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石油越开采越多?

石油

185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工业化开采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由最初仅被当做燃料用于照明,发展到现在的化工、纺织、塑料、化肥、能源、交通等诸多行业对其产生严重依赖,已成为现代社会最关键、最基础的能源物资。

现代人如果失去了石油,几乎要倒退回中世纪。

01

我们从小接受了各种对人类前途充满担忧的信息,「石油枯竭」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那时报纸都写着,石油只够人类使用30年了。

如此末日悲观来自于一个叫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的国际民间学术团体。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他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预言:

全球经济不可能持续无限增长,因为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做了世界性灾难即将来临的预测。

1973年,恰好又爆发了全球石油危机。

全世界人民都吓坏了,深信不疑。

这个「石油枯竭」的恐慌预测,又持续恐吓了全世界人们半个多世纪。

到了新世纪,成了发展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的最重要理由。

可是,这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的原油消耗量几何级的增长,到今天石油不仅没有消耗尽,反而越开采越多。

每年新发现的油田,一个比一个大,新探明的油田储量,不断地增加,新的石油供应国不断涌现出来,

2018年,以前都没听说过有石油输出的南美小国圭亚那,新发现的20.71亿桶储量的大油田,一跃成为全球常规油气发现量第一名。

2018年全球十大油气田发现中,有5个都来自圭亚那的Stabroek海域。

2019年底,诞生现代石油工业的美国,在70余年来首次实现月度数据上从净进口国到净出口国的转变。

「石油枯竭」的预言,从1914年第一次由美国联邦地矿部门提出开始,更新了无数次,而每次预言极限都被突破。

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石油将耗尽恐慌被“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放大到了极致。

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也跟着起哄,宣布他的10年期预测。

为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那么多重要机构、政要都热衷于这种恐慌预测呢?

有些人认为,这是各个时期受制于资源勘探技术、认知水平造成的局限。

毕竟在煤炭能源时代,就有这种恐慌预测。

1865年,英国经济学家斯坦利·杰文斯就预测,本国煤炭资源10年内将耗尽,引发了煤炭恐慌。

第二年,英国首相格拉斯顿还专门成立了煤炭供应委员会。

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庞大的能源利益集团,系统性地有计划、分步骤,精心打造的一个惊天阴谋。

02

这个故事要从芝加哥大学,一个叫石油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昂·金·哈伯特(M King Hubbert)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说起。

马里昂·金·哈伯特在二战爆发到1943年,任职于联邦政府的经济战争委员会。

战后长期供职于德克萨斯的壳牌石油公司。

1956年,在美国石油学会年会上抛出一篇论文,提到了矿物资源“钟形曲线”规律。

被指称为“一场当代最著名的科学骗局”就此拉开序幕。

马里昂·金·哈伯特提出了一个令全世界倒吸一口冷气的预言:

美国石油产量将在10年到15年之内达到峰顶,此后将不断下降。推到全球大概2000年全球石油产出到达顶峰,之后走上痛苦的下坡曲线,2050年以后成为长尾巴。被称为“石油峰值论”(peak oil theory)。

预测的理论基础,是“石油有机成因学说”

认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被掩埋在海底或者湖底的缺氧环境中,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

石油有机成因示意图

我们读书时,课堂上的教科书也一直是这么描述的。

不过这是一个假设,并没有什么的科学实证。

只是当时的西方石油业界普遍认可这一学说,认为全球90%以上的油田是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发现的。

按照西方国家的有机成因学说,油气就必然有限,基于国家能源利益必须加以控制。

二战后,美国、欧洲国家争相进入“世界油库”中东,形成了“国际石油卡特尔”。

号称“石油七姊妹”的盎格鲁—波斯石油(BP)、皇家荷兰壳牌石油、新泽西标准石油(埃克森)、纽约标准石油(美孚)、海湾石油、德士古、加州标准石油(雪佛龙)

七家大公司控制着苏联以外世界大部分石油产区、88%的石油产量,和所有的炼油厂、共用输油管道和油轮,瓜分世界市场、垄断石油价格。

霸主美国牢牢把持着中东事务主导权和话语权。

美国更是颁布本土的“石油出口禁令”,限制本土油田的开发,禁止原油出口,确保自身的石油供应安全。

1948年,洛克菲勒家族的纽约标准石油(美孚)石油,在沙特的子公司阿美石油(Aramco),在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Ghawar)发现了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油田,在被发现半个世纪后,日产量仍高达500万桶。

1953年在伊拉克又发现了超级油田鲁马利阿(Rumalia)。美国虽然盛产石油,但受此影响开始逐渐倚重石油进口。

好在洛克菲勒帝国及其盟友提前下手,大多数新发现的大油田都没能逃出他们的掌心。

但是,石油巨头们仍然夜不能寐,一旦有更多的大油田被发现,又不能为他们所掌握,近一个世纪精心搭建的石油大厦就可能轰然倒塌。

1956年,马里昂·金·哈伯特的“石油峰值论”被适时包装出来了。

通过石油巨头掌握的媒体的反复宣传,

“石油有机成因学说”成为真理,「石油枯竭」论成为世界主流共识。

并将“生物变油”写入地质教科书,不断强调资源必然有限。

在西方,哈伯特的“石油峰值论”并非没有挑战者。

1980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地质学家迈克尔·霍尔布蒂,就对哈伯特的理论提出质疑,并认为石油开采量会不断增加。

