几分生活气息,案上的令签也与大堂不同,只有黑色而没有红色,表明在二堂一般不判处死刑,屏风上方悬有匾额“思补堂”,原称“退思堂”,均为退思补过之意。知县坐在堂上,抬头便可见对面屏门上所悬“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这六个字提醒知县断案时要权衡三者,做到合法,合理又合情。

穿过二堂,便到了知县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内宅,内宅所悬匾额为“勤慎堂”,这是由于古代作为一个好知县的标准是清正、勤快、谨慎,“清”字是为官之本,是众所周知的身为一官的基本准则,所以不需写出来,加之,清初大兴文字狱,“清”字又是国号,所以后人慎用“清”字。由于一些涉密的案件也在内宅审理,故老百姓也称为“三堂”。内宅所悬楹联为:

治赋有常经勿施小恩忘大体  驭官无制法但存公道去私情

意思说做官有做官的原则,不要为了一些小恩小惠忘了基本原则,要“存公道去私情”。虽然匾额中“勤慎堂”将“清”字略去,但在这副对联中却含蓄地表达了这一点,可见“清”是身为一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的。

大仙楼

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

大仙楼是县衙中轴线上的最后一进院落,始建年代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县衙中保存下来唯一的元代建筑。楼下正房是典型的北方建筑窑洞,冬暖夏凉,是知县吃饭的餐厅。柴、米、油、盐、酱、醋、茶,是除了神仙之外,每个凡夫俗子都离不了的生活必需品。而孝、悌、忠、信、礼、义、廉是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提出的“朱子八德”,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没有铜钱也是可以做来的。此联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的道德伦理标准,使人可亲可敬可守可循。

花厅

花荫昼静闻莺语,厅落春闲有燕泥。

此联借景抒怀,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为官者的精神追求:教化百姓,安居乐业,如县衙没有狱讼,县令就可整天在花荫下或厅堂里听着乳燕呢喃。

土地祠

凭此衷一秉虚公,不近利,不好名,勤勤恳恳,但求无愧所知,无负所学;

愿斯民共行直道,莫吝财,莫滋讼,浑浑朴朴,庶得各安其业,各遂其生。土地祠设于衙署之中,反映了中国汉民族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应运而生的宗教文化。“土地爷”简称“土地”,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在汉民族的信仰中,“土地爷”为地方守护神。此联借助土地庙楹联,表达了知县对廉政、勤政的追求,表达了知县期望百姓平安、幸福的美好希望。

脚镣

你印象中的脚镣手铐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想象100多斤重的脚镣是什么概念么?看看下面这副图就明白了。给谁戴上也跑不了,打个绑腿天天练练,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飞毛腿。

“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平遥县衙作为国内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同样称奇的是,据考证,清代在晋商昌达兴盛的百余年间没有出现过一任贪官,当地繁盛的商业文明孕育了特有的官场文化。迈入这座沧桑古衙,从大堂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到二堂匾额“天理国法人情”,再到粮厅联“万事莫苛求只要大家共守此法;一心惟清白期与斯民相见以天”,随处可见的楹联匾额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当时执政者对官吏的道德操守要求和为官者的自勉,蕴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贯穿着清官情结。作为古代基层政权的活标本,县衙中的一些建筑饰物上的廉政典故,譬如“公生明、廉生威”官箴,“异地任职”回避制度,“申明亭”、“瘅彰厅”调解民讼和教化民风的功能,清代雍正时期的“养廉银”制度等无不折射出一个时期廉政文化的特有魅力,极具积极的镜鉴价值。在任期间以“五不”(不题词,不受礼,不吃请,不剪彩,不批条子)著称的朱镕基总理2002年4月驻足古县衙“破例”题词,对平遥县衙所蕴含厚重的廉政文化大加褒奖。

(0)

相关推荐

  • 【佳联共赏】古代经典廉政对联90副

    佳联共赏 第十九期 责任编辑/王海亮  韩全兴 图文制作/林看云 关于廉政对联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惩腐兴廉"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的文化遗产 ...

  • 【总第272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散文《美哉,舞钢》

    [郭进拴原创]  美哉,舞钢     孟冬时节,我有幸参加了平顶山市文联在舞钢市举办的文学笔会.借会中闲暇之余,便邀了几位作家.诗人乘兴游石漫滩水库,以领略这"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神 ...

  • 榆次县衙的楹联

                   榆次县衙的楹联           朝堂看故宫,县衙看榆次.提起古代衙门,我们都很熟悉的"击鼓鸣冤""三堂会审"的情景.但要找到身 ...

  • 古代县衙的楹联文化【作者:梁博】

    古代县衙的楹联文化 作者:梁博 摘要: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如今,县衙楹联都闪烁着它独特的光芒.在历史悠久的县衙文化中,楹联文化是重要的构成因素.衙门是封建社会各级政府所在地,是官场和权力的象征.古代的 ...

  • 平遥县衙-中国现存规模最完整的古县衙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中国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 ...

  • 武当山系国内现存古迹最完整最大范围的古建筑群

    武当山系国内现存古迹最完整最大范围的古建筑群,是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的.在中国,于自然中悟道,于天地恢宏中不争. 南岩宫是武当山36岩中风景最美处.真武大帝得道飞升之圣地.真武大帝在此修道42年,在飞身 ...

  • 保存最完整的古县衙

    前言 开启南阳之旅,体味厚重的历史文... 河南旅游,按照计划走到了第8个城市南阳,卧牛苍苍.丹水泱泱,诸葛孔明的故乡,东汉刘秀起兵的地方,更是今天南水北调的起点,历史文化深厚.人文气息浓厚,预计停留 ...

  • 中岳庙:五岳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

    "岳"是指高大的山,为"山之尊者".传说是群神居住之所.巍巍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中岳庙是中岳嵩山的主庙与象征,道教尊称它为" ...

  • 平遥古县衙中的袁枚诗联

    平遥古县衙中的袁枚诗联 平遥古县衙中的主簿房中有堂联:狱贵得情宁结早:判防多误每刑轻. 这幅对联,是由清朝袁枚的<沭阳杂兴(八首)>中"狱岂得情宁结早,判防多误每刑轻" ...

  • 江南第一衙,始建于唐,却以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而闻名

    景德镇是闻名江西省的旅游城市,而想要了解景德镇的历史文化,那景德镇下属的浮梁县以及浮梁古县衙一定不能错过,特别有趣的是,在历史上,历史上,瓷都景德镇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但是附近浮梁县却沦为了景德镇的 ...

  • 潞简王墓: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明代藩王陵墓

    在河南,明代藩王陵寝大多面目全非,留下的只是斑驳的石像,斜伫在一抔坟土旁.也许历史类的东西就是这样,铅华不再,但依然有几座藩王陵寝,他们庄严宏大的坟茔,仿佛在向今人展示昔日帝国王子王孙的威严.新乡潞简 ...

  • 静安这个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库门建筑群将进行保护性开发!怎么做?详见

    昨日 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太古地产签订 静安张园项目管理公司合资协议 签约仪式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时筠仑,太古地产中国内陆行政总裁彭国邦等出席签约仪式. 王 ...

  • 山西这座县衙 是全国保存最完整古衙 罕见“错字对联”却寓意深远

    山西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古城内的古街.古寺院.古道观.古县衙等古民居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坐落于古城中心位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