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新生适应”的困境与出路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新生适应;困境;出路
摘 要:教育学硕士生的“新生适应”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是教育学入学考试的浅层过度记诵有碍新生适应,另一方面是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度造成新生适应难。为了加速教育学硕士的“新生适应”,院系在入学初应加强规划指导、经验分享和生活指导;有条件的高校可将“新生适应”的起点前移至录取时而非入学后。
教育学硕士生的“新生适应”并非易事,现实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困难,需要学校和院系采取措施,实现精准帮扶。
一、教育学入学考试的浅层过度记诵有碍新生适应
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本专科基础上的高层次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比如,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系统掌握教育学学科知识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独立承担一定科学研究任务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的设置,体现出对本专科教育目标的层次超越。但是,现实中的教育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制度,依然以记忆性考试为主,初试和复试中的笔试都需要背诵大量的教材内容,如果成绩不理想,就不可能在高强度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当前教育学硕士生的招考,与传统的记忆型、应试型的考试制度并无太大区别。其弊端在于,很多硕士生对于教育学知识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备考时背诵过的教材内容,缺乏更加广阔的教育学视野,对于实践界和学术界都缺乏了解,加剧了“新生适应”困难。
二、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度造成新生适应难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本科阶段差异较大,对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要求更高。这使得大多数通过考试而晋级的硕士生新生,都会在学习和生活上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不适应。尤其是那些仅仅擅长考试,但创新能力不强的学生,更会在新生阶段产生较大的焦虑感,影响其学习体验。另外,这种不适应不仅体现在学习方面,在生活中也同样存在。跟本科阶段相比,研究生的课程往往以小班化教学为主,而且大家所选的课程更加多元,导致“班级同学”性质不固定,而且数量较少。即使存在公共基础课等大班教学,同学们相互接触的时间也比较少,毕竟研究生的课程数量和上课频次都远远低于本科生。这使得硕士生在新生阶段往往缺少集体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交际圈也仅限于同专业的几名同学,甚至舍友数量也比本科时更少。多方面因素的累积,导致研究生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无助感和迷茫感,此时加强新生适应性指导尤为必要。
三、入学初应加强规划指导、经验分享和生活指导
学院应当在研究生开学之初就做好规划指导、经验分享和生活指导。首先,学院应当在开学季举办一些发展规划方面的指导性讲座,对新生进行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这样可以帮助新生及早探索可能存在的发展目标,发挥宏观层面的“目标引领”作用。其次,学院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毕竟“新生适应”最大的挑战就是学习方法的转换。为此可以定期举办优秀学长的就读经验分享活动,挑选出各领域发展良好的毕业生或在校生学长,让这些“小老师”分享其学习经验和发展经验,为新生提供鲜活的学习榜样。最后,学院应积极发挥研究生辅导员的作用,增加其对学生日常生活的指导频率,引导新生积极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
四、“新生适应”起点可前移至录取时而非入学后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拓展“新生适应”的范畴,在录取时而非进校后开启衔接性帮扶。从录取到入学差不多有一学期的时间,可以充分开展“衔接性”教育。比如通过网络或纸质的文字材料,向新生宣讲研究生生活的注意事项;或者发放学院、具体专业甚至具体导师所推荐阅读的书单,等等。这种前期拓展更能体现出学校、院系、专业及导师们的主动性,有利于正面影响“准硕士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入校后迅速适应研究生生活,激发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总之,教育学入学考试的浅层过度记诵有碍新生适应,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也造成新生适应难。所以院系在入学初应加强规划指导、经验分享和生活指导,尽量将“新生适应”的起点前移至录取时而非入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