1980年他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

“全球约有600个具备开采前景的油气盆地,其中160个已有较好的商业产出,240个刚开始开采,剩余的200个尚未开发。截止1978年,全球共钻井3,444,664口,73%是在美国,但美国可开采的地质区域仅占世界的10.7%。也就是说,在世界上89.3%的可开采区域,钻井数才仅有27%……大多数油气盆地有待开发。”

但石油资本巨头们对此充耳不闻,异口同声地认定石油是“化石燃料”,是地下埋藏的恐龙及藻类等生物经生化反应而成,推崇“石油峰值论”。

并将“生物变油”写入地质教科书,强调资源必然有限。

通过对媒体的反复宣传,使这种观点成为世界主流共识。

1989年,马里昂·金·哈伯特在去世前的一次访谈中承认,自己用来估算美国石油储量的方法与科学没有任何关系。

他创造化石燃料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对“石油峰值论”提供理论支持,即原始生成的石油总量是有限的,可开采的区域仅限于古生物大量沉积的基岩,而迄今为止所有可能产生这种石油的地方全都已经被勘探过了,也就是说石油不可能再多了。

他说“这个假设提供了强大的地质学基础,让我们的说法听起来不是信口开河”。

已被“证伪”的哈伯特石油峰值曲线

为了支持自己的假设理论,将“高斯曲线”稍加改动后冠名以“哈伯特曲线”,而这些曲线的改动并不涉及任何数学逻辑,就像竖起手指来测量风速。

然后根据臆想出来的曲线,反推某段时间的石油产量。

在访谈中,哈伯特承认在1956年发表石油峰值论之前,他先把论文送给皇家荷兰壳牌的董事长过目。

哈伯特还说,“壳牌老板就扔下一句话,一定要和L.G.威克斯高估石油储量的观点分庭抗礼。”

这位 L.G.威克斯是美国当时最权威的石油储量专家,他预计美国的储量有4000亿桶,而且不断调高预期,这点让石油巨头们颇为头痛。如果储量充足,那么维持高油价就没有理由,何况下一步他们还想把油价继续拉高。

董事长还要求哈伯特在论文中估算出石油的最大储量。

哈伯特心领神会,随即在论文中提出美国储量只有1500-2000亿桶,全球石油终极储量只有1.25万亿桶,美国在1970年将达到开采峰值,之后将逐步下滑,直至枯竭。

哈伯特自然博得了石油巨头的欢心,也获得了丰厚奖赏。

1957年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

1959年获美国地质学会授予的荣誉奖章;

1962年成为美国地质学会主席。

这为他的石油峰值论平添了所需的光环和荣耀。

哈伯特的确成功预测到1970年是美国石油产量峰值这件事。

美国石油峰值的出现,很大程度是因为西方石油巨头在1950年代初,在中东发现的几个大油田,开采成本非常低。

沙特等中东国家的开采成本,通常只有美国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俄克拉荷马等产油州的1/4到1/5。

阿美石油在沙特开采一桶原油的成本是20美分,在美国卖到1.75美元。

美国财政部以国家安全的名义,为沙特政府量身定做了“外国税收抵免”协议,阿美石油在美国和沙特却一分钱的税都不用缴。

确保了石油卡特尔以外的公司无法生存,也保证了美国的石油廉价供应。

美国产油州残存的非卡特尔油田纷纷倒闭,原油产量越来越低,正好契合了1970年是美国石油峰值的时间点。

03

在冷战铁幕的另一边。

二战的残酷现实告诉斯大林,必须控制石油,不能重蹈德国战败的覆辙,而西方国家的有机成因学说却判定苏联的石油储量并不丰富。

1946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拉下了“冷战铁幕”

这一切促使斯大林下定决心,要让苏联和盟国摆脱西方的石油控制。

1946年苏联就集结了一批各个领域中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开始了独立的石油科研工作。

很快,苏联科学家就完成了西西伯利亚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确定。

1953年,发现了秋明油田,当时称为第二巴库油田,是苏联最大的油气田,至今俄罗斯还在坐享其成。

还在石油成因假说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1951年尼古莱·库德瑞夫斯塔夫教授发表的一篇《驳石油生物成因之假说》,提出了“地壳深处非生物源石油成因论”

文章发表在前苏联的《石油经济》杂志上,由于当时正值冷战,论文仅以俄文发表,没有其他语言的版本。

这两套理论都是假说,苏联科学家在之后40年中,一直处于长期、激烈的辩论和严格的质疑中。

西方石油地质学界却从来不问这个问题。

科学研究一定会要追根溯源,很有趣的是,发现这两套理论的提出者都是俄国人。

化石(有机)成因说,是一位俄国科学家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1757年在圣彼得堡科学院提出的设想,但他自己从未花时间去深究自己提出的设想。

