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不同,倾向不同,必然利益出发点不同!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2卷,汉纪二十四
汉成帝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8年)

【原文】

初,太子之幼也,王祖母傅太后躬自养视;及为太子,诏傅太后、丁姬自居定陶国邸,不得相见。顷之,王太后欲令傅太后、丁姬十日一至太子家,帝曰:“太子承正统,当共养陛下,不得复顾私亲。”王太后曰:“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今至太子家,以乳母恩耳,不足有所妨!”于是令傅太后得至太子家;丁姬以不养太子,独不得。

【译文】

最初,太子幼年时,是由祖母傅太后亲自抚养。等到成为太子,成帝诏令傅太后和太子亲母丁姬留居京师的定陶国邸,不许相见。不久,皇太后想让傅太后、丁姬十天一次去太子宫探望,成帝说:“太子已承继正统,理当奉养太后陛下,不能再顾念自己的骨肉亲人。”太后说:“太子小时候是傅太后抱养大的,现在允许他到太子宫探望,不过是以乳娘的恩情对待她,不足以造成什么妨碍。”于是下令傅太后可以到太子家探望,丁姬因为没有抚养太子,只有她不能去。

【解析】

时间到这里,定陶王刘欣被立为太子。
不过从材料中看,关于太子与傅太后、丁姬之间是否能够探望,汉成帝与王太后之间有分歧。
从王太后的角度来说。
她是一个女人,为人母自然能体会到与自己的孩子分离那种痛苦。
感同身受之下,自然对傅太后、丁姬见不到刘欣的哀痛有同情。
此外,刘欣成为太子后,只要不犯错,将来登上帝位是板上钉钉的事。
王太后作为皇太后高高在上自然不用担心什么,但是他的那些个亲戚那就难了。
如果强行挡着傅太后、丁姬不见太子,一来二去仇怨埋下,将来刘欣登基,重用傅氏、丁氏,少不得对王氏产生冲击,还不如现在卖个人情,别把关系搞的那么僵。
再加上,其中必然有一些人收了傅太后的钱,在王太后面前卖力说和。
王太后有此想法自然是情理之中。
再从汉成帝的角度来说。
汉成帝最大的遗憾估计是一生没有儿子。
立刘欣为太子,看似是过继到自己这一支一脉,实际上是为了政治上的考量,能够让刘氏天下安定,不至于因为将来帝位空悬导致天下大乱。
不过,刘欣毕竟不是亲生儿子,就算汉成帝再喜欢他的弟弟定陶王刘康,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多少内心会有点膈应。
而汉成帝认为:太子承正统,当共养陛下,不得复顾私亲。
其实有三个层面的考量。
其一,隔绝与保护
太子刘欣算是外藩身份入主,和汉文帝一样,少不得让人产生“我上我也行”的的遐想。
看似尘埃落定,实则暗流涌动。
野心家、失意者交织在一起,太子刘欣在聚光灯底下被拿放大镜看着,无错亦能挑错。
退一步来说,太子无错,那么他原来的亲族呢?
于是问题就产生了。
假设,傅太后、丁姬能够频繁和太子见面,那么是不是可以把傅太后、丁姬、以及其亲族犯的错强加在太子头上呢?
只要理由、操作的得当完全可以,这样太子被打击面源头就广了。
而汉成帝不让傅太后、丁姬来见,多少有保护太子的意思,避免它和外界产生勾连被人抓住把柄。
其二,培养与教育
对于这一点能说的就很多了,主要涉及治理天下以及外戚问题的处理。
外戚干政在汉朝经过一个合作、崛起、打压、再崛起、再打压、膨胀的过程(对应哪个阶段,各位看官自己猜猜)。
到现在,外戚已经成为汉朝一种政治传统,皇帝在用与不用、防与不防之间纠结。
终汉成帝一生,对王氏外戚是极为复杂的,一直在用,却又不停找机会削弱、制衡。
对于刘欣而言,他被封为太子的时候为15、16岁,算是小大人,一些深度的东西有一定接触能力。
汉成帝隔绝傅太后、丁太后,就是想用这段时间,避免他们继续施加影响。
同时教育刘欣一些事,比如对于王氏外戚问题、将来的傅丁氏外戚、朝堂派系、关键权力等等。
其三,观察与确定
选择让刘欣成为太子,因素诸多。
但当选择让刘欣成为太子那一刻,即也说明,汉成帝选择外藩继承大统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那么,选择人除了拥有刘氏血脉之外,更要看他的水平、才干。
怎么看?放到一个特殊的环境中。
别看刘欣现在是太子,但是他实际上到底行不行、够不够格还说不准,鬼知道当初表现这么好,是不是傅太后刻意教的。
将傅太后、丁姬隔绝,就是想看看,在没有这两人的情况下,刘欣会不会原形毕露。
毕竟汉朝的太子立了也是可以废的。
当然再从一个比较私人的、情感的角度去考虑。
既然刘欣过继到汉成帝之下,算作他的儿子,那么和之前的关系就扯不清,或许能说是血亲,但是心里因素上多半也不好受。
这个感觉,其实也可以类比领养、抱养别人家的娃,你带走了当做自家的养,指望着养大之后来给你养老。
结果这小家伙还和生父生母家纠葛不轻,你高兴吗?
合着你是帮别人家养仔,以后长大了出来了,还要照顾他们。
情理上能说过去,但是利益上心理上就是很不爽。
这就像你完全投资的公司,结果利润还要和别人分。

【闲扯】

感觉这个东西,也没啥好说的。

不同的人代表不同角度,也就代表不同利益,自然得出结论不同。
无论是汉成帝还是王太后,亦或者是太子刘欣、傅太后、丁姬都是如此。
有意思的是,如果多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这个才是最有意思、值得启发的。
也只有带入对方角度之后,才能够看明白,对方的决策背后,无论多么荒谬,其实都符合对方的利益。
而差别只在于,对方的水平高低,能否看得更深、更远、更广而已。
(0)

相关推荐