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理工学院(IIT) Dipti Gupta课题组----喷墨印刷的环保石墨烯薄膜,用作锂离子电池中的高性能阳极
我们在此报告了使用“绿色溶剂”(即乙醇)和乙基纤维素(作为稳定剂)通过“溶剂剥离”技术从石墨中剥离获得石墨烯纳米片,通过喷墨印刷在不同基板上的大面积连续石墨烯薄膜。印刷薄膜在Ar中进行热退火以提高导电性和孔隙率。薄层电阻随着印刷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在8个印刷周期后达到约0.15 kW/sq 的低值。当印刷在铜箔上并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进行测试时,基于“经典”锂化/脱锂和表面电荷存储的双重贡献,可以在 0.1C下获得约942 mAh/g 的高可逆锂存储容量。纳米尺度和多孔性质有助于后者,这也导致了良好的倍率性能,在5C下达到上述可逆容量的40%。此外,即使在相当于2C的相当高的电流密度下,电极在10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约87% 的初始可逆容量。总体而言,喷墨印刷的石墨烯薄膜本身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很有前途的负极,其开发可能有助于各种重要应用,包括柔性设备和储能系统。
Figure 1. 石墨烯薄膜电极通过喷墨印刷的制造工艺示意图,用于锂离子电池。示意图描绘了(a)石墨烯墨水、(b)喷墨印刷过程和(c)印刷样品的退火。
Figure 2. (a)石墨和石墨烯/乙基纤维素粉末的X射线衍射(XRD)图。(b)在退火前和退火后条件下石墨烯/乙基纤维素膜的XRD。(c)纯(i)乙基纤维素(EC)薄膜、(ii)预退火石墨烯/EC薄膜和(iii)后退火石墨烯/EC薄膜的FTIR光谱。(d)在退火前和退火后条件下印刷石墨烯薄膜的拉曼光谱。
Figure 3. (a)石墨烯纳米片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以及(b)在边缘获得的高度轮廓。(c)石墨烯薄膜的薄层电阻随印刷循环次数(表示为印刷次数)的变化。(d)电阻DR/R (%) 随聚酰亚胺基板上不同印刷石墨烯层的循环次数的变化。
Figure 4. 在(a)预退火和(b)后退火(在350℃)条件下(在较低和较高放大倍数下)打印的石墨烯薄膜的SEM图。(c)退火前和(d)退火后石墨烯薄膜在较低和较高放大倍数下的TEM图,以及相应的选定区域衍射图。
Figure 5. 使用印刷的预退火和后退火石墨烯薄膜获得的XPS光谱分别显示(a)和(b)C 1s和(c和d)O 1s 光谱。
Figure 6. (a)在前5次电位扫描期间记录的循环伏安图(CV),扫描速率为0.1 mV/s,在 Li“半”电池中使用印刷石墨烯膜电极。(b)在锂“半”电池中印刷石墨烯膜电极的第1、2和10次恒电流放电/充电循环(电流密度相当于0.1C)期间获得的电位曲线。(c)可逆(脱锂)容量(即,在充电半循环期间)和库仑效率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在更高的电流密度下进行,相当于2C。(d)图描绘了在电流密度从0.1C到5C变化的恒电流循环过程中,倍率性能(即可逆容量随C速率的变化)和印刷石墨烯膜电极的相关库仑效率。
Figure 7. (a)用印刷石墨烯薄膜电极在0.1到10 mV/s之间的电位扫描速率下获得的循环伏安图。(b)log(i)与log(n) 曲线图,用于确定对应于~2.6 和~0.25 V的阳极电流响应的参数b的值(作为几个例子)。(c)在用于以一种扫描速率(即5mV/s)进行循环伏安法的整个电位窗口上绘制表面电荷存储(如蓝色填充区域)和扩散控制的大容量存储的相对贡献。(d)电容和扩散对扫描速率的贡献率。
相关研究成果由印度理工学院(IIT) Dipti Gupta课题组于2021年发表在《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https://doi.org/10.1021/acsaem.1c0124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