无机成因说,是由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76年就提出的科学概念。

门捷列夫根据天文学中的证据,推论地核中存在大量碳化铁,与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能够生成类似石油的碳化氢,进而提出了石油“碳化铁生烃假说”。

苏联人独立自主勘探石油的40年里,在被称为石油荒原的西西伯利亚勘探出11个大油田和1个超级油田。

使苏联在1979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也许是冷战的阻隔,西方石油工业界对此无动于衷。

1990年,在化石(有机)成因理论认为的晶基地质不毛之地“第聂伯河—德涅茨河盆地”。

苏联科学家勘探钻井,5年打了61口井,其中有37口井获得了可商业性开采的油流,成功率达60%。

而那时的美国初探井成功率只有10%。

“第聂伯河—德涅茨河盆地”发现的油田面积也足以与阿拉斯加北坡的巨大油田相媲美。

苏联科学家对“第聂伯河-德涅茨河盆地”的石油做了详细细菌学研究,没有寻找到有机成因学说中的石油“生物标记物”—卟啉分子,即使在百万分之一(ppm)的水平上。

如果石油的确源于生物遗骸,就应该含有这种生物标记物。

长期以来,西方科学家一直在用“生物标记物”来证明他们的石油生成理论。

苏联科学家曾经调侃西方石油化石学说:仅计算世界最大的沙特的加瓦尔油田已产出的石油量,就需要一个长、宽、高各30公里的立体空间,在里面填满恐龙肉,而且还要100%转化为石油,简直荒诞至极。

德涅茨盆地发现石油的意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颠覆了西方的、特别是美国和英国的地质学理,形成无机成因学说。

事实上,苏联人在西方人认为无油的每一类地区,都找到了石油。

1994年8月,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市,在权威的地球大陆壳钻探观测采样组织DOSECC科学大会上。

乌克兰科学院地质科学研究所石油勘探部主任、前苏联科学家克拉尤希金教授,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假设: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同古代的生物物质无关,西方理论所说的生物遗骸深埋、化石化过程,都是不正确的。

石油的真正来源,是距地面大约200公里深处的地幔上层的无机物质,即非生物物质。唯有这个理论成立,才有可能在结晶质基底岩那样的地质构造中找到石油——非生物物质来源的碳氢化合物。

唯有这个理论成立,才有可能在结晶质基底岩那样的地质构造中找到石油——非生物物质来源的碳氢化合物。

不过,对这个爆炸性内容,整个会场的听众竟然无动于衷,西方地质学界不肯接受前苏联科学家提出的石油生成新理论。

俄罗斯提出的石油生成新理论,威胁了二战后崛起的美英石油霸权。

让石油巨头感到深深的恐惧,必须作出强有力的反击。

04

1998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非洲、亚洲又发现了许多大油田,全球油价暴跌。

著名的《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时地刊发了标题为《廉价石油的终结》的文章,再次预测石油产量将在2010年达到峰值,石油即将枯竭。

作者是爱尔兰科林·坎贝尔和法国让·拉哈瑞尔两位石油地质学家。

幕后再次隐现石油巨头的影子。

时任大型跨国石油设备服务商哈里伯顿能源服务集团(Halliburton Company)总裁和CEO的迪克·切尼(Dick Cheney)就大加赞赏。

2000年11月,迪克·切尼同小布什搭档在美国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史上最有权势副总统。

2003年3月,美国出兵中东,发动了第一次伊拉克战争。

开启了中东连绵20多年的战乱。

这20年中,全球每年都能找到比采出更多的油。

全球石油巨头通过技术进步(远洋开采,重油,页岩等等)把以前找不到采不出的地方翻出来,甚至开始勘探极地。

又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已知储量的提取效率,从OOIP里采出更多油。

美国本土的油气资源勘探、开采突飞猛进,2019年再次成为全球第一能源生产国,并解除实施了50年的石油出口禁令。

全球石油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把树上挂下来最低的果子都摘了,现在只能不断增加梯子的长度。

加拿大油砂、巴西盐下油这种非常规石油也在不断出现。

新型油田勘探、开采的边际成本的激增到$80-120/bbl,让廉价石油时代远去。

从全球维度来看,勘探努力+技术进步在和需求增长/老油田枯竭赛跑,石油峰值peak oil确实还没来到。

石油到底是怎么生成,也远没有定论。

无机和无机成油理论两种学说,各自有的理论支持,也有各自的不足,另外还有许许多多小众的石油成因理论都有自己的理由。

有机成因说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实践中获得的巨大成功。

无机成因说也有很多成功的实践案例。

理论上都有合理的解释和无法解释的客观现象,得出最终结论还为时过早。

自然对石油资源会出现枯竭的判断,就更没有理论依据。

可预见的是,石油背后的大国博弈,资本的利益争斗也将长期继续。

新的「石油枯竭」论,还会出现。

继续阅读(剩